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 入門福音:AMD A68H主板悄然上市

我說
說服力一點都沒有
就是根據你以往的發言

一個都用intel式發言的人 對amd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只不過 你想聽為什麼?
我就來解釋為什麼!

外頻是有影響.但是卻不是最重要的效能影響因素.不然怎麼解釋I家從775.1156能超過100的外頻.到1155之後外頻鎖100.同頻同核心數的效能.能效比都775.1156提升那麼多?

intel cpu效能沒有多大進步是真的
尤其是單核心效能 這種東西是兩難 要單核心又要多核心 勢必就會犧牲其中一部分
我想intel八核心已經作一個很完美的示範了吧
挑出來的極致頂級製程
就像是win8電視棒一樣
限量而且很難發揮想像力去運用(因為把x86使用者慣壞了 每個人都想要快 強 但?是唯一吸引購買的因素嗎?)
唯一有進步
當然就是記憶體讀寫存取速度啊
套一句模擬器來說
就是
cpu多執行緒(線程 效率)
I/O多執行緒(快取 命中度)

光是強調cpu效能 實在很難說服使用者

不過就像我說的
記憶體就是x86分水嶺
即使是你買到頂級處理器
還不如中庸之道

apu應該就是這樣一個理念了
另外一個是
我常說的"普及"理論

你可以為一棵處理器效能(10T硬碟) 等多久?
從我買G3258
你就應該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個性的人了(很久以前我就在說單核心效能了......)

os:雜區分類
cpu效能 分單核心與多核心
單核心用來解釋 軟體的開發成熟度
越不成熟越需要單核心效能
單核心效能需要時脈(即使是fx這種衰弱單核心效能架構 因為知道弱勢所在 不鎖倍頻 即是大絕招)

我會買intel G3258
1.看上了不鎖倍頻(不過 intel 這20週年不鎖倍頻 來的太詭異 我猜是手機移動式衝擊桌上型)
2.搭配的主機板也不用買太好(反正物理現像侷限了cpu本來應該的超頻幅度)
3.下一個製程只會變得更難超頻
intel=省電代名詞
(以前amd代表的是綠色節能 曾幾何時變成了耗電 不過依然打擊不了我 因為自然定律 再正常也不過了)

請指出我何時"都用intel式發言"了.

用事實說話那裡不對了.對扭曲事實說秒的傢伙用事實打臉.以正視聽又那裡不對了.一頂"都用intel式發言"的帽子就戴下來了.一定要天天吹捧AMD好才不是I飯?又是個有趣的邏輯.

intel cpu效能沒有多大進步是對比他自家的產品.因為對手落後那麼多.小修小改增加點效能就拿出來賣就好.何必拿出壓箱寶.
身為消費者.就算很討厭這種做法.卻也沒辦法.還是得用.因為需要單核效能.卻沒有其他更好選擇.;em42;

"要單核心又要多核心 勢必就會犧牲其中一部分
我想intel八核心已經作一個很完美的示範了吧"

像之前特挑伺服器CPU.這次又特挑少人用的8核.要對比FX 8核的多核效能.拿一般銷量比I 8核多的假4核i7出來對比吧.都能跟FX 8核打平了.高端產品一般人根本少買少用.
特挑打高空有意義嗎?一般人用到i5就已經很兼顧單核心+多核心的需求了.用到 I 高端8核的.通常比較是脫離一般組機了.(嘗鮮.發燒友.有錢.特別需要多核效能.工作室...等等)
而且5960X雖然預設時脈低.但超4.XG測試那麼多.單核心+多核心還都有.選擇性無視還是刻意誤導?.(目前22nm一般使用4G算是長久安全使用頻.如果你要辯說極限超頻的差別.那也由你)

"因為把x86使用者慣壞了 每個人都想要快 強 但?是唯一吸引購買的因素嗎?"
對某些人來說."快 強"還真是購買的因素(我認識有個網友就是每代i7都換.我是有勸他夠用就好.但他還是換.現在都衝 5960X 了.每個人想法不同.就由他了...)
我自己當然是夠用就好.老機撐到FX 6100的測試效能出來.才死心決定入i5.(K10.5的效能讓我十分期待推土機.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相信這是許多由A轉I的人的心聲;em42;)
不入i7也就是因為你說的中庸.夠用就好

APU就是受限於記憶體.目前也只是堪用而已.而且沒什麼升級空間.高不成低不就.和所謂中庸還是有差別的.
如果2016把記憶體問題解決解放效能.同時再提升單核心效能.到時APU還真的可能大有可為(如果不貴的話.但是看7850K的首發價.就算2016問題解決.售價似乎也...)

單核心用來解釋 軟體的開發成熟度
越不成熟越需要單核心效能

現實就是太多軟體就是這麼吃單核心效能.

可惜FX就算有不鎖倍頻大絕招.超5G對我來說都不夠用.

A換I.蠻多人的理由都差不多.amd代表的是綠色節能也只有K8那段時間.I家出笨4的期間而已.K7因為移動版和桌面通用.是比較省電又不鎖頻(我雷鳥700之後換的K7都是網拍買的移動版CPU).但是量少.不能算一般常態
我也一度想弄顆G3258玩.想搭Z97.之後明年換14nm免換板.後來把3550關2核.4.1G跑了差不多1個月.這應該和G3258超4G體驗差不多.體驗一下.就打消念頭了...

記憶體就是x86分水嶺 .我也贊同.打算DDR3繼續用3~5年吧.這2~3年記憶體也可能再一輪翻新.DDR4未必是最後出線...
 
在此
還是很感謝 可敬的對手!(很長 但我看完了)

像之前特挑伺服器CPU.這次又特挑少人用的8核.要對比FX 8核的多核效能.拿一般銷量比I 8核多的假4核i7出來對比吧.都能跟FX 8核打平了.高端產品一般人根本少買少用.
特挑打高空有意義嗎?


有意義的

1.當intel打intel時
我實在是很想看看 x代會怎麼自圓其說

2.AMD礙於財力與人力 無法與之抗衡 不能同時有兩條生產線
當全力發展apu與fx 只能擇一時
決擇是什麼?(公司規模的影響程度)

3.高端產品?不知道你所謂的高端產品是指DDR4 或是實體8核心 還是伺服器CPU?
要知道這些東西
在amd如果純粹只發展 純處理器 又或是 像intel那樣桌面只做4核心
與intel迷 常說的假八核心(這裡指的是2整數1浮點 fx架構)
別忘了
就如同手機處理器一樣
反而8核心(4大核心4小核心)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獨特性 產品區隔

OS:製程輸人 財力輸人 連網路評論都一番倒時 實在是想盡一番心力

不覺得最近幾年進步太少了嗎?
是對比他自家的產品.因為對手落後那麼多.小修小改增加點效能就拿出來賣就好.何必拿出壓箱寶

想要站穩x86第一交椅是很可怕的
可惜的是創意與思維 輸人家很多
這跟一些大公司底下的肥貓立場是一個樣子的

套一句intel式口吻
能外插顯示卡的
幹嘛!希罕內顯效能
但是事實是 絕不是intel迷 口中想像 那麼簡單的問題

X86
製程領先者 要擁有領先王者的風範

1.最省電 全年掛機(移動性)受惠bt一族
2.最多核心 伺服器一族
3.單核心效能最高
4.內顯效能最強 cp一族
5.跟油電混合車一樣 只倚靠太陽能與蓄電池完美結合(我甚至還聽過可使用30年 不須充電 一次性產品)
6.可超頻幅度

可以分開項目做 也可以結合著做
可以作的東西是很多的
就像是30年前 如何取代滑鼠 ->觸控面板
改變
自己的思考模式
不要侷限住自己

領先者應該是這樣的思維
套一句未來科技格言

微電腦時代已經來臨
未來 穿戴式行動裝置 即時3D式投影(取代了螢幕 空間可以作的更小)
 
在此
還是很感謝 可敬的對手!(很長 但我看完了)

像之前特挑伺服器CPU.這次又特挑少人用的8核.要對比FX 8核的多核效能.拿一般銷量比I 8核多的假4核i7出來對比吧.都能跟FX 8核打平了.高端產品一般人根本少買少用.
特挑打高空有意義嗎?


有意義的

1.當intel打intel時
我實在是很想看看 x代會怎麼自圓其說

2.AMD礙於財力與人力 無法與之抗衡 不能同時有兩條生產線
當全力發展apu與fx 只能擇一時
決擇是什麼?(公司規模的影響程度)

3.高端產品?不知道你所謂的高端產品是指DDR4 或是實體8核心 還是伺服器CPU?
要知道這些東西
在amd如果純粹只發展 純處理器 又或是 像intel那樣桌面只做4核心
與intel迷 常說的假八核心(這裡指的是2整數1浮點 fx架構)
別忘了
就如同手機處理器一樣
反而8核心(4大核心4小核心)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獨特性 產品區隔

OS:製程輸人 財力輸人 連網路評論都一番倒時 實在是想盡一番心力

不覺得最近幾年進步太少了嗎?
是對比他自家的產品.因為對手落後那麼多.小修小改增加點效能就拿出來賣就好.何必拿出壓箱寶

想要站穩x86第一交椅是很可怕的
可惜的是創意與思維 輸人家很多
這跟一些大公司底下的肥貓立場是一個樣子的

套一句intel式口吻
能外插顯示卡的
幹嘛!希罕內顯效能
但是事實是 絕不是intel迷 口中想像 那麼簡單的問題

X86
製程領先者 要擁有領先王者的風範

1.最省電 全年掛機(移動性)受惠bt一族
2.最多核心 伺服器一族
3.單核心效能最高
4.內顯效能最強 cp一族
5.跟油電混合車一樣 只倚靠太陽能與蓄電池完美結合(我甚至還聽過可使用30年 不須充電 一次性產品)
6.可超頻幅度

可以分開項目做 也可以結合著做
可以作的東西是很多的
就像是30年前 如何取代滑鼠 ->觸控面板
改變
自己的思考模式
不要侷限住自己

領先者應該是這樣的思維
套一句未來科技格言

微電腦時代已經來臨
未來 穿戴式行動裝置 即時3D式投影(取代了螢幕 空間可以作的更小)

被一個帶著成見的說是可敬的對手.我該高興嗎?
你扣我"都用intel式發言"的帽子.就得拿出證據.(請注意.依事實發言和惡意詆毀的差別)

另外.我可不是什麼X代.別又想用這種對號入座式發言來影射. A.I 賺錢與否都和我無關.
倒是這2年混對岸百度AMD吧.CPU吧.太平洋.ZOL.遇到太多見到別人說AMD不好就立即把對方打成I飯的傢伙.真不曉得這些人的邏輯怎麼思考的

intel迷 常說的假八核心(這裡指的是2整數1浮點 fx架構)
intel迷怎麼說FX.我不清楚.我一直說FX 6系.8系等就是6核心.8核心.因為AMD自己就是這樣說.規格我當然以官方說法為主
反而在對岸百度AMD吧.CPU吧.太平洋.ZOL.最常見到的卻是極端A飯為了自我安慰.把FX6系.8系說成3核心.4核心.還用R11.5這測試軟體的判別來當佐證.這點我也不知道你是說錯還是故意誤導

I的桌面高端產品.目前就是5960X+DDR4. 桌面對桌面.伺服器當然是對伺服器.面向不同.我不會玩蘋果比香蕉的把戲.(E3系列雖然說是伺服器定位.但和桌面腳位通用的這些.而且量也多.一般還是視為桌面系列應該沒什麼異議吧)

網路評論都一面倒要怪誰?事實就是如此.也只能期待它2016端出好菜
FX系列雖然在需要多核效能(轉碼).多開等的需求還是有優勢.但是畢竟這些需求的人相對是比較少的...
(別怪我在組機處大多給I單.因為除了這些特別需求又要求便宜.或指明要A之外.其他許多單用A還真的不如用I...之前DIY區有遇到要轉碼.多開的.我還是有給8350單.最後他拿8320.反正看需求幫配.而要幫配自然要盡量配在預算下.效能最好.兼顧升級.省電的.這不就是DIY區存在的意義嗎)

=====
套一句intel式口吻
能外插顯示卡的
幹嘛!希罕內顯效能


我一直都很喜歡內顯備用(而且還真的都有實際用內顯一段時間).從簽名這張754板開始.之後的AM2板到現在.都是買有內顯的板.(除了1張P67-GD65.因為太便宜了.先買.後來見到Z68MA-ED55.馬上買了之後出P67.)
現在看到A.I都有在衝內顯.我是很開心的.因為我很期待完全不接顯卡.跑PS2這些模擬器開高畫質還能滿速的日子.(不喜歡電腦組件太多.很希望5年內.內顯效能能達到現在660的效能.)

思考模式不會侷限住自己的前提.是要沒有成見的人的思考.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