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_1862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28/08 訊息 386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3/14/10 #11 遊戲人間 說: 迅猛龍會不會吵呢? 現在電腦裝好久以前的WD企業版硬喋 全機最吵的就是硬碟了 之前是顯卡 但換了散熱器跟風扇後 硬碟反而最吵= = 按一下展開…… 迅猛龍會不會吵呢? 個人經驗是跟一般硬喋一樣.
遊戲人間 說: 迅猛龍會不會吵呢? 現在電腦裝好久以前的WD企業版硬喋 全機最吵的就是硬碟了 之前是顯卡 但換了散熱器跟風扇後 硬碟反而最吵= = 按一下展開…… 迅猛龍會不會吵呢? 個人經驗是跟一般硬喋一樣.
ADA ホントはね 已加入 2/23/08 訊息 96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3/14/10 #12 par_1862t 說: 其實要當系統碟的話,個人覺得除了SLC製程的固態硬碟之外的話 就屬WD的150G迅猛龍(WD1500HLFS)最為合適! 其實就整個主機元件而言就屬硬碟的速度是最慢的! 因此硬碟效能提升的話,對整個主機的效能提升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能讓使用者感覺得到的!!! 且就系統碟而言,最好是就只做系統專用就好 不要再分割出其他槽,一顆硬碟同時當系統碟又當資料碟!!!用起來是不會多好用的!!! 因此個人覺得除了SLC製程的固態硬碟之外的話 就屬WD的150G迅猛龍(WD1500HLFS)最為合適! 按一下展開…… 我也是筆電用創見SLC 32GB 桌機用150G迅猛龍*2 RAID0 玩遊戲+執行程式都非常不錯 比我之前640AAKS*2RAID0好很多 感覺相當明顯
par_1862t 說: 其實要當系統碟的話,個人覺得除了SLC製程的固態硬碟之外的話 就屬WD的150G迅猛龍(WD1500HLFS)最為合適! 其實就整個主機元件而言就屬硬碟的速度是最慢的! 因此硬碟效能提升的話,對整個主機的效能提升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能讓使用者感覺得到的!!! 且就系統碟而言,最好是就只做系統專用就好 不要再分割出其他槽,一顆硬碟同時當系統碟又當資料碟!!!用起來是不會多好用的!!! 因此個人覺得除了SLC製程的固態硬碟之外的話 就屬WD的150G迅猛龍(WD1500HLFS)最為合適! 按一下展開…… 我也是筆電用創見SLC 32GB 桌機用150G迅猛龍*2 RAID0 玩遊戲+執行程式都非常不錯 比我之前640AAKS*2RAID0好很多 感覺相當明顯
L limhh 榮譽會員 已加入 7/8/07 訊息 2,324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3/14/10 #13 買150G迅猛龍倒不如買WD1TB黑盤。如果你分區黑盤只用150GB的話(短沖程),除了尋道時間差點之外,其它的都會比150G迅猛龍強,而且價格上便宜許多。 以下是網上某人做的實驗,用1.5TB硬盤300GB短沖程與300GB的迅猛龍比較。 這個是1.5TB希捷硬盤短沖程效果: 這個是迅猛龍300GB:
買150G迅猛龍倒不如買WD1TB黑盤。如果你分區黑盤只用150GB的話(短沖程),除了尋道時間差點之外,其它的都會比150G迅猛龍強,而且價格上便宜許多。 以下是網上某人做的實驗,用1.5TB硬盤300GB短沖程與300GB的迅猛龍比較。 這個是1.5TB希捷硬盤短沖程效果: 這個是迅猛龍300GB:
skycoupe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25/10 訊息 1,860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3/14/10 #14 我覺得迅猛龍是有些吵 如果你價錢夠可以買2個小容量的 作RAID來給系統用 效能是還蠻不錯的
par_1862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28/08 訊息 386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3/15/10 #15 limhh 說: 買150G迅猛龍倒不如買WD1TB黑盤。如果你分區黑盤只用150GB的話(短沖程),除了尋道時間差點之外,其它的都會比150G迅猛龍強,而且價格上便宜許多。 以下是網上某人做的實驗,用1.5TB硬盤300GB短沖程與300GB的迅猛龍比較。 這個是1.5TB希捷硬盤短沖程效果: 這個是迅猛龍300GB: 按一下展開…… 既然講到了 "短程測試" 的話 我剛剛也做了一個 "短程測試" 共2顆硬碟參與,分別是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 及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 系統模式分別是 ; 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及 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limhh 說: 買150G迅猛龍倒不如買WD1TB黑盤。如果你分區黑盤只用150GB的話(短沖程),除了尋道時間差點之外,其它的都會比150G迅猛龍強,而且價格上便宜許多。 以下是網上某人做的實驗,用1.5TB硬盤300GB短沖程與300GB的迅猛龍比較。 這個是1.5TB希捷硬盤短沖程效果: 這個是迅猛龍300GB: 按一下展開…… 既然講到了 "短程測試" 的話 我剛剛也做了一個 "短程測試" 共2顆硬碟參與,分別是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 及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 系統模式分別是 ; 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及 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一般模式(SATA 1 傳輸模式)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par_1862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28/08 訊息 386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3/15/10 #16 再補上 "非短程測試"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WD 150G迅猛龍(系統碟),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阿正正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24/09 訊息 1,2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年齡 37 3/15/10 #17 好測試,看得出來萬轉終歸是萬轉,比外圍還是會勝,不過差距的確小多了 一般模式,該是模擬IDE模式吧? 受測的萬轉是被當OS碟嗎? 曲線很穩呢 AHCI對單工的測試軟體沒啥影響,如果有多工實測可能AHCI效果就出來了 其實這測試可以放去硬碟區XD 個人角度覺得萬轉效能上的CP不如SSD,容量上的CP不如7200RPM
好測試,看得出來萬轉終歸是萬轉,比外圍還是會勝,不過差距的確小多了 一般模式,該是模擬IDE模式吧? 受測的萬轉是被當OS碟嗎? 曲線很穩呢 AHCI對單工的測試軟體沒啥影響,如果有多工實測可能AHCI效果就出來了 其實這測試可以放去硬碟區XD 個人角度覺得萬轉效能上的CP不如SSD,容量上的CP不如7200RPM
C ccw2002tw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5/6/07 訊息 94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3/15/10 #18 先感謝各位大大的意見,沒想到回覆到兩頁了, 希望此帖能繼續討論下去,讓小弟多研究硬碟方面的資訊~~ 感謝!!!
L limhh 榮譽會員 已加入 7/8/07 訊息 2,324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3/15/10 #19 par_1862t兄能不能做個WD1TB黑盤@150GB的測試,看看與原裝的迅猛龍150GB有多少差異,謝謝!
par_1862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28/08 訊息 386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3/15/10 #20 limhh 說: par_1862t兄能不能做個WD1TB黑盤@150GB的測試,看看與原裝的迅猛龍150GB有多少差異,謝謝! 按一下展開…… "短程測試"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只使用150GB的測試,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非短程測試"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只使用150GB的測試,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limhh 說: par_1862t兄能不能做個WD1TB黑盤@150GB的測試,看看與原裝的迅猛龍150GB有多少差異,謝謝! 按一下展開…… "短程測試"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只使用150GB的測試,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 "非短程測試" WD 1TG企業級(資料碟)只使用150GB的測試,AHCI模式有開啟NCQ(SATA 2 傳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