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設備 NAND供應吃緊, SSD下半年要漲價?!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69
互動分數
1,971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持續將近整個2013年的SSD漲價風潮在2014年總算有點平靜了,但是今年下半年的SSD市場可能就不那麼美好,NAND廠商面臨製程升級的問題,NAND供應吃緊,蘋果新一代iPhone、iPad產品也將於秋季登場,SSD的需求也很高,三大因素推動下NAND已經開始漲價2-4%,所以下半年的SSD售價可能會持續上揚。

nand_flash_1.jpg


目前只有三星電子準備提升NAND產能,此前他們在中國西安投資70億美元新建了NAND​​工廠,產能有了提升,而其他廠商還不會跟進,美光最近已經把一家DRAM工廠轉產NAND,東芝與Sandisk合建的新工廠在今年底前都不會投產。

此外,NAND製程升級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NAND供應短缺,因為每次製程轉換初期時良率都會比較低,慢慢才會提升。

供應短缺是一方面的問題,關鍵是現在的需求也非常高,這不僅是因為新iPhone、iPad發布以及SSD走俏,智慧型手機也是重要原因,DRAMeXchange預計光是在中國市場的NAND需求今年會上漲53%。

儘管NAND供應面臨短缺問題,NAND廠商還在努力降低NAND的價格,通過縮小NAND cell單元可以提高每片晶圓的產量,降低成本。不過就算是這樣,SSD的價格也不可能像這兩年那樣降低很多,目前每GB容量的價格還維持在0.5美元左右。

此外,根據Digitimes的消息,美光現在已經限制對外銷售NAND以確保自家Crucial品牌SSD的供應。



來源:http://www.expreview.com/34198.html
 
MLC製程關係讓價格漲的話 也會帶動SLC市場化
因為MLC製程提升會讓重複抹寫次數降低 買MLC還不如買SLC的SSD
富士通不是出了一款價格接近MLC的SLC SSD嗎
那誰還會去買MLC的SSD呢
 
MLC製程關係讓價格漲的話 也會帶動SLC市場化
因為MLC製程提升會讓重複抹寫次數降低 買MLC還不如買SLC的SSD
富士通不是出了一款價格接近MLC的SLC SSD嗎
那誰還會去買MLC的SSD呢

跨謀?
反正就是買SLC???
 
我的意思是說
MLC製程進步所帶來的是重複讀寫的壽命減少
相對的SLC製程進步就會更便宜
富士通已經有用SLC做的SSD價格已經接近MLC的價格
那還不如買SLC來的划算 壽命還是MLC的20倍
富士通用的SLC還是英特爾的SLC 英特爾的東西還比其他廠貴
這是好消息 代表SLC是未來的趨勢 MLC只是過渡產品
 
我的意思是說
MLC製程進步所帶來的是重複讀寫的壽命減少
相對的SLC製程進步就會更便宜
富士通已經有用SLC做的SSD價格已經接近MLC的價格
那還不如買SLC來的划算 壽命還是MLC的20倍
富士通用的SLC還是英特爾的SLC 英特爾的東西還比其他廠貴
這是好消息 代表SLC是未來的趨勢 MLC只是過渡產品

能了解一下詳情嗎?
也就是說現在市面上都是MLC

那有哪幾款有SLC?
p牌的算嗎?
 
我的意思是說
MLC製程進步所帶來的是重複讀寫的壽命減少
相對的SLC製程進步就會更便宜
富士通已經有用SLC做的SSD價格已經接近MLC的價格
那還不如買SLC來的划算 壽命還是MLC的20倍
富士通用的SLC還是英特爾的SLC 英特爾的東西還比其他廠貴
這是好消息 代表SLC是未來的趨勢 MLC只是過渡產品

富士通是說接近"高階"MLC產品的價位,但是實際價位還沒公佈,產品也還沒上市,要斷定趨勢還早得很

目前市面上的MLC 240/256G的SSD,以原價屋報價來看,從M500的3599到三星840PRO的6988

中間有近一倍的價差,若富士通那顆真的在7K左右的價位,以SLC來看是便宜,但從市面上SSD的價格來看,依然是貴的

以普通使用者的寫入量來說,根據對岸的測試,基本上保固內要把MLC SSD寫到掛幾乎不可能(意外掛掉不算,單純從寫入量來看)

那這接近一倍的價差,我寧可買一顆普通MLC SSD,就算剛過保固就掛掉,我還有一半的預算可以再買一顆=我有6年的保固

如果三年後有更新的技術,也可以入手嘗鮮,不會因為當初購買的價格很高而肉痛,這樣不是更划算?
 
富士通是說接近"高階"MLC產品的價位,但是實際價位還沒公佈,產品也還沒上市,要斷定趨勢還早得很

目前市面上的MLC 240/256G的SSD,以原價屋報價來看,從M500的3599到三星840PRO的6988

中間有近一倍的價差,若富士通那顆真的在7K左右的價位,以SLC來看是便宜,但從市面上SSD的價格來看,依然是貴的

以普通使用者的寫入量來說,根據對岸的測試,基本上保固內要把MLC SSD寫到掛幾乎不可能(意外掛掉不算,單純從寫入量來看)

那這接近一倍的價差,我寧可買一顆普通MLC SSD,就算剛過保固就掛掉,我還有一半的預算可以再買一顆=我有6年的保固

如果三年後有更新的技術,也可以入手嘗鮮,不會因為當初購買的價格很高而肉痛,這樣不是更划算?

不對 他重複讀寫次數就是20倍 光這點效益就有20倍的空間 而且還有一點SLC比MLC讀寫速度更快
再來是如果用的是美光或他廠便宜的顆粒又或是更高製程呢? 那價差就會壓得更低 再來就是新的SATA E介面出現
我的觀點是兩種製程進步帶來的是不一樣的價差跟壽命 所以SLC會是未來的趨勢
富士通只是帶來第一波而已 後續還要看商家的智慧哪時要跟進
 
Fujitsu 全新 FSX 系列 SSD,採用 SLC 顆粒只賣你 MLC 價格
bisheng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6月15日 09:00 收藏此文

Twitter
Plurk

9ec474b1676f768449a93d7da4e19c0e Fujitsu 針對高階玩家量身打造,正準備推出 FSX 系列固態硬碟,除了採用高抹寫壽命規格 SLC 顆粒,還能提供如 240GB 之類主流大容量。FSX 系列定位為高階消費性機種,據悉正式價格將會相當親民,有機會和高價位 MLC 顆粒機種一同較勁,讓我們搶先來一窺究竟。

Micron 通路品牌 Crucial,於日前推出價格導向固態硬碟 MX100 系列,採用新世代 16nm 快閃記憶體顆粒。由於顆粒理論抹寫壽命(Program Erase),會隨著半導體製程進步而縮減,因此這訊息格外吸引人注意,擔心產品耐用度每況愈下。如果你覺得 16nm 甚至 20nm 都不夠可靠,那麼來顆採用 SLC 顆粒的機種如何?

導入 SLC 顆粒且為大容量配置


▲ FSX 系列全名為 FSXtreme Series,Fujitsu 寄望以 SLC 顆粒這賣點吸引高階玩家。

Fujitsu(富士通)多年前,陸續將硬碟事業體出售予競爭對手,退出儲存裝置市場已經有段時日。近幾年電腦市場的快閃記憶體應用持續加深,Fujitsu 本身如筆電等事業體也有這方面需求,因此與 Winpro(勝博)合作開發固態硬碟產品,並且將之推廣進零售通路市場。繼先前介紹過的 FSA 與 FSB 系列之後,Winpro 稍早前在 Computex 2014 展出幾個系列新品,包括 FSX、F100、Quadro-M 等各具特色。


▲ 我們所取得 FSX-240GB 為工程樣品機,因此讓它猶抱琵琶半遮面。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 FSX 系列,是款典型 2.5 吋、SATA 6Gb/s 介面產品,採用 SandForce 相當常見的 SF-2281 控制器。其最大賣點是採用 SLC 類型顆粒,當前開案預計推出 120、240、480GB 等容量選擇,Fujitsu 將之設定為以耐用度為訴求的消費性機種,而非企業級、商業應用之類價格高不可攀導向。


▲ 主控制器為相當常見的 SandForce SF-2281VB1 SDC。

採用 SLC 類型顆粒確實是一大賣點,畢竟當前廣為應用的 MLC 顆粒,25、24nm 世代製品抹寫壽命規格常見有 3000P/E 與 5000P/E 之別,但通常是以前者居多。當演進至 20、19nm 製程,各家晶圓廠紛紛調降規格,消費性等級顆粒幾乎全為 3000P/E 等級。而最新的 16、15nm 產物,據悉各廠仍會以 3000P/E 規格為底線,固態硬碟廠商得以藉由強化區塊管理、ECC 等機制來確保可靠度。


▲ 電路板正反兩面共配置 16 顆快閃記憶體,是為相當典型的配置。

實際拆解樣品機 FSX-240GB,其容量如型號為 240GB,電路板正反兩面一共配置 16 顆顆粒,反推算單顆容量為 16GB。Fujitsu 特地選用 Intel 顆粒產品,其型號 29F16B08JCNE1 屬於 25nm 世代產物,在 Intel 產品分級中是定義為一般等級 SLC 顆粒,僅次於企業級 SLC 但優於企業級 eMLC 產品。其理論某寫壽命高達 100000P/E,反觀優質 MLC 顆粒最高不過為 5000P/E,兩者相差 20 倍或以上。

SLC 彌補了控制器效能罩門


▲ CrystalDiskMark 測試:圖左預設隨機模式,圖右為循序模式。

除了 SLC 耐久度這賣點外,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效能測試,筆者發現應該是基於 SLC 存取特性因素,FSX-240GB 某些面向表現頗為亮眼。多數人都曉得,SandForce 控制器最大罩門在隨機寫入,以 CrystalDiskMark 測試高低立判。不過參考上圖可發現,FSX-240GB 雖然免不了受到些許影響,但是數值都和 1Fill 循序模式相去不遠。其中 Seq 仍有超過 450MB/s 的速度,反觀我們先前測試過的許多產品,大多落在 350MB/s 以內,這不失為其優勢之一。

撰稿期間,FSX 系列尚未正式出貨,Fujitsu 乃至於協力廠商 Winpro 還在進行最後整備,因此正式價格也尚未出爐。Winpro 表示,FSX 系列未必是市場首款配置 SLC 顆粒的消費性機種,但是提供大容量選擇符合當前主流需求,而且研議中的價格預估會是接近高價位 MLC 顆粒機種。挾其顆粒耐久度規格優勢,以及堪稱親民的價格,是為 Fujitsu 今年度市場開拓策略,有興趣的玩家不彷多加留意上市動態。
 
都什麼年代了 還在理論壽命100000PE
工規等級SLC都已經低於50K了 如果在扣掉製程還要因篩選
最後被打下來的次級壽命 蠻很難確定剩下多少健康程度
但是應該就1~20K是較合理的

價格如果是MLC最高價範圍 實際上也沒有便宜到哪裡去
SLC除了SandForce使用以外 其它Controller並沒有太明顯的優勢
畢竟能壓縮延長壽命 卻又不掉速度 這樣效果好處太大了
至於認為會有未來的人 可以去看看其它用MLC犧牲容量轉為SLC的技術
其實非常多年前就有了 只是一直都沒人捧場而已

頂級的SLC顆粒 加上SandForce 速度實測是如此:
i162651_201406228.15.13.png

工業級SLC 240GB售價就高達3000了

所以可能再怎麼降 也跟大家期待的價格 依然差十萬八千里
新聞稿的水分 通常都不會太少 不斷提到的便宜
較有可能是說給原先購買SLC產品的客戶群 而並非一般 End User
至於真像究竟有沒有如同所說的 只能等SandForce排除相容問題後
實際在市場上銷售 才能清楚了
畢竟MLC缺貨情況 沒道理把SLC低價拋出 而不趁機賺缺貨這個部分
光是操作手法就能獲得更大的利潤 沒必要殺雞取卵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