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TPEbuilder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16/19 訊息 80 互動分數 51 點數 18 位置 台北 7/15/21 #21 人中呂布 說: 我辛苦調出來的數值, 被你5950X獨走那篇的 縮放檢視圖片痛扁, 縮/放/縮/放(重啟) 縮/放/縮/放/縮(重啟) 搞得我現在每次調完参數 都要開Chrome 進那篇 連續縮放一百次才安心 按一下展開…… 辛苦啦!加油!AMD預設CPU溫度限制為90°,因此CPU在90°就會自動降頻,而NZXT X62只有280mm冷排,水冷液在冷排中只有150~200ml,燒機10分鐘水溫就會上來。 最後編輯: 7/15/21
人中呂布 說: 我辛苦調出來的數值, 被你5950X獨走那篇的 縮放檢視圖片痛扁, 縮/放/縮/放(重啟) 縮/放/縮/放/縮(重啟) 搞得我現在每次調完参數 都要開Chrome 進那篇 連續縮放一百次才安心 按一下展開…… 辛苦啦!加油!AMD預設CPU溫度限制為90°,因此CPU在90°就會自動降頻,而NZXT X62只有280mm冷排,水冷液在冷排中只有150~200ml,燒機10分鐘水溫就會上來。
人 人中呂布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6/14 訊息 1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9 7/15/21 #22 wcTPEbuilder 說: 辛苦啦!加油!AMD預設CPU溫度限制為90°,因此CPU在90°就會自動降頻,而NZXT X62只有280mm冷排,水冷液在冷排中只有150~200ml,燒機10分鐘水溫就會上來。 按一下展開…… 想換聯力215機殼,然後把X62 置前面板後方 讓兩個20公分風扇直吹冷排,再把X62 的風扇翻面? 不知還能下降幾度?
wcTPEbuilder 說: 辛苦啦!加油!AMD預設CPU溫度限制為90°,因此CPU在90°就會自動降頻,而NZXT X62只有280mm冷排,水冷液在冷排中只有150~200ml,燒機10分鐘水溫就會上來。 按一下展開…… 想換聯力215機殼,然後把X62 置前面板後方 讓兩個20公分風扇直吹冷排,再把X62 的風扇翻面? 不知還能下降幾度?
wcTPEbuilder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16/19 訊息 80 互動分數 51 點數 18 位置 台北 7/15/21 #23 加大風扇力度去冷卻 ”冷排”,可以試試看,但考慮花錢要在刀口上,如果效果有限,就不理想了!水冷原理就是水冷液運行在CPU、GPU到冷排中間,透過冷排來散熱,在冷排的水冷液所跑的距離愈遠就愈冷,舉例在1個360mm,50厚度的冷排,燒機水溫可達44~46°,如果經過2個同樣的冷排,水溫可能會降到35~38°,3個會降在35°以下!水溫愈低,冷卻效果就愈好!我們計算冷排長度,1個360mm當然是360mm,用2個360mm,就是720mm,用3個就是1080mm,通常可以裝2個360mm等級的是入門機殼,安裝5800X + RTX3090是可以撐住的。另外,機殼是一種長期投資,買一個好機殼是可以長期使用的!, Reactions: 人中呂布
加大風扇力度去冷卻 ”冷排”,可以試試看,但考慮花錢要在刀口上,如果效果有限,就不理想了!水冷原理就是水冷液運行在CPU、GPU到冷排中間,透過冷排來散熱,在冷排的水冷液所跑的距離愈遠就愈冷,舉例在1個360mm,50厚度的冷排,燒機水溫可達44~46°,如果經過2個同樣的冷排,水溫可能會降到35~38°,3個會降在35°以下!水溫愈低,冷卻效果就愈好!我們計算冷排長度,1個360mm當然是360mm,用2個360mm,就是720mm,用3個就是1080mm,通常可以裝2個360mm等級的是入門機殼,安裝5800X + RTX3090是可以撐住的。另外,機殼是一種長期投資,買一個好機殼是可以長期使用的!,
人 人中呂布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6/14 訊息 1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9 7/17/21 #24 這兩天不斷地查詢對岸的討論,發現可以通過減少PBO MAX(0~200MHz)來提升負壓的數值?於是我測試了一下,從200降至150再測試 看看。好像真的不會重啟了?
wcTPEbuilder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16/19 訊息 80 互動分數 51 點數 18 位置 台北 7/17/21 #25 對岸,是指chiphell.com嗎?那邊所談的超頻,有對的也有錯的,對電腦超頻的正確技術知識,仍然是以美國電腦論壇為主,如overclock.net,或加入reddit.com/r/Amd/,搜索5800X超頻,CO…等,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也可以用Google翻譯來幫助。 使用PBO 2 + CO,基本上其他關於CPU的選項都是Auto,開了其他選項都會減低性能,甚至不開機,如最常用的LLC,CPU offset等。另外要把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 Reactions: 人中呂布
對岸,是指chiphell.com嗎?那邊所談的超頻,有對的也有錯的,對電腦超頻的正確技術知識,仍然是以美國電腦論壇為主,如overclock.net,或加入reddit.com/r/Amd/,搜索5800X超頻,CO…等,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也可以用Google翻譯來幫助。 使用PBO 2 + CO,基本上其他關於CPU的選項都是Auto,開了其他選項都會減低性能,甚至不開機,如最常用的LLC,CPU offset等。另外要把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
人 人中呂布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6/14 訊息 1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9 7/17/21 #26 wcTPEbuilder 說: 對岸,是指chiphell.com嗎?那邊所談的超頻,有對的也有錯的,對電腦超頻的正確技術知識,仍然是以美國電腦論壇為主,如overclock.net,或加入reddit.com/r/Amd/,搜索5800X超頻,CO…等,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也可以用Google翻譯來幫助。 使用PBO 2 + CO,基本上其他關於CPU的選項都是Auto,開了其他選項都會減低性能,甚至不開機,如最常用的LLC,CPU offset等。另外要把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 按一下展開…… 聽你這麼說,我在調整+150MHz的同時 好像也把LLC設AUTO 了? 我之前都是LLC開三倍+120% 也許這才是穩定性關鍵?
wcTPEbuilder 說: 對岸,是指chiphell.com嗎?那邊所談的超頻,有對的也有錯的,對電腦超頻的正確技術知識,仍然是以美國電腦論壇為主,如overclock.net,或加入reddit.com/r/Amd/,搜索5800X超頻,CO…等,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也可以用Google翻譯來幫助。 使用PBO 2 + CO,基本上其他關於CPU的選項都是Auto,開了其他選項都會減低性能,甚至不開機,如最常用的LLC,CPU offset等。另外要把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 按一下展開…… 聽你這麼說,我在調整+150MHz的同時 好像也把LLC設AUTO 了? 我之前都是LLC開三倍+120% 也許這才是穩定性關鍵?
wcTPEbuilder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16/19 訊息 80 互動分數 51 點數 18 位置 台北 7/17/21 #27 在最新版的BIOS (AGESA 1.2.0.3),AMD與板廠之間應該都有默契,大力推動設定值為Auto,讓玩家專注在PBO調整,因此在測試Cinebench R20、R23,Auto的跑分反而是最高的。 Reactions: 人中呂布
在最新版的BIOS (AGESA 1.2.0.3),AMD與板廠之間應該都有默契,大力推動設定值為Auto,讓玩家專注在PBO調整,因此在測試Cinebench R20、R23,Auto的跑分反而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