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CH 最近推出了 NX600 ARGB CPU 空冷散熱器,主要也就是先前所推出的 NX400 ARGB 延伸版本,從數字上可以判別,NX600 屬於更高階的產品定位,原本的單塔型單風扇改為了雙塔型雙風扇,能夠對應更高 TDP 的高階處理器,提供更好的散熱能力。
NX600 ARGB 採用雙塔型設計,有更多的散熱鰭片,並結合6根熱導管,搭配自家 E28 ARGB 高效能風扇,平台支援涵蓋 Intel 與 AMD 現行主流與部分舊式腳位,提供黑、白兩色可選,供玩家組裝其他硬體搭配,兩色售價一致,建議售價為1250元。

規格
適用平台:Intel LGA 1851 / 1700 / 1200 / 115x ;AMD AM5 / AM4
尺寸:長 120 mm × 寬 132.5 mm × 高 160 mm
熱管:6 mm 熱管 × 6支
風扇尺寸:長120 mm × 寬120 mm × 高28 mm
風扇轉速:800 ~2000 RPM
風扇噪音:34.17 dBA
風量:85.09 CFM
風壓:3.35 mmH2O
接頭類型:4 Pin PWM 接頭

配件有說明書、風扇扣具、Intel 背板、散熱膏、刮刀、對應平台螺絲與塑膠墊、散熱器支架。

開箱的是黑色版本,但嚴格來說沒黑得很徹底,散熱器上蓋、風扇外框為黑色,但整體不是全黑,在散熱鰭片、熱導管、底座都是用上了銀色。可惜沒有全黑化。

NX600 ARGB 為雙塔型設計,風扇沒有預裝在散熱器上。

散熱器高度為16公分,可以相容於大多數機殼限制。

鰭片左右邊外側下有刻意縮減,主要應該是為了閃避主機板供電散熱,雖說大多不會有干涉就是。

雙塔上方有上蓋裝飾,這與 NX400 造型是相同的。

上蓋的部分並沒有燈效。

扣具預裝在散熱器上,在底座上方也有鋁擠凹凸設計,增加一點散熱面積。

NX400 ARGB 採用熱導管直觸,而 NX600 ARGB 則是銅底焊接。

6根 6mm 熱導管。

與 CPU 接觸的底座為銅材質,可快速均勻導熱。


兩顆12公分 E28 ARGB 風扇,採用 HDB 液壓軸承。兩顆風扇連接線不同,主副搭配,左邊副風扇線材刻意簡化且縮短,有燈效以及風扇接頭,燈效用了不容易脫落的接頭,用來連接於主風扇。

風扇為白色扇葉,畢竟有支援 ARGB 燈效。風扇轉速 800 ~2000 RPM,噪音值 34.17 dBA,風量 85.09 CFM,風壓 3.35 mmH2O。

框四邊有抗震腳墊,避免共振音。


AM5 平台安裝,先拆下主機板原本的扣具。

四邊螺絲孔套上塑膠套筒。

兩側放上 AMD 平台扣具,四邊螺絲固定。

放上散熱器左右兩側對應散熱器鎖點並固定。

安裝風扇,在這之前記得先裝上記憶體。

外側風扇如有干涉到記憶體散熱片可以往上移來避開,但相對會增加散熱器整體高度,留意機殼相容性。

記憶體散熱器高度如果不是太誇張,基本上應該不會需要調高風扇。不過在記憶體安裝上是一定有影響,拆裝都會需要先卸下外側風扇。


燈效可以選擇連接到主機板,或是機殼上的燈效控制器。NX600 ARGB 散熱器燈效僅在風扇扇葉上面。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CPU Cooler: MONTECH NX600 ARGB
RAM: ADATA LANCER RGB DDR5-8000 16GBx2
MB: GIGABYTE X870E AORUS PRO ICE
VGA: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InWin MEGA Ti 1650W
OS: Windows 11
測試 CINEBENCH 在多工負載的效能,主要用於判斷有無因溫控而掉速。平台除了記憶體套用 EXPO 之外,其餘皆為預設。
CINEBENCH R23
CPU Multi:22897 pts
最高溫:91度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1385 pts
最高溫:91度

FPU 10分鐘燒機測試
核心溫度最高:94度

以上測試 CINEBENCH R23、2024 都可以跑到既有分數,FPU 10分鐘燒機溫度有比較高,來到94度,但未觸及溫度牆95度。
要低溫一點使用還是得套一下 PBO ,以下是使用主板內建 PBO 模式 90°C Level 3 進行測試。括弧後面為上方預設成績與溫度。
CINEBENCH R23
CPU Multi:23277 pts(22897 pts)
最高溫:77度(91度)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1384 pts (1385 pts)
最高溫:73度(91度)

FPU 10分鐘燒機測試
核心溫度最高:91度(94度)

小結
MONTECH NX600 ARGB 搭配 Ryzen 7 9800X3D 的散熱表現相當到位。在完全預設、未啟用任何模式或降壓的情況下並不會觸及 95°C 的溫度牆,FPU 10 分鐘燒機最高約 94°C,CINEBENCH R23 / 2024 單趟負載約落在 91°C,能維持處理器的既有效能輸出。
若追求更低溫度,建議搭配主機板的 PBO 預設方案(目前多數品牌已內建於 BIOS,不需手動調整細項)。以本次測試平台為例,在啟用 PBO 90°C Level 3 模式後,溫度有明顯下降:CINEBENCH R23 / 2024 單趟測試降至 77°C、73°C,效能不僅未降低,部分情況甚至略有提升;而 FPU 10 分鐘燒機溫度也較預設低約 3°C。
整體而言,NX600 ARGB 以雙塔架構與 1250 元售價算是定位合理、性價比不錯的選擇。不過在風扇滿轉時,於裸測平台仍能聽到較明顯的風切聲。
NX600 ARGB 採用雙塔型設計,有更多的散熱鰭片,並結合6根熱導管,搭配自家 E28 ARGB 高效能風扇,平台支援涵蓋 Intel 與 AMD 現行主流與部分舊式腳位,提供黑、白兩色可選,供玩家組裝其他硬體搭配,兩色售價一致,建議售價為1250元。

規格
適用平台:Intel LGA 1851 / 1700 / 1200 / 115x ;AMD AM5 / AM4
尺寸:長 120 mm × 寬 132.5 mm × 高 160 mm
熱管:6 mm 熱管 × 6支
風扇尺寸:長120 mm × 寬120 mm × 高28 mm
風扇轉速:800 ~2000 RPM
風扇噪音:34.17 dBA
風量:85.09 CFM
風壓:3.35 mmH2O
接頭類型:4 Pin PWM 接頭

配件有說明書、風扇扣具、Intel 背板、散熱膏、刮刀、對應平台螺絲與塑膠墊、散熱器支架。

開箱的是黑色版本,但嚴格來說沒黑得很徹底,散熱器上蓋、風扇外框為黑色,但整體不是全黑,在散熱鰭片、熱導管、底座都是用上了銀色。可惜沒有全黑化。

NX600 ARGB 為雙塔型設計,風扇沒有預裝在散熱器上。

散熱器高度為16公分,可以相容於大多數機殼限制。

鰭片左右邊外側下有刻意縮減,主要應該是為了閃避主機板供電散熱,雖說大多不會有干涉就是。

雙塔上方有上蓋裝飾,這與 NX400 造型是相同的。

上蓋的部分並沒有燈效。

扣具預裝在散熱器上,在底座上方也有鋁擠凹凸設計,增加一點散熱面積。

NX400 ARGB 採用熱導管直觸,而 NX600 ARGB 則是銅底焊接。

6根 6mm 熱導管。

與 CPU 接觸的底座為銅材質,可快速均勻導熱。


兩顆12公分 E28 ARGB 風扇,採用 HDB 液壓軸承。兩顆風扇連接線不同,主副搭配,左邊副風扇線材刻意簡化且縮短,有燈效以及風扇接頭,燈效用了不容易脫落的接頭,用來連接於主風扇。

風扇為白色扇葉,畢竟有支援 ARGB 燈效。風扇轉速 800 ~2000 RPM,噪音值 34.17 dBA,風量 85.09 CFM,風壓 3.35 mmH2O。

框四邊有抗震腳墊,避免共振音。


AM5 平台安裝,先拆下主機板原本的扣具。

四邊螺絲孔套上塑膠套筒。

兩側放上 AMD 平台扣具,四邊螺絲固定。

放上散熱器左右兩側對應散熱器鎖點並固定。

安裝風扇,在這之前記得先裝上記憶體。

外側風扇如有干涉到記憶體散熱片可以往上移來避開,但相對會增加散熱器整體高度,留意機殼相容性。

記憶體散熱器高度如果不是太誇張,基本上應該不會需要調高風扇。不過在記憶體安裝上是一定有影響,拆裝都會需要先卸下外側風扇。


燈效可以選擇連接到主機板,或是機殼上的燈效控制器。NX600 ARGB 散熱器燈效僅在風扇扇葉上面。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CPU Cooler: MONTECH NX600 ARGB
RAM: ADATA LANCER RGB DDR5-8000 16GBx2
MB: GIGABYTE X870E AORUS PRO ICE
VGA: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InWin MEGA Ti 1650W
OS: Windows 11
測試 CINEBENCH 在多工負載的效能,主要用於判斷有無因溫控而掉速。平台除了記憶體套用 EXPO 之外,其餘皆為預設。
CINEBENCH R23
CPU Multi:22897 pts
最高溫:91度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1385 pts
最高溫:91度

FPU 10分鐘燒機測試
核心溫度最高:94度

以上測試 CINEBENCH R23、2024 都可以跑到既有分數,FPU 10分鐘燒機溫度有比較高,來到94度,但未觸及溫度牆95度。
要低溫一點使用還是得套一下 PBO ,以下是使用主板內建 PBO 模式 90°C Level 3 進行測試。括弧後面為上方預設成績與溫度。
CINEBENCH R23
CPU Multi:23277 pts(22897 pts)
最高溫:77度(91度)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1384 pts (1385 pts)
最高溫:73度(91度)

FPU 10分鐘燒機測試
核心溫度最高:91度(94度)

小結
MONTECH NX600 ARGB 搭配 Ryzen 7 9800X3D 的散熱表現相當到位。在完全預設、未啟用任何模式或降壓的情況下並不會觸及 95°C 的溫度牆,FPU 10 分鐘燒機最高約 94°C,CINEBENCH R23 / 2024 單趟負載約落在 91°C,能維持處理器的既有效能輸出。
若追求更低溫度,建議搭配主機板的 PBO 預設方案(目前多數品牌已內建於 BIOS,不需手動調整細項)。以本次測試平台為例,在啟用 PBO 90°C Level 3 模式後,溫度有明顯下降:CINEBENCH R23 / 2024 單趟測試降至 77°C、73°C,效能不僅未降低,部分情況甚至略有提升;而 FPU 10 分鐘燒機溫度也較預設低約 3°C。
整體而言,NX600 ARGB 以雙塔架構與 1250 元售價算是定位合理、性價比不錯的選擇。不過在風扇滿轉時,於裸測平台仍能聽到較明顯的風切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