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資訊時代的地標結束了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dosiris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dosiris

榮譽會員
已加入
7/25/04
訊息
1,27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電腦族聖地「光華商場」 春節即將拆除
吳建良╱台北報導

爭議多時的電腦族聖地「光華商場」經過民代多方奔走協調之後,終於獲得台北市政府先建後拆的承諾,但是台北市議員林奕華21日卻爆料表示,市府原先將在資訊大樓蓋好,以安置原來商家的承諾即將跳票,光華商場恐將成為絕響。

林奕華表示,根據她所獲得的消息,台北市政府將在明年春節期間拆除光華商場,讓這塊電腦族的聖地從地球消失。

林奕華說,為了台北市的發展,市府打算拆除光華橋原是無可厚非的決定。但是光華商場是經過二、三十年的經營才有今天的規模;因此在經過當地人士和民意代表五、六年來積極奔下之下,終於爭取在橋旁的空軍新生社的土地上興建「資訊大樓」來安置商場內的商家,以維持這塊電腦族的聖地;但是市府如今卻出爾反爾,在新大樓還沒有蓋好之前,就要拆除光華商場,這一來一往將會讓光華商場至少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是從地球表面消失的。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一旦商機消失一年半,沒有人敢保証大樓蓋好後,光華商場還可以重現盛況。

林奕華指出,馬英九市長曾經數度強調,「先安置後拆遷」是市府重建光華商場的原則,議會也將拆遷預算分兩年編列;但是市府如果執意要在今年底前要求攤商搬離以利明年春節拆遷,她將帶領電腦族走上街頭,對市府的作法表達強烈抗議。
 
最後編輯:
轉貼黃小黛的Blog文章 看了真的心理好感傷啊....

當光華商場拆遷時

台北每往前走一步,也立刻將自己原有的足跡,抹掉一步!
如果光華商場拆遷,那光華橋下對我來講剩下什麼?我不知道,知道這個消息不是第一次,即使我不是那麼喜歡光華商場往來人群的黏膩,甚至想起一走下去那種淡淡的尿腥味會皺起眉來,但我想到,如果光華商場真的拆遷了,那之於台北就是又消退了一個經典。
我出生在台南,十八歲以前我的生活從台南的鄉間遷到另一個鄉間,在那裡整整成長了十八年,台南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可以說是台灣歷史的開端,歷史留下許多的廟宇、建築、與人們聚集的地方,比方說赤崁樓、大菜市、沙卡里巴,即使有些地方火燒了不少次,但終究還留在那裡。

十八歲那年,我離開那裡北上,紮紮實實在台北生活了十五年,我跟家的感情淡薄,所以每年回去的頻率大概一兩次,有時出差也不見得有時間回家,但只要我走出火車站,漫步在南門路、博愛路(北門路)、中正路、友愛街、國華街….這些除了道路拓寬或是店家改變給我的小驚嚇之外,那些擺了三四十年的攤子依舊站在那裡,看著它們的招牌與那些桌子,辣椒醬,竹籃酥炸好的吐魠,與濃濃的羹湯,我心裡就好安穩,彷彿我沒有離開太久,怎麼我都會去那些攤子上獃著,回味我的年少。

但從東門圓環開始駛進大同路可就不是這樣的滋味了,從國民街揭開了一種聲勢巨大的改造,他們掘了墳場、舖上柏油,起了筆直的道路,蓋起屋子,還有好幾棟很大的殯儀館橫跨在原來的荒野。第一次父親開車帶我走近這條貫穿大同路與南門路的捷徑時,父親輕快飛揚的介紹家鄉新城鎮開展的喜悅,而我的心透過眼撼動著巨大的衝擊力量,這裡的那些不見了,心好像也缺了一口。

這個城市已經發展成其他我沒參與過的滋味,心裡酸了起來,我想遊子應該明白我的愁念。這裡一塊,那裡一塊,漸漸被城市的進展吃掉了,人家說回憶不會忘掉,是的,是不會掉,但是面對面目全非的感覺是很……。當我想到如果有一天那個我覺得擠得不得了,吵的令人發愁的光華商場就要像水泡泡消失時,心是緊糾著的。

不知道要累積多久,一個城市的角落才能成就出一種屬於它周圍的氣氛和獨特的情調,都市更新的名詞可以容下這些道理嗎?我們改善土地所有主與土地使用者的關係、以消除或改善環境的殘敗,而推動施行果斷有魄力的措施,以朝國際化進軍。國際化跟剷除城市味道有什麼關係?這些年來,城市到處都在拆遷改造,有的地方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今非昔比了。

你知道中華商場嗎?那個濁氣盎然的街窩窩,中華商場是一個在橋上的城市,以前它活在台北中華路上,是八幢三層樓的建築物,那裡有超多便宜的電器用品,成衣雜貨、流行唱片,也有中國各省道地的美味佳餚,那裡也藏污納垢,有些甚至瀰漫一種脫離時序的無政府狀態,或帶有點煙花柳巷的感受,蔓延著許多人的經歷人生,那年失去了這個漂浮在半空中的場域,我幾乎沒有動過要去尋找那裡的原味。人好健忘哪,既然家鄉的人也不眷念,那麼遊子何須留戀,即使衝動的返去,也抓不到重新經歷往日情景的風味,土地的痕跡,早已被政府的怪手毫不猶豫,快速搗毀,熨燙成平地。
ChunHwa.JPG


中華商場在哪裡?我的日本朋友拿著我以前的描述這麼問我,我站在中華南北路上的地平線,我看著那個被拆除的具體方位,我要怎麼說才好,我焦慮的往西門町的麥當勞望,回頭看向城門後的台北車站,以前我究竟是怎麼興高采烈的跟他說的?

我………..

我心�清楚那是一個什麽地方,可是,對著空蕩的空氣描述,我真的很無力。

昨夜,收到了那封關於光華商場拆遷案的陳述,心裡好複雜哪。他說:

-只是,我那個朋友說,他想到妳寫的那個光華商場,就是跟他記憶中的台北光華商場一樣,所以想說寄給妳看。
我看到了。我知道政府一定會編列規劃費要拆光華橋,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幫忙光華商場遷建的土地及經費爭取,我知道他們一定會說,順利的話,光華商場會有新的經營契機,會跟日本的秋葉原一樣,我知道政府一定會跟商場自治會取得某種程度的協定,而我們將從新聞稿上再度看到媒體宣稱台北市又創造一個科技商圈的新未來。

屬於台北某些時代的容器,就這麼容易被捏碎。我想,當光華商場拆遷那天,也許我也同時可以看見我們的藝術工作者到地下室前的門口勤快的拿著相機DV紀錄,表演者在那裡展演最後一夜的戲碼,而我可能也跟著某人的攝影機拍起像紀錄片一樣的拆遷過程,把這種城市改造的里程碑再度收納到文字,至於哀傷這種事,我想,我想哭卻哭不出來。
 
最後編輯:
唉......沒了敗家廣場的便利
一堆東西反而要找好幾地方

看來又淪為政治下的犧牲品
空頭支票都是說一套作一套
 
個人認為光華被拆對電腦族來說應該影響不大吧?
因為大多數的店家在八德路上不止一個店面 ;x;

會影響到的是那些A光族和買賣舊書的
 
新年新氣象嘛~台北還是台灣最發達的城市,只要消費者還在,慢慢的就會形成新一代的資訊商場了
不過我倒希望台南的北門商場可以拆了重建... :PPP: ;painkille
 
其實我去看也都是去看八德路上的店家
很少真正進去光華裡面...
說真的裡面環境太差嚕....

至於什麼立委報料...
這個聽聽就好ㄅㄟ...可信度大概~"~

要做好店家安置~
我想也不容易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只能盼望加油嚕
 
在下是對台北市政府出爾反爾的態度很感冒 , 原本先前說 " 先安撫後拆橋 " . 現在又改口
一定要在過年前拆 ~~~ ;oplc;

況且 , 現在連新廣場都還沒蓋好 , 就急著要拆光華橋 , 讓人很難不去聯想到 : 是不是政府高
層跟某些人講好的 , 共同演出的戲碼 ..... ;face12;

說真的 , 在下根本看不到馬英九對台北市有什麼大貢獻 ! 大缺失倒是不少 , 鬧的最大的相信
去年各位都有看到 . 要他為光華商場的商家著想 ? 似乎是不太可能 ! 政治人物都是這樣 , 開
空頭支票很會 ! 在下以後教小孩也是那一套 : 政府官員說的話可信度是打對折再對折後剩下
的僅能相信一分 . 越高層的講話可信度越低 ..... ;ranger;

總知 , 沒安置好店家就強制拆橋 , 證明了台北市政府是開空頭支票的大本營 ! 或許這樣有點
偏激 , 不過在下向來對政府官員沒有任何好感. 經歷過這種事後要對那群人有信心 ? 恐怕要
等下輩子 . :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