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以速度為名 220MB/S極速傳輸! Backup Plus Fast 4TB 2.5吋隨身硬碟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T-15K.3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在下也想過....但是...一般外接硬碟..裡面也只有一顆...壞掉了...資料還不是一樣不見?
所以就此論點來說~外接硬碟都不能拿來備份重要資料囉?
重要資料就要多處備份...或是放在有RAID 5 / 6 的NAS會比較安全囉

這要看大家如何分散風險
只是大家只習慣備份一個地方 所以這部份會特別強調
以前就愈過火災 連一點救援機會都沒有 所以後來想出不只硬碟要備份 雲端部分也要跟著放
還有RAID6其實也有人送去救援 至少15萬跑不掉
如果有做好多處備份 其實RAID0造成的風險是可以忽略 甚至還享有其他好處 就看大家如何發揮
 
https://www.cbbimg.com/show.php/159917_201404211.03.56.png.html

用雙槽USB3.0硬碟外接座 加上兩顆SATA2 SSD去模擬這產品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單純兩顆做複製 速度就不到100MB了 這還是MAC所秀出來較高的傳輸速度 +變壓器獨立供電 +加上SSD優勢去做的
如果三點的條件都下修 會出現更慢的可能性真的不小
 
如果會有同時1對多這類的處理動作 不知道還能有多少速度 畢竟USB介面就是只能一件一件輪流的方式處理

應用與操作 這對USB真的太苛求了 平台USB晶片與線路能不能負荷 供電穩定與否都是個大問題

如果使用遇到掉裝置 RAID 0裡的檔案可靠性會變得不如SSD 這樣4T也沒半點意義 不知道廠商設計時 有沒有考慮進去

Multithreads IO 對外接碟.應該是致命傷...效能一定down很多!

最好singlethread 慢慢寫入或進行備份 效能為佳!

回頭說說廠商設計外接碟用途...備份複製為主吧!!
多工作業應該都只具備微薄的硬體能力!!
 
因為這容量 肯定容易把系統的img都丟進去 但是如果不能1對多 那結果就真的恐怖了 如同4T容量用dd指令執行備份的意思 估計一天搞不好不夠時間用一次
 
因為這容量 肯定容易把系統的img都丟進去 但是如果不能1對多 那結果就真的恐怖了 如同4T容量用dd指令執行備份的意思 估計一天搞不好不夠時間用一次

像這種的外接碟.根本不支援Linux...
甚至可能重新分割都會失去raid0結構...

恐龍大能玩玩試試不同OS與重新分割成gpt嗎?
 
我的意思是 如果使用要避開其他影響因素的話
如同linux下dd指令去做完整的複製一樣意思了那時間真的是會等到天荒地老
如果真的要避免 那不如多加eSATA的介面
不然的話真的會很像產品優勢與產品劣勢兩者在互搏
 
像這種的外接碟.根本不支援Linux...
甚至可能重新分割都會失去raid0結構...

恐龍大能玩玩試試不同OS與重新分割成gpt嗎?

這要看RAID0實作方法
若使用硬體磁碟陣列任何OS都能操作 也可以免驅動程式 不用擔心失去結構
軟體磁碟陣列可能需要驅動程式 若linux或其他早期作業系統等看成兩顆很有可能不支援
包裝上的系統需求可能配合特定獨家軟體使用
手機備份反而是我感興趣的地方
 
我的意思是 如果使用要避開其他影響因素的話
如同linux下dd指令去做完整的複製一樣意思了那時間真的是會等到天荒地老
如果真的要避免 那不如多加eSATA的介面
不然的話真的會很像產品優勢與產品劣勢兩者在互搏

eSATA在消費應用上式微了 剩下以商用居多
http://www.seagate.com/tw/zh/product-finder/external-hard-drives/
這頁面看不到eSATA選項
原因是早期eSATA需要外接電源 Power eSATA又推出太晚 且只能用在硬碟傳輸上
不像USB 3.0可以接各種裝置 應用非常廣泛
不過若要多工處理就需要支援 UASP 加速模式
http://www.techbang.com/posts/7487-pc-wang-lab-usb-30-can-be-linked-to-turbo-bisheng
 
小弟還堅守eSATA,但兼用USB 3.0....偶也算是消費應用囉.

至於USB 3.0 UASP這段期間小弟一直在測一些外接盒,說真的感覺不太到加速模式,的確
速率是快點,但是多工嘛..有時候反而會頓一下,過陣子數據整理完就PO個PK篇.

eSATA在消費應用上式微了 剩下以商用居多
http://www.seagate.com/tw/zh/product-finder/external-hard-drives/
這頁面看不到eSATA選項
原因是早期eSATA需要外接電源 Power eSATA又推出太晚 且只能用在硬碟傳輸上
不像USB 3.0可以接各種裝置 應用非常廣泛
不過若要多工處理就需要支援 UASP 加速模式
http://www.techbang.com/posts/7487-pc-wang-lab-usb-30-can-be-linked-to-turbo-bi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