NVIDIA 日前罕見地在官方部落格發表嚴正聲明,澄清旗下 GPU 絕無內建後門、無一鍵斷電的 kill switch,更無政府級間諜程式可用來遠端操控。這番宣示表面看來是一則再普通不過的企業資訊安全聲明,但業界與觀察家卻很快嗅出其中針對性的意味,這,是說給中國聽的。害怕?你可以不買,你想買又怕別人跟你一樣?

在全球 AI 爆炸性成長的背景下,NVIDIA GPU 幾乎成為高階運算與人工智慧的心臟,從醫療、金融、科研、交通到賭場機台、電玩主機、超級電腦,全都依賴其圖形與推理效能。也因此,或許他人對晶片掌控權的焦慮日益高漲。
中國近年來一再對外發出安全疑慮的質疑,尤其針對美國技術巨頭供應的硬體與軟體,屢次放話擔憂可能存在後門、間諜模組,甚至揚言禁止部分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場全球資訊安全的心理戰,其實很可能是投射心理的最佳案例。
你怕別人後門?那是因為你也這麼幹?
畢竟這可是中國在資訊科技與監控技術上的拿手絕活。從華為被控設備可疑、到西方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被全面封鎖,再到 TikTok 等應用程式面臨各國查核,這類「我們怕你是我們」的情節,幾乎成為中共網路主權論述的標配。
這次 NVIDIA 明言反對晶片層級的後門與 kill switch,就是回應類似聲音而發。「在處理器裡硬寫 kill switch,根本是送給駭客與敵對分子送去大禮」,NVIDIA 安全長 David Reber 如此直言,並以 90 年代 NSA Clipper Chip 失敗案為例,強調這種「政府後門」政策是技術與信任的雙輸。
Clipper Chip 於1993年推出,旨在提供強加密,同時透過金鑰託管系統維護政府後門存取權限。Clipper Chip 體現了內建後門程式的所有缺點。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系統中的根本缺陷,這些缺陷可能允許惡意方篡改軟體。它創造了可能被攻擊者利用的集中式漏洞。光是政府後門的存在就削弱了使用者對系統安全性的信心。
把晶片當成汽車?讓經銷商保留遙控煞車權?
NVIDIA 更調侃地比喻道:硬體 kill switch 就像你買了一台車,但經銷商保留一個遙控器,隨時可以幫你拉手煞車。這種「以安全為名的全權控制」模式,對於民主社會而言是一種災難,更是對自由市場與科技創新的踐踏。
而中國方面近年強推自研晶片政策、封鎖外國硬體,同樣也強化了外界對其「到底有沒有在自己晶片裡藏東西」的懷疑。畢竟,在一個資訊不透明、審查制度嚴苛的國度裡,誰也無法保證你手中的裝置沒有偷偷聽你說話、看你輸入什麼。
硬體可信度不該是政治角力的籌碼
長期以來,政策制定者都致力於與產業合作,打造安全、值得信賴的硬體系統。政府當然擁有眾多工具來保護國家安全、消費者與經濟運作,但「有意削弱關鍵基礎設施」這件事,絕不該出現在選項清單上。
在 NVIDIA 的晶片裡,你找不到後門、找不到斷電開關,也沒有藏著間諜程式。這不是我們建立可信系統的方式,而且永遠都不會是。
來源:


在全球 AI 爆炸性成長的背景下,NVIDIA GPU 幾乎成為高階運算與人工智慧的心臟,從醫療、金融、科研、交通到賭場機台、電玩主機、超級電腦,全都依賴其圖形與推理效能。也因此,或許他人對晶片掌控權的焦慮日益高漲。
中國近年來一再對外發出安全疑慮的質疑,尤其針對美國技術巨頭供應的硬體與軟體,屢次放話擔憂可能存在後門、間諜模組,甚至揚言禁止部分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場全球資訊安全的心理戰,其實很可能是投射心理的最佳案例。
你怕別人後門?那是因為你也這麼幹?
畢竟這可是中國在資訊科技與監控技術上的拿手絕活。從華為被控設備可疑、到西方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被全面封鎖,再到 TikTok 等應用程式面臨各國查核,這類「我們怕你是我們」的情節,幾乎成為中共網路主權論述的標配。
這次 NVIDIA 明言反對晶片層級的後門與 kill switch,就是回應類似聲音而發。「在處理器裡硬寫 kill switch,根本是送給駭客與敵對分子送去大禮」,NVIDIA 安全長 David Reber 如此直言,並以 90 年代 NSA Clipper Chip 失敗案為例,強調這種「政府後門」政策是技術與信任的雙輸。
Clipper Chip 於1993年推出,旨在提供強加密,同時透過金鑰託管系統維護政府後門存取權限。Clipper Chip 體現了內建後門程式的所有缺點。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系統中的根本缺陷,這些缺陷可能允許惡意方篡改軟體。它創造了可能被攻擊者利用的集中式漏洞。光是政府後門的存在就削弱了使用者對系統安全性的信心。
把晶片當成汽車?讓經銷商保留遙控煞車權?
NVIDIA 更調侃地比喻道:硬體 kill switch 就像你買了一台車,但經銷商保留一個遙控器,隨時可以幫你拉手煞車。這種「以安全為名的全權控制」模式,對於民主社會而言是一種災難,更是對自由市場與科技創新的踐踏。
而中國方面近年強推自研晶片政策、封鎖外國硬體,同樣也強化了外界對其「到底有沒有在自己晶片裡藏東西」的懷疑。畢竟,在一個資訊不透明、審查制度嚴苛的國度裡,誰也無法保證你手中的裝置沒有偷偷聽你說話、看你輸入什麼。
硬體可信度不該是政治角力的籌碼
長期以來,政策制定者都致力於與產業合作,打造安全、值得信賴的硬體系統。政府當然擁有眾多工具來保護國家安全、消費者與經濟運作,但「有意削弱關鍵基礎設施」這件事,絕不該出現在選項清單上。
在 NVIDIA 的晶片裡,你找不到後門、找不到斷電開關,也沒有藏著間諜程式。這不是我們建立可信系統的方式,而且永遠都不會是。
來源:

No Backdoors. No Kill Switches. No Spyware.
To mitigate the risk of misuse, some pundits and policymakers propose requiring hardware “kill switches” or built-in controls that can remotely disable GPUs without user knowledge and consent. Some suspect they might already exist. NVIDIA GPUs do not and should not have kill switches and backdoors.
blogs.nvi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