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KIOXIA EXCERIA PRO PCIe 4.0x4 2TB NVMe SSD 效能簡測 (圖多)

Day_knigh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3,552
互動分數
122
點數
63
自從TOSHIBA將組織重組後,改成以KIOXIA(鎧俠)這個品牌推出
相關的SSD品牌。2022年四月時,KIOXIA推出XG8系列,為首度踏
入Gen4世代的SSD,可惜的是零售通路買不到,多為OEM產品。


幸好在家用零售市場中,KIOXIA聽到消費者的心聲,推出了三條
產品線以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入門款與進階款分別為EXCERIA
G2及EXCERIA Plus G2,只是這兩款只支援到PCIe Gen3x4,只有
高階款EXCERIA PRO支援到PCIe Gen4x4,容量僅提供1TB及2TB,
官方保固值皆只有800TBW,相對於其它Gen4x4 SSD產品似乎偏低。
1258627835_x.jpg



EXCERIA PRO官網中對於這款Gen4 SSD的規格,循序讀取/寫入速
率還算是中規中矩,特殊的是它的4K隨機寫入IOPS可達1,300,000
為目前市售SSD標示值最高者。比較奇怪的是它2TB容量的4K隨機
讀取速率比1TB容量略慢些,比較不合常規。
1258628238_x.jpg


1258628239_x.jpg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紙盒正面採粉、黑色系風格,左下角標示容量及最大讀取速率,
右下角標示為EXCERIA PRO方便選購辨識。
1258752730_x.jpg



外紙盒上方延續粉色系設計,方便店家擺置辨識用。
1258752729_x.jpg



外紙盒底部英文及多國文字簡述產品規格,5年保固字樣顯示於上。
MIC製,生產日期為2022年6月,代理商仍是富基電通。
1258751733_x.jpg



打開後可以看到SSD裝在透明膠盒內。
1258752929_x.jpg



除了SSD外,附上快速安裝說明及SSD拿取建議說明。
1258752630_x.jpg



SSD正面黏上廠商名稱貼紙,此貼紙為易碎紙,不建議撕開,一撕即
破壞保固。
1258752731_x.jpg



SSD採單面布局設計,SSD背面僅僅只有細部資訊相關貼紙。
1258752631_x.jpg



為了怕破壞保固,就先不撕掉正面貼紙,改採國外評測網站的圖片
說明。正面黏上四顆NAND Flash,中間為SSD主控及快取記憶體布
局。有沒有覺得很眼熟?很像是某家主控系列相關SSD產品設計。
1258753030_x.jpg



主控型號為Toshiba TC58NC1210GSE-00-BB,國外說這是Phsion
PS5018-E18的特仕主控,依TOSHIBA跟群聯電子的密切關聯性,應
該所言不差,整體布局就是第二代Phison E18 SSD布局方式。
1258753129_x.jpg



快取記憶體為SKHynix H5ANAG6NCJR-XNC,單顆容量2GB,運作頻
率為DDR4-3200。
1258753130_x.jpg


NAND Flash為Toshiba 112-Layer 3D TLC BiCS5,單顆容量
512GB,型號為TH58LKT2T45BA8H,四顆合組成2TB容量。
1258753029_x.jpg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Z790 Hero BIOS 1202
CPU: i7-13700K oc 5.3G
RAM: 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6400 16Gx2
OS SSD: Samsung 990 PRO 2TB
測試碟: KIOXIA EXCERIA PRO PCIe 4.0x4 2TB Gen4x4 NVMe SSD (CPU專屬通道M.2插槽)
SSD散熱器: RADIATOR HDM2280-FT 附渦輪扇固態硬碟散熱器
Case: Corsair Airflow 7000D
OS: Windows 11 Enterprise 22H2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lt NVMe Driver


CrystalDiskinfo標示規格為NVMe Express 1.4,傳輸模式為
PCIe 4.0 x4,剛上機溫度為攝氏27度。
1258752732_x.jpg



密閉機殼內透過連續高度負載測試,最高溫度為攝氏74度。
1258752934_x.jpg



HWiNFO64測到最高溫達攝氏74度,SSD主控溫度抓不到。
1258752635_x.jpg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5696~6041MB/s。
1258752633_x.jpg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容量值49%前算平穩,之後出現小幅度抖動,平均讀
取速率6014MB/s;線性寫入曲線在容量值47%後因SLC快取耗盡,
速度瞬間掉至900MB/s以下,有點不像Phsion E18主控的風格,平
均寫入速率2643MB/s。
1258752733_x.jpg


1258752431_x.jpg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相對於線性讀取曲線更平穩,平均讀取速率6050MB/s;
隨機寫入曲線抖動幅度較讀取曲線略大,平均寫入速率5668MB/s。
1258753031_x.jpg


1258752632_x.jpg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讀取速率5725~6112MB/s、寫入速率5024~5543MB/s。
1258752736_x.jpg


1258752734_x.jpg


1258752432_x.jpg


1258753131_x.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呈現。與其它E18主控相似,壓
縮環境表現較佳。

Compress 0Fill 模式。
1258752433_x.jpg


1258753032_x.jpg


1258752740_x.jpg


Compress 100% 模式。
1258752741_x.jpg


1258752435_x.jpg


1258753034_x.jpg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5930及5706 MB/s,4K-64Thrd讀取611878iops,
4K-64Thrd寫入1018399iops。
1258752833_x.jpg


1258752436_x.jpg



10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6025及5638 MB/s,4K-64Thrd讀取415677iops,
4K-64Thrd寫入1138373iops。
1258752933_x.jpg


1258752835_x.jpg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容量,ISO讀取速率3213MB/s、程式載入速率2003MB/s。
1258753135_x.jpg


10GB容量,ISO讀取速率3721B/s、程式載入速率1283MB/s。
1258752834_x.jpg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較穩定些,寫入曲線較為混亂。
1258752832_x.jpg


10GB的讀取曲線較穩定些,寫入曲線同樣很不太平穩。
1258752437_x.jpg



ATTO Disk 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0Fill模式進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速率最快6.58GB/s、
寫入速率最快5.69GB/s,讀寫速率都算穩定。比較失望的是32GB大
檔讀取或寫入速率在尾段會降速,應該不是過熱因素所致。
1258752438_x.jpg


1258752742_x.jpg



0-Fill模式,佇列深度1 (QD1)模式:讀取速率最快4.65GB/s、寫入
速率最快5.48GB/s。儘管多數讀/寫速率還算穩定,32GB大檔讀取
測試略不穩定。
1258753035_x.jpg


1258752439_x.jpg



CrystalDiskMmark v8.0.4,選取NVMe SSD測試,測試Default及
0Fill兩種模式,並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
16GiB及64GiB不同容量。

Default (Random)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7067~7074MB/s、
寫入速率5981~6020MB/s。4K Q1T1讀取速率76~79MB/s、寫入速率
433~456MB/s。
1258752744_x.jpg


0Fill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7080~7082MB/s、寫入速率
4679~4864MB/s。4K Q1T1讀取速率343~364MB/s、寫入速率423~455MB/s。
1258752743_x.jpg



選取Default模式,設定為混合模式。
1258753137_x.jpg


選取Default模式,設定為真實世界(Real World)模式。
1258753138_x.jpg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835MB/s、寫入速率3.12GB/s。
1258752745_x.jpg



ezIOmeter設為乾淨的全碟環境測試,循序讀取速率平均約5748MB/s、
平均寫入速率約5381MB/s;4K QD32隨機讀取最快可達900837 IOPS、
隨機寫入最快為649723 IOPS。
1258752746_x.jpg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6087MB/s;
寫入曲線在1200G以前都維持在6000MB/s附近,之後略降,平均寫
入速率5833MB/s。
1258753038_x.jpg


1258753039_x.jpg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1258752749_x.jpg


1258753037_x.jpg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1258753139_x.jpg


1258752440_x.jpg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
50MB、500MB、2000MB及4000MB,分別測試Zero及Mixed資料型態。

Mixed型態結果。
1258752748_x.jpg


Zero型態結果。
1258753140_x.jpg


將檔案設為250GB,210G以前寫入曲線都呈平穩,SLC Cache設定約莫210GB左右。
1258752747_x.jpg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895MB/s、平均寫入速率2454MB/s。
1258753229_x.jpg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85MB/s、平均寫入速率2882MB/s。
1258752634_x.jpg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寫入速率為5858/5637 MB/s。
1258753040_x.jpg



Parkdale v3.06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
全測過一輪,只抓其中幾項結果。
1258752750_x.jpg


1258752751_x.jpg


1258752443_x.jpg



PCMark 8測試:分數5110,頻寬為860MB/s。
1258752444_x.jpg



PCMark 10測試,分為系統碟及資料碟兩種模式測試。

系統碟分數為2736、頻寬為443MB/s。
1258753142_x.jpg


資料碟分數為4512、頻寬680MB/s。
1258753232_x.jpg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得到3623分。
1258752931_x.jpg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測試隨機及0Fill資料
方式的結果。

0Fill資料模式
1258752935_x.jpg


1258752936_x.jpg


1258752637_x.jpg


1258752839_x.jpg



隨機模式
1258753041_x.jpg


1258752937_x.jpg


1258752445_x.jpg


1258752446_x.jpg



安裝KIOXIA SSD Utility,在Overview頁面,可以看到SSD基本狀態。
1258945030_x.jpg


1258944455_x.jpg


Tune頁面可以對SSD效能作個基本檢測,實測的結果,循序讀取/寫
入速率分別為6.62/5.66 GiB,似乎未達官方標示值。
1258945329_x.jpg


1258945029_x.jpg



設定頁面可以選擇您想要的設定,當然也包括開機啟動。
1258945129_x.jpg



官方的保固條件設定供5年或800TBW的寫入保固,實測寫入約6.9TB時,
健康度掉了1%,推測總耐寫度在可能約700TBW附近或更低,低於官方值。
1258753043_x.jpg


SSD Utility也顯示同樣健康度降1%的狀態。
1258944929_x.jpg



因為沒有玩GAME或PS5等,就沒有後續相關的遊戲效能測試,請見諒。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壓縮環境中表現如同Phison主控系的優點,於壓縮環境有較佳表現。
2. CDM軟體裡,循序寫入超過官方標示值。
3. 正廠的TOSHIBA NAND顆粒,對於品牌偏好者的較優先選擇。
4. 官方提供5年保固。
5. 提供簡單的SSD Utility工具軟體。




缺點
1. 非壓縮環境表現較為一般。
2. SSD Utility不支援Secured Erased。
3. 實測TBW概況,推估總TBW無法達到官方保固值,甚至於可能低不少。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