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qmercur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2/24/07 訊息 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3/12 #1 因為我接比較多散熱排,所以我不太清楚應該怎麼裝會比較好,請要請教高手們,我該如何接水流的順序。 我的水冷頭有用到 CPU(860) 的以及顯示卡(580), 散熱排有五個,水泵是 RO 逆滲透在用的(2.3 LPM),水箱也是。 目前順序是: 水泵->顯示卡->CPU->五個散熱排->水箱->回到水泵。 請建議我該如何裝配比較好? 以下是裝置外型。
因為我接比較多散熱排,所以我不太清楚應該怎麼裝會比較好,請要請教高手們,我該如何接水流的順序。 我的水冷頭有用到 CPU(860) 的以及顯示卡(580), 散熱排有五個,水泵是 RO 逆滲透在用的(2.3 LPM),水箱也是。 目前順序是: 水泵->顯示卡->CPU->五個散熱排->水箱->回到水泵。 請建議我該如何裝配比較好? 以下是裝置外型。
J jqmercur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2/24/07 訊息 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3/12 #3 alex81019559 說: 我覺得只要有馬達夠力,怎麼接應該都差不多吧! 按一下展開…… 因為我現在如果只有 CPU 滿載,而無用顯卡時,CPU 溫度較低。 而兩者都滿載時,CPU 的溫度就高許多,所以才想改善。
alex81019559 說: 我覺得只要有馬達夠力,怎麼接應該都差不多吧! 按一下展開…… 因為我現在如果只有 CPU 滿載,而無用顯卡時,CPU 溫度較低。 而兩者都滿載時,CPU 的溫度就高許多,所以才想改善。
luke929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1/03 訊息 960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1/3/12 #4 水冷循環接裝置的順序要考量的要素有很多 水冷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你絕對不可能把裝置的溫度降到比水溫還低,所以水溫是很重要的 整個水冷循環中一定是剛離開水冷排的水溫度最低 再以CPU水冷頭的類型來說,基本分成兩種 一種以高水流量取勝,另一種則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前者,那理想順序是 水泵->(兩個或三個)散熱排->CPU->剩下的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後者,順序則是 水泵->CPU->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水冷循環接裝置的順序要考量的要素有很多 水冷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你絕對不可能把裝置的溫度降到比水溫還低,所以水溫是很重要的 整個水冷循環中一定是剛離開水冷排的水溫度最低 再以CPU水冷頭的類型來說,基本分成兩種 一種以高水流量取勝,另一種則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前者,那理想順序是 水泵->(兩個或三個)散熱排->CPU->剩下的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後者,順序則是 水泵->CPU->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J jqmercur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2/24/07 訊息 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4/12 #5 luke929 說: 水冷循環接裝置的順序要考量的要素有很多 水冷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你絕對不可能把裝置的溫度降到比水溫還低,所以水溫是很重要的 整個水冷循環中一定是剛離開水冷排的水溫度最低 再以CPU水冷頭的類型來說,基本分成兩種 一種以高水流量取勝,另一種則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前者,那理想順序是 水泵->(兩個或三個)散熱排->CPU->剩下的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後者,順序則是 水泵->CPU->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按一下展開…… 了解,那我想我應該是前者,明天試一試,希望可有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謝謝指教。
luke929 說: 水冷循環接裝置的順序要考量的要素有很多 水冷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你絕對不可能把裝置的溫度降到比水溫還低,所以水溫是很重要的 整個水冷循環中一定是剛離開水冷排的水溫度最低 再以CPU水冷頭的類型來說,基本分成兩種 一種以高水流量取勝,另一種則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前者,那理想順序是 水泵->(兩個或三個)散熱排->CPU->剩下的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如果CPU水冷頭類型是後者,順序則是 水泵->CPU->散熱排->顯示卡->水箱->回到水泵 按一下展開…… 了解,那我想我應該是前者,明天試一試,希望可有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謝謝指教。
GeForce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6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5 網站 www.ntut.edu.tw 1/4/12 #6 哇,那個冷排好壯觀!第一次看到接這麼多,還掛在窗邊的。 我覺得說不定冷排的風扇都不需要了,而且像現在這麼冷的天氣,水溫一定可以很低。 另外整體的配置來說,樓主應該都是用手邊可以拿得到的零件來DIY。 RO用的馬達、種類不同的管子,還有那個快速接頭似乎是空壓用的。 回到正題,我的建議也是在CPU、顯示卡之間加入冷排的循環。 由於580是全覆式水冷,且功耗也蠻大的。 所以CPU流入的水溫比較熱,導致CPU運作的溫度也較高。
哇,那個冷排好壯觀!第一次看到接這麼多,還掛在窗邊的。 我覺得說不定冷排的風扇都不需要了,而且像現在這麼冷的天氣,水溫一定可以很低。 另外整體的配置來說,樓主應該都是用手邊可以拿得到的零件來DIY。 RO用的馬達、種類不同的管子,還有那個快速接頭似乎是空壓用的。 回到正題,我的建議也是在CPU、顯示卡之間加入冷排的循環。 由於580是全覆式水冷,且功耗也蠻大的。 所以CPU流入的水溫比較熱,導致CPU運作的溫度也較高。
J jqmercur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2/24/07 訊息 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4/12 #7 GeForce 說: 哇,那個冷排好壯觀!第一次看到接這麼多,還掛在窗邊的。 我覺得說不定冷排的風扇都不需要了,而且像現在這麼冷的天氣,水溫一定可以很低。 另外整體的配置來說,樓主應該都是用手邊可以拿得到的零件來DIY。 RO用的馬達、種類不同的管子,還有那個快速接頭似乎是空壓用的。 回到正題,我的建議也是在CPU、顯示卡之間加入冷排的循環。 由於580是全覆式水冷,且功耗也蠻大的。 所以CPU流入的水溫比較熱,導致CPU運作的溫度也較高。 按一下展開…… 你說對了,我都是用手邊的硬體去 DIY,也試了 luke929 的方法。 的確有降了許多溫度。 原始的溫度: 改善後的溫度:
GeForce 說: 哇,那個冷排好壯觀!第一次看到接這麼多,還掛在窗邊的。 我覺得說不定冷排的風扇都不需要了,而且像現在這麼冷的天氣,水溫一定可以很低。 另外整體的配置來說,樓主應該都是用手邊可以拿得到的零件來DIY。 RO用的馬達、種類不同的管子,還有那個快速接頭似乎是空壓用的。 回到正題,我的建議也是在CPU、顯示卡之間加入冷排的循環。 由於580是全覆式水冷,且功耗也蠻大的。 所以CPU流入的水溫比較熱,導致CPU運作的溫度也較高。 按一下展開…… 你說對了,我都是用手邊的硬體去 DIY,也試了 luke929 的方法。 的確有降了許多溫度。 原始的溫度: 改善後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