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曜越最近推出了新款機殼 - 光透 View 390 Air ,顧名思義主打以視覺為核心的設計。不過與目前常見的 270 度海景房機殼略有不同,View 390 Air 的 270 度採用的是頂部與側板連成一體的曲面玻璃,可從上方俯瞰內部硬體。另外在內部上方位置還支援了6吋 LCD 顯示器,可以用來客製化即時系統資訊、圖片動畫等,不過這部分則需要另外購買。
除了視覺設計上的亮點,前面板也採用網孔設計,最大可支援2顆20公分風扇,這是機殼中少見,形成前進後出搭配側邊進或出風輔助的氣流導向。針對視覺系機殼常見的散熱問題進行了強化。
View 390 Air 在顏色方面提供了黑、白、黃 (奶油焦糖)、紫 (暮光) 四種顏色。主要特色採曲面玻璃側板、前面板網孔、翻轉式 PCIe 插槽、顯卡支架、可選配6吋 LCD 螢幕。
View 390 Air 規格
體積:503 x 287 x 485 mm (DWH)
硬碟擴充:2顆3.5吋 或 3顆2.5吋硬碟 (部分共用位)
擴充卡槽:7
主機板:ATX 向下相容 (支援背插式)
前置 IO:USB Type-C x1 、 USB 3.0 x2、HD Audio
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16公分
顯卡長度限制:39 公分 (安裝水冷排) / 42 公分 (無安裝水冷排)
電源供應器長度限制:20公分 (硬碟架中間安裝2.5吋硬碟) / 26公分 (無安裝硬碟)
預裝風扇:後 2x12 公分 ARGB
風扇支援:前 2x20 或 3x12 或 2x14 公分風扇,側 3x12 公分,後 2x12 公分,下 3x12 公分
水冷支援:前 36 / 28 公分,側 36公分
View 390 Air 的體積不算小,畢竟前面能裝2顆20公分風扇,這已不是一般規格,相對會較寬一點,外觀上採用天窗加上透側,並以一體式的曲面玻璃為外蓋來實現無縫連接,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上方可以看到內部硬體。
IO 埠,有電源鍵、2個 USB 3.0、耳麥孔、重置鍵、USB Type-C。IO 在上方右靠後側位置,會置放在這主要是內部設計的關係,前側邊是支援風扇安裝,如果有線材應該會有所干涉,所以折衷往後一點。
面板採用大面積通風孔,長條格狀造型組成。
中間下方有 TT Thermaltake 字樣。
右側板有兩大區域面積網孔,前側對應內部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後側則是對應電源供應器與加強內部氣流通風。
後方,電源供應器是安裝在左側邊中間位置,上下為通風孔,架構設計上與一般機殼放置於底部有點差異性。
曲面玻璃拆卸方式,後方有三顆螺絲固定,螺絲轉下將玻璃後推即可拆下。
上方左側這塊也可以拆下,後方有施力點,內側採用釘扣式固定。
右側板在通風孔位置內部都有快拆式模組化濾網,方便拆卸清潔。
配件有說明書、一把一次性束帶、安裝螺絲、TT 字樣魔鬼氈束帶一綑,這部分長度可依需求自行裁切。
內部可安裝 ATX 尺寸主機板,並支援背插式設計。
右側邊過線孔有襯上橡膠套增添質感,另外這部分也採用有點角度的斜邊,右側邊如有安裝水冷可以減少干涉。
主機板上方區域這一塊可拆,用於安裝6吋 LCD 螢幕套件,這部分需要另外購買,並不是標準配備。透過螢幕可顯示系統硬體資訊、時間、天氣、圖片或動畫等。
官方安裝6吋 LCD 螢幕套件示意圖
後方預裝2個 CT120 PWM 風扇,並無燈效。擴充卡槽有7個,檔板可重複使用。
檔板區域是一塊模組,後方有螺絲固定,拆下可轉向,用於支援顯卡直立安裝,下方的支架則是用於安裝 PCIe 延長線固定座,不過延長線則需要自己添購。如果支架沒有用到是可以拆下。
下方採用幾乎全面積的通風孔,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由於採用下沉式空間,所以並不會干涉到上方支架或主機板。
附帶顯卡支撐架,可依不同顯卡彈性調整位置與支撐點。
主板右側邊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或36公分一體式水冷,這部分因為採用下沉式設計( 背部空間較大 ),已有預留一體式水冷的安裝空間,所以如果裝水冷並不會干涉到顯卡安裝。前方內側可安裝2顆20公分;或2顆14公分;或3顆12公分風扇,亦支援28或36公分水冷。
背部,中間是用於安裝硬碟的支架,這部分右上下各有一顆螺絲。
螺絲卸下之後可以像門片式翻開,硬碟安裝於內側。可安裝2顆3.5吋硬碟(上下);或3顆2.5吋硬碟。
中間位置只能安裝2.5吋,主要這部分安裝3.5吋會干涉到電源供應器。實際上也無預留3.5吋的安裝孔就是。
電源是採用側放在中間位置。
畢竟是支援背插式主機板,主板後方的走線空間是相當夠。
面板可拆,在右側邊有兩顆螺絲,拆下後往右側推出。面板內側有快拆式模組化濾網,方便清潔。
底部,風扇對應的部分有大面積的抽取式濾網設計。
直接從側邊就可以抽出清潔,相當方便。
實際試裝,電源安裝在後方中間位置,上下都可以放置線材或理線,空間相當寬敞。
標準的 ATX 主機板右側邊還未完整覆蓋。
主板上方空間寬敞,沒有裝面板感覺很空。應該可以做個甚麼裝飾用的替換也不錯。
即使側邊安裝一體式水冷仍不干涉到側邊過線孔,所以安裝也就較無順序問題,也方便。
下方空間也是很大,感覺不裝個風扇有點空。
顯卡長度支援最大42公分,如前側有安裝一體式水冷則是支援39公分。
帶有顯卡支架,支撐位置可以隨顯卡樣式調整,記得裝好後轉一下風扇,看有沒有壓到扇葉。
燈效的部分,實際上 TT View 390 Air 原生並不帶燈效,後方兩顆風扇也是低調路線。
蓋上側蓋,上方原用意是安裝 LCD 監控面板,不過這部分並不是標配。但感覺也可以設計個支架,用來放置公仔應該也不錯。
上方可以看到內部硬體這也是比較少見的設計。
前面板網孔可以看到內部透光。
小結
TT 光透 View 390 Air 整體質感出色,採用上、側一體式曲面玻璃,與常見的 270 度海景房設計有所不同,能從上方清楚看到內部硬體,帶來獨特的視覺展示效果。散熱部分具備相當高的擴充彈性,前面板支援安裝兩顆 20 公分風扇是少見配置,整體最多可容納多達 11 顆風扇。不過,出廠僅預裝兩顆 12 公分風扇,且無燈效版本,對於重視燈效或風量的使用者可能仍需自行添加。
在空間與相容性方面,View 390 Air 的表現也相當充裕。側邊即使安裝一體式水冷仍不會干涉走線區域,下方風扇採下沉式設計,避免與主機板干涉。背部由於支援背插式主機板,因此理線空間相當寬敞,即使使用傳統主機板也能輕鬆整理。
上方可選購的 6 吋 LCD 模組為產品增添了更多可玩性,但若沒安裝,該區域就略顯空白了點。官方或許可以設計個小型展示架,讓玩家可以擺放收藏公仔,也能為整體視覺增添些個人風格。
除了視覺設計上的亮點,前面板也採用網孔設計,最大可支援2顆20公分風扇,這是機殼中少見,形成前進後出搭配側邊進或出風輔助的氣流導向。針對視覺系機殼常見的散熱問題進行了強化。
View 390 Air 在顏色方面提供了黑、白、黃 (奶油焦糖)、紫 (暮光) 四種顏色。主要特色採曲面玻璃側板、前面板網孔、翻轉式 PCIe 插槽、顯卡支架、可選配6吋 LCD 螢幕。

View 390 Air 規格
體積:503 x 287 x 485 mm (DWH)
硬碟擴充:2顆3.5吋 或 3顆2.5吋硬碟 (部分共用位)
擴充卡槽:7
主機板:ATX 向下相容 (支援背插式)
前置 IO:USB Type-C x1 、 USB 3.0 x2、HD Audio
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16公分
顯卡長度限制:39 公分 (安裝水冷排) / 42 公分 (無安裝水冷排)
電源供應器長度限制:20公分 (硬碟架中間安裝2.5吋硬碟) / 26公分 (無安裝硬碟)
預裝風扇:後 2x12 公分 ARGB
風扇支援:前 2x20 或 3x12 或 2x14 公分風扇,側 3x12 公分,後 2x12 公分,下 3x12 公分
水冷支援:前 36 / 28 公分,側 36公分
View 390 Air 的體積不算小,畢竟前面能裝2顆20公分風扇,這已不是一般規格,相對會較寬一點,外觀上採用天窗加上透側,並以一體式的曲面玻璃為外蓋來實現無縫連接,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上方可以看到內部硬體。

IO 埠,有電源鍵、2個 USB 3.0、耳麥孔、重置鍵、USB Type-C。IO 在上方右靠後側位置,會置放在這主要是內部設計的關係,前側邊是支援風扇安裝,如果有線材應該會有所干涉,所以折衷往後一點。

面板採用大面積通風孔,長條格狀造型組成。

中間下方有 TT Thermaltake 字樣。

右側板有兩大區域面積網孔,前側對應內部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後側則是對應電源供應器與加強內部氣流通風。

後方,電源供應器是安裝在左側邊中間位置,上下為通風孔,架構設計上與一般機殼放置於底部有點差異性。

曲面玻璃拆卸方式,後方有三顆螺絲固定,螺絲轉下將玻璃後推即可拆下。

上方左側這塊也可以拆下,後方有施力點,內側採用釘扣式固定。

右側板在通風孔位置內部都有快拆式模組化濾網,方便拆卸清潔。

配件有說明書、一把一次性束帶、安裝螺絲、TT 字樣魔鬼氈束帶一綑,這部分長度可依需求自行裁切。

內部可安裝 ATX 尺寸主機板,並支援背插式設計。

右側邊過線孔有襯上橡膠套增添質感,另外這部分也採用有點角度的斜邊,右側邊如有安裝水冷可以減少干涉。

主機板上方區域這一塊可拆,用於安裝6吋 LCD 螢幕套件,這部分需要另外購買,並不是標準配備。透過螢幕可顯示系統硬體資訊、時間、天氣、圖片或動畫等。

官方安裝6吋 LCD 螢幕套件示意圖

後方預裝2個 CT120 PWM 風扇,並無燈效。擴充卡槽有7個,檔板可重複使用。

檔板區域是一塊模組,後方有螺絲固定,拆下可轉向,用於支援顯卡直立安裝,下方的支架則是用於安裝 PCIe 延長線固定座,不過延長線則需要自己添購。如果支架沒有用到是可以拆下。

下方採用幾乎全面積的通風孔,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由於採用下沉式空間,所以並不會干涉到上方支架或主機板。

附帶顯卡支撐架,可依不同顯卡彈性調整位置與支撐點。

主板右側邊可安裝3顆12公分風扇,或36公分一體式水冷,這部分因為採用下沉式設計( 背部空間較大 ),已有預留一體式水冷的安裝空間,所以如果裝水冷並不會干涉到顯卡安裝。前方內側可安裝2顆20公分;或2顆14公分;或3顆12公分風扇,亦支援28或36公分水冷。

背部,中間是用於安裝硬碟的支架,這部分右上下各有一顆螺絲。

螺絲卸下之後可以像門片式翻開,硬碟安裝於內側。可安裝2顆3.5吋硬碟(上下);或3顆2.5吋硬碟。

中間位置只能安裝2.5吋,主要這部分安裝3.5吋會干涉到電源供應器。實際上也無預留3.5吋的安裝孔就是。

電源是採用側放在中間位置。

畢竟是支援背插式主機板,主板後方的走線空間是相當夠。

面板可拆,在右側邊有兩顆螺絲,拆下後往右側推出。面板內側有快拆式模組化濾網,方便清潔。

底部,風扇對應的部分有大面積的抽取式濾網設計。

直接從側邊就可以抽出清潔,相當方便。

實際試裝,電源安裝在後方中間位置,上下都可以放置線材或理線,空間相當寬敞。

標準的 ATX 主機板右側邊還未完整覆蓋。

主板上方空間寬敞,沒有裝面板感覺很空。應該可以做個甚麼裝飾用的替換也不錯。

即使側邊安裝一體式水冷仍不干涉到側邊過線孔,所以安裝也就較無順序問題,也方便。

下方空間也是很大,感覺不裝個風扇有點空。

顯卡長度支援最大42公分,如前側有安裝一體式水冷則是支援39公分。

帶有顯卡支架,支撐位置可以隨顯卡樣式調整,記得裝好後轉一下風扇,看有沒有壓到扇葉。

燈效的部分,實際上 TT View 390 Air 原生並不帶燈效,後方兩顆風扇也是低調路線。

蓋上側蓋,上方原用意是安裝 LCD 監控面板,不過這部分並不是標配。但感覺也可以設計個支架,用來放置公仔應該也不錯。


上方可以看到內部硬體這也是比較少見的設計。

前面板網孔可以看到內部透光。

小結
TT 光透 View 390 Air 整體質感出色,採用上、側一體式曲面玻璃,與常見的 270 度海景房設計有所不同,能從上方清楚看到內部硬體,帶來獨特的視覺展示效果。散熱部分具備相當高的擴充彈性,前面板支援安裝兩顆 20 公分風扇是少見配置,整體最多可容納多達 11 顆風扇。不過,出廠僅預裝兩顆 12 公分風扇,且無燈效版本,對於重視燈效或風量的使用者可能仍需自行添加。
在空間與相容性方面,View 390 Air 的表現也相當充裕。側邊即使安裝一體式水冷仍不會干涉走線區域,下方風扇採下沉式設計,避免與主機板干涉。背部由於支援背插式主機板,因此理線空間相當寬敞,即使使用傳統主機板也能輕鬆整理。
上方可選購的 6 吋 LCD 模組為產品增添了更多可玩性,但若沒安裝,該區域就略顯空白了點。官方或許可以設計個小型展示架,讓玩家可以擺放收藏公仔,也能為整體視覺增添些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