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ROCCAT粉絲團在新年前提供的試用活動,當初一開始注意到ROCCAT這個品牌是在歐洲實況主Siv HD的實況上面看到,也有耳聞ROCCAT做的驅動程式
在電競產品界首屈一指。便在去年入手了ROCCAT® Ryos MK鍵盤 以及 ROCCAT® Kone[+]滑鼠,一用便成主顧,愛不釋手。

BUILD YOUR VICTORY 自己的武器自己改
這次試用活動拿到的是ROCCAT的最新產品Nyth,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遊戲要玩得好,手上的武器肯定是不能太差的。現在的遊戲科技
日新月異,類型也更趨向多元化,玩不同的遊戲的需求也是截然不同的。到底這款Nyth帶來了哪些酷炫的功能呢?就讓小弟我帶著你一探究竟吧!
技術規格
- 高達 12000dpi 的 Twin-Tech R1 雷射感應器
- 1000Hz 回報率
- 1毫秒 反應時間
- 50G 加速度
- 3.8m/s (150ips) 單軸 / 5.4m/s (212ips) 雙軸
- 16-位元 資料通道
- 可調校抬升距離
- 可調校點擊精確度,避免細微動作誤觸
- 追蹤和距離控制單位
- 72MHz Turbo Core V2 32 位元 Arm 架構微處理器
- 576kB 內建記憶體
- 零角度鎖定/精準度
- 1.8m USB 編織線
尺寸寬度 / 重量
寬度 7.8 cm , 高度 4.4 cm , 長度 12.9 cm , 重量 120 g

▲盒裝外觀,外型跟他的兄弟姐妹們風格都採用斜面設計風格,上面清楚的標明了Nyth的各項特點。

▲盒子設計成開窗式,打開就可以看到我們的主角Nyth以及可更換的寬型側鰭。

▲寬型側鰭靠小拇指側設計有防滑的壓紋,為大手掌的玩家提供抓力,就像被吸附住一樣非常舒適。

▲側鰭採用磁吸式熱插拔,玩家可以輕鬆的自由更換適合的側鰭。

▲裝上寬型側鰭後,無名指可以很舒適的靠在滑鼠上,非常適合習慣握好、握滿的玩家。

▲窄型側鰭則是適合習於抓提的玩家

▲右邊的是小弟我平常使用的Kone[+],,大小跟Nyth差不多。

▲USB接頭沒有鍍金處理,印上ROCCAT NYTH的字樣,非常容易辨識;線材採用編織處理,長1.8公尺,建議搭配鼠線夾使用。

▲最大高達12000dpi的雷射傳感器,前後左右以及傳感器旁都有一片鐵氟龍材質的鼠腳。

▲這款滑鼠另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背鰭鍵,可以利用食指及中指快速的執行一些指令

▲座落在滾輪前方的按鍵為ROCCAT特有的EASY-SHIFT[+]鍵,可以讓幾乎全鍵都變成可自定義的複合鍵,等於多了一倍的按鍵。

▲這顆滑鼠的最大特點,就是拇指側採用模組化按鍵設計,玩家可以視當下的遊戲需求更換為適合的組合。

▲包裝內有附上專屬的配件盒,非常便於攜帶及收納。

▲打開裡面共有多達33個原廠模組化按鍵,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Nyth支援3D列印技術,可以自行修改印製屬於自己的按鍵,真的是太神啦!

▲此為小弟我自定義的英雄聯盟設置,正好利用到附上的單鍵、長鍵,以及單鍵型、整排型的擋板。

▲要更換側鍵的時候,只需扳動滑鼠底部的開關,側鍵就會掉落。


▲要注意的是,扳動開關就是一次整組掉落,需要再一顆顆重新組裝回去。

▲側鍵拿掉後,上頭有特別標註數字,也就不用擔心會裝錯位置囉!






▲驅動程式是使用與之前不同的ROCCAT® Swarm,增加了許多功能整合。除了可以調整滑鼠的配置參數以外,還可以讓手機跟電腦連結同步,也可以連接
鍵盤跟滑鼠共用SHIFT [+]按鍵、更可以讓鍵鼠的背光跟著遊戲血量變化顏色、甚至也與Alienware結合推出AlienFX,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驅動程式可以
將語言設置成繁體中文啦!
整體使用心得
這一個月的滑鼠試用,Nyth不只使用上非常的舒適順手,也與ROCCAT自家舉世聞名的優良驅動配合的天衣無縫。還提供了玩家很大的DIY空間,流暢的外型
,窄版側鰭輕盈、寬版側鰭踏實,自由度高的拇指側鍵,符合玩家在不同狀況下的需求。整體來說是個非常不錯,值得一買的滑鼠。
雖然Nyth表現得如此優異,還是有些小小的缺點:EASY SHIFT [+]的位置座落在滾輪前方,變得難以使用EASY SHIFT [+] + 滾輪的組合鍵,實在是有些尷尬。
小弟我本身所使用的Kone[+]滑鼠,EASY SHIFT [+]是設計在側鍵的位置,使用組合鍵相對的就輕鬆許多。另外價格的部分,個人覺得定價有些偏高,若非ROCCAT
提供了這次春節試用活動,小弟也是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啊。但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我想這個價格對Nyth來說也是實至名歸的吧!
以上就是小弟的Nyth開箱心得,對滑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上ROCCAT粉絲團詢問小編,希望大家會喜歡我這次的開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