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 Kaveri APU詳情:CPU性能提升20%,GPU性能提升30%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ulmwf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你應該去買INTEL I5
實際上 28製程 擠進512流處理器 但實際的頻率卻下降(推土機的架構核心進化版)
要嘛!這是初代試作 ...之後 你知道的
要嘛!礙於TDP限制

從無到有 花費極少的COCO

事實上將頻是有它的意義的~~~
以下是我的猜測~~~

其實GCN架構下512 cores, 不可能在雙通道DDR3 1866的記憶體所提供的頻寬下發揮該內顯真正的實力
所以必須在頻寬限制與GPU時脈之間找到平衡點,因為再高的GPU時脈也會因為頻寬的不足而無法發揮效能,也只是多耗電而已
讓我覺得Kaveri APU比較可惜的地方就是沒有L3快取~~~真是可惜~~~
 
的确是这样,作为挑战者,也只能这样了
 
你對A飯說這些都沒用
他們最後可能會跟你說:快那些時間有甚麼用,不過是快個幾小時而已,都是你們這些盤子才會在意

其他不論是I/O速度、指令集、晶片組都是大勝AMD
但A飯只剩下一句:效能過剩啦,就是效能過剩啦!
標準的I飯
 
對於常常在轉檔的使用者來說
CPU效能從來都沒有過剩的問題
我也希望AMD能夠把CPU效能提升多一點
畢竟以現在看來,AMD的單核效能還是略顯貧弱

對於常常在玩PS2.WII模擬器的使用者來說
CPU效能也沒有過剩的問題.
3550 3.9G也才剛好夠用而已.能上4.2~4.5G的效能才最理想.;face0;(不想搞K版.就用著了.期待14nm;nq;)
 
L3 !? 模擬器!? 單核心效能!?

如果你有聽過INTEL 771 改腳位 轉775
12MB 夠大了吧!(傾倒 不過分吧!)
AMD 推土機L3 8MB 記得有人還嫌類!
E8400 超頻 單核心之最 如今也成為了時代的眼淚(去看看2手價是多少!)
I7-4770K 以同頻率之中 單核心算高的了(但超的上的有幾人!?)

模擬器的完整度 不應該由硬體度決定
反而軟體模擬的完整度才是關鍵
相信有寫軟體的人 應該都知道!

電腦與模擬器 需求 走的是完全背道而行!

轉檔 多核心 快取大 一定沒錯!(之前還有人信誓旦旦 什麼快取最佳容量 結果類!低階與高階差別就在快取大小 每個年代快取都在變大)
 
什麼東西都一樣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又不無理的要求價格不變,牛肉更大塊
就是因為 I 社太強,價格太硬所以期待 APU
只可惜走出新的路子又很快被..看起來像是被驅趕

我並不覺得 Intel 追不過 IGP 效能,而是不想做太快

總之是有白期待了幾個月的感覺
 
什麼東西都一樣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又不無理的要求價格不變,牛肉更大塊
就是因為 I 社太強,價格太硬所以期待 APU
只可惜走出新的路子又很快被..看起來像是被驅趕

我並不覺得 Intel 追不過 IGP 效能,而是不想做太快

總之是有白期待了幾個月的感覺
這跟SONY的產品定位一樣
沒有必要給消費者最完善的選擇,只會給一兩個亮點
這樣過個一年小改版就能繼續賣爽爽

不過這種情況大多是在對手沒有追上定位的產品
不論刻意與否
 
什麼東西都一樣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又不無理的要求價格不變,牛肉更大塊
就是因為 I 社太強,價格太硬所以期待 APU
只可惜走出新的路子又很快被..看起來像是被驅趕

我並不覺得 Intel 追不過 IGP 效能,而是不想做太快

總之是有白期待了幾個月的感覺

Intel確實桌追不上AMD的IGP,讓我舉個例子,
在22nm的先進製程下,GT3的核心面積在純GPU的方面高達174 mm^2 ,效能相近的GPU為640m與7750m
GT3 174 mm^2 22nm (eDRAM = 84 mm^2)
640m 118 mm^2 28nm ==> ~72 mm^2 (假設使用22nm的話)
7750m 123 mm^2 28nm ==> ~76 mm^2 (假設使用22nm的話)


Intel已經使用更加先進的製程了,而且還使用了更大的晶片才勉強追上GT640m的效能,
由這一點就可以知道,Intel內顯架構的執行效率非常的差,若假設Intel願意幫NV代工顯卡的話
NV只需要使用50%以下的晶片面積就可以達到intel 最強內顯得效能.
下一代的Broadwell想要在內顯架構下大改,我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等DDR4普及後,
AMD啥事都不用做,內顯效能就能有飛躍性的提升,這對Intel來說是很不利的事情
 
Intel確實桌追不上AMD的IGP,讓我舉個例子,
在22nm的先進製程下,GT3的核心面積在純GPU的方面高達174 mm^2 ,效能相近的GPU為640m與7750m
GT3 174 mm^2 22nm (eDRAM = 84 mm^2)
640m 118 mm^2 28nm ==> ~72 mm^2 (假設使用22nm的話)
7750m 123 mm^2 28nm ==> ~76 mm^2 (假設使用22nm的話)


Intel已經使用更加先進的製程了,而且還使用了更大的晶片才勉強追上GT640m的效能,
由這一點就可以知道,Intel內顯架構的執行效率非常的差,若假設Intel願意幫NV代工顯卡的話
NV只需要使用50%以下的晶片面積就可以達到intel 最強內顯得效能.
下一代的Broadwell想要在內顯架構下大改,我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等DDR4普及後,
AMD啥事都不用做,內顯效能就能有飛躍性的提升,這對Intel來說是很不利的事情

也許你是對的,不過意思上有所誤會
我指的並非它當前製造工藝,不是能力上的問題
而是心理上,或者也有策略上的考量
畢竟全面打死 AMD 對 Intel 來說也沒有好處
讓出一小部分的低階市埸就可以避免反托辣斯法上身

若真有威脅的情況應該是各出神通,你追我趕不亦樂乎
但現在看到的它只是不緊不慢的增加 IGP 效能,有點虛應故事的感覺
 
需求到哪 預算到哪 設備就用到哪
I飯 A飯...一直像國小生再吵架 好腦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