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 Reddit 用戶回報,他的 MSI GeForce RTX 5090 顯示卡在短短數週內,16-pin 電源接頭連續兩次發生融化問題,即便使用的是 MSI 原廠附贈的黃頭轉接線,仍未能避免災情。
這名用戶表示,自己使用的是 MSI RTX 5090 Gaming Trio 顯示卡,搭配 Corsair SF1000 (SFX) 電源供應器。該電源符合 ATX 3.1 規範,並具備原生 12VHPWR 接頭(非 12V-2x6)。不過他並未直接使用 PSU 原生線材,而是採用隨顯示卡附贈的 MSI 黃頭 4x8-pin 轉 16-pin 轉接線。
根據樓主說明,這張卡在 7 月首次出現接頭融化情況,經 RMA 更換後,8 月又再度發生同樣問題,前後不到兩個月。
這類轉接線長期以來被指存在負載分配不均、接觸電阻偏高等問題,即使用戶確認插頭完全插緊(黃頭完全沒露出),也無法保證電流分佈穩定。由於 RTX 5090 的功耗極高,若接頭設計或接觸不良,極容易因過熱導致熔損。
部分網友推測,除了轉接線之外,電源供應器本身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畢竟已經帶走兩張顯卡,且不是新版本的 12V-2x6 而是舊的 12VHPWR,但差異也只是在於保護機制,至於直接使用 12VHPWR 還是4個 8pin 轉接比較好,難有定論。整體而言,這起事件可能是多重條件共同導致的結果,但也再次凸顯了 16pin 接頭(12VHPWR/12V-2x6)在高功率顯示卡上的安全隱憂。還有樓主使用較為小型的主機,在線材彎折空間上可能沒有那麼多,而過度彎折則可能造成接觸上的問題。
來源

這名用戶表示,自己使用的是 MSI RTX 5090 Gaming Trio 顯示卡,搭配 Corsair SF1000 (SFX) 電源供應器。該電源符合 ATX 3.1 規範,並具備原生 12VHPWR 接頭(非 12V-2x6)。不過他並未直接使用 PSU 原生線材,而是採用隨顯示卡附贈的 MSI 黃頭 4x8-pin 轉 16-pin 轉接線。
根據樓主說明,這張卡在 7 月首次出現接頭融化情況,經 RMA 更換後,8 月又再度發生同樣問題,前後不到兩個月。
這類轉接線長期以來被指存在負載分配不均、接觸電阻偏高等問題,即使用戶確認插頭完全插緊(黃頭完全沒露出),也無法保證電流分佈穩定。由於 RTX 5090 的功耗極高,若接頭設計或接觸不良,極容易因過熱導致熔損。
部分網友推測,除了轉接線之外,電源供應器本身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畢竟已經帶走兩張顯卡,且不是新版本的 12V-2x6 而是舊的 12VHPWR,但差異也只是在於保護機制,至於直接使用 12VHPWR 還是4個 8pin 轉接比較好,難有定論。整體而言,這起事件可能是多重條件共同導致的結果,但也再次凸顯了 16pin 接頭(12VHPWR/12V-2x6)在高功率顯示卡上的安全隱憂。還有樓主使用較為小型的主機,在線材彎折空間上可能沒有那麼多,而過度彎折則可能造成接觸上的問題。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