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相對論 ~ 請各位對物理有興趣的老大看一下

horus5353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25/06
訊息
6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以下為我寫的本文, 其餘有興趣, 可至我的無名看些東西
www.wretch.cc/blog/nhspc



描述相對論:

作者: 鶴騰.張



目錄

1.前言
2.如何理解相對論
3.判斷感官真假
4.相對論的運用
5.人如何運用相對論
6.如何傳授相對論


今日請一名物理老師描述相對論原則, 他說: 測量


於是我了解愛因斯坦終其一生欲描述的相對論了




1.前言:
人探討此論, 可回溯至 道家宇宙觀 與 易經, 例: 由行星預測命運, 可知宇宙萬物間的潛在關西,

一種反映彼此過去與未來之動向的相對存在. 雖無一套完整系統, 但統計次數的累積, 可規範出

"狹義"相對論. 例: 今日科學, 物, 化, 占卜



2.如何理解(體會)相對論:
就人的感官而言, 有限, 故不能依感官體會全體. 但我們感官正在接受的就是相對論(的運算結果/過程)




3.判斷感官真假:
其實, 人往往無法完全感受事物最真實的一面, 例: 人間的誤會, 或毒癮產生的幻想.

但不代表有真假之分, 因為, 相對之下, 你看到的是"那個"結果, 而此結果(錯覺)是由"真"演算出來,

故感官完全為真.





4.相對論的運用:
一切




5.人如何運用相對論:
雖此論由人提出, 但一切皆使用之, 我們身在其中, 操作兼運行. 故你上秒和下秒皆正在演算相對論





6.如何傳授相對論:
萬物皆懂, 且皆反映出相對論的演算過程, 例: 正在看字的你, 只是不知其懂, 不須傳授其實通達.
 
宇宙N物>結合>分離>結合>分離>結合>分離>結合>分離>結合>分離>
 
我太感動了
居然有人回我, 我現在在準備考試
下個禮拜我會再發一篇文章
一個假想, 可能能解釋 黑洞 , 空間 , 光的波動性與粒子性共存與物理慣性

希望你還可以來看!!
 
我常跑科普站東看西看的,看的懂的很有限:PPP:
最近看了光之舞影片前兩集,光子為什麼有顏色?:confused:
 
相對論其實很廣
不過我會把他分為實與虛
就跟您說的一樣
易經上的道理
我的觀念比較古典
我會建議從我們老祖先的東西先作研究
再看Albert Einstein的東西
愛因司坦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懂的
牽涉到一堆基礎, 像是 Quantum..等等的東
這些是實對實的相對
..那還有虛對實,實返虛...虛對虛的應用
像是易經中的老陽及老陰變數...如何以變測實...以實推虛推變
如何從渾鈍中取實與虛
再返為可運用之理...
再用回濟世....
為何潛龍勿用....否極泰來......
很多...:D
 
恩!! 給你們, 這是我的心血, 未完待續 ,

先推薦兩本書
牛頓雜誌 1995年2月 141期
科學人 2005年9月

這兩本書提到某些我要說的

----------------------------------
在開始之前, 先引用愛因斯坦一句話
"在我的理論未被證實之前, 我不需要多做解釋"


以下沒有數據, 有的是引導是概念

以下用字可能和現存語詞重複, 拋開既定的觀念, 把這個當做看故事一樣, 忘記物理數據, 忘記你上過的課

各位老大覺得滿意的, 可以去這看看
www.wretch.cc/blog/nhspc&article_id=6408953
----------------------------------

1380044958.jpg


空間:
設空間由高能結構展開(例: 以太), 則存於空間之物皆疊合於此架構上

例:
→光 - 視為以太波動, 具本身波動性及以太結構性質
→原子 - 由Eq能合成, 受到以太結構性質影響, 移動時產生物理慣性
→核熔合 - Eq能聚集釋放, 散失於空間中



黑洞:
一物高能散失窮盡, 開始耗空間位能, 使以太殆盡, 空間無法支撐, 此無能量之奇異點(事象地平面), 視為黑洞

延伸:
→黑洞開始吸收週邊以太, 以求支撐力, 而以太為Eq, 光, 等能量的基礎, 所以吸收以太, 光隨之吸引
現存觀念把他視為一股巨大引力, 實上依賴的不是引力, 而是無空間造成的純真空狀態

能量疊合性:
引用: 把以太想像成單獨具有時空的四錐流體






[-- to be continued --]
 
啊啊~ 更正圖表
發生很殘的問題 ~"~

哇哈哈哈 sorry ~ 圖表改過來了
1380044959.jpg
 
這個以太是一般人觀念裡的以太嗎

如果不是請先對"以太"下定義
 
以太

這個嘛~

我認為包含電磁波和光等等都是以太傳輸

我想加上"以太流動性"

其餘大致上跟現存的定義沒兩樣



雖說愛因斯坦不認同以太這種說法


定光速為定值


但我覺得可以藉著以太流動加快光速


或在加速以太中超越正常光速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