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1
- 訊息
- 223
- 互動分數
- 16
- 點數
- 18

【前言】
散熱器的演進,從單純的鋁鰭片到閃爍著 RGB 燈光的藝術品,我們見證了它開始從「功能」走向「美學」的歷程,然而,科技的腳步從未停歇,下一個階段已然來臨,就是「智慧視覺化」!
「現在 CPU 幾度?」,可說是每位電腦玩家在進行高負載遊戲、渲染或轉檔時,內心最深處的疑問,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切換到後台的監控軟體,只為了確認一下,安撫自己焦慮的關鍵數字
傳統的散熱器,就像一位默默工作的無名英雄,你感受得到它的付出,卻看不見它努力的具體樣貌,MONTECH HyperFlow Digital 360 的出現,正是為了定義這個新標竿,在水冷頭上嵌入了一塊數位顯示器,這不僅是一個酷炫的裝飾,更是一場散熱體驗的革命,它讓抽象的「涼快」體感,能有具體的數據掌握,讓「監控」這個枯燥的動作,變成了一種直覺的視線交流~
它不再滿足於被動地執行冷卻任務,而是主動地與使用者溝通,將核心資訊一手掌握,接下來的開箱評測,我們將深入探究它的設計工藝、螢幕顯示功能,以及最重要的!在如此吸睛的外表下,它的散熱性能是否同樣可靠!

▲在開始進行實測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 HyperFlow Digital 360 的開箱與外觀設計細節,如果你還記得之前曾開箱過的 ARGB 與 Silent 版本,相信對這樣的包裝肯定很有印象~

▲在側面可以看到詳細的規格參數,簡單與之前的版本對比之下,其實參數都差不多,硬要說的話就是冷頭高度降了一點點為 52.3mm,其他都是一樣的,不過在風扇上的搭配就不一樣了,採用的是 E28 ARGB 風扇,但是在轉速上比起零售版還要再略高一點點!

▲盒子底部依然是產品的六大特色:頂級風扇、高性能水泵、超強散熱鰭片、核心溫度動態顯示、美觀的設計、六年的長保固,雖然加入了數顯螢幕,但價格部分同樣不超過三千!

▲不僅外箱包裝一樣,內部設計也是延續著 HyperFlow 的傳統,打開後就會看到說明書,同樣提供黑白雙色與 240、360 的規格選擇

▲內部採用環保紙漿盒包裝,可以看得出來風扇已經預先安裝在冷排上了,對於可以直接頂置安裝水冷的機殼來說相當方便,不過要是遇上冷排與風扇之間需要夾著支架安裝的類型就又得多一個步驟了!

▲配件部分不出意外的是一樣的,有水冷管扣、散熱膏等一應俱全,理論上也能夠兼容先前的 ARGB 與 Silent 版本~

▲水冷管長度是標準的 40 公分,對於一些中小型機殼友好,但對於比較高大的機殼來說就可能有點緊繃了~

▲從水冷頭上延伸出來三條線材,一條是水泵的 PWM 供電線、一條是 5V 3-Pin ARGB 還帶子母串接口、一條是 9-Pin 的 USB 2.0,都有做好白化設計相當不錯~

▲冷頭上有特別貼膜包裹住,上面還有一些說明,主要就是講驅動軟體會自動下載,如果沒有就自己下載;由於不影響安裝,我打算留到全部安裝好通電之後再拆掉包裝來跟大家分享!

▲冷頭上先預裝了 Intel 平台的扣具,底部也是已經預先塗抹好散熱膏了,超級喜歡這個設計,就不用擔心會有忘記撕膜的問題了!

▲非常大面積的銅底,無論是 Intel 與 AMD 平台都能完全覆蓋到,上面的散熱膏也是給不手軟,量還挺多的~

▲冷排上已經預先安裝好了風扇,雖然是 E28 ARGB 風扇,但比起零售版的轉速要再略高上 200 RPM,感覺能夠叫它 E28 PLUS

▲因為已經預先安裝好了風扇,所以在方向性上就固定了下來,預設要讓冷排水冷管出入口在右側,也就是靠近機殼前面版的位置,這樣從正面看才不會裸露出線材!

▲如果你是想把冷排水冷管出入口放在左側的話,那麼從正面就會看到裸露的線材,就得把風扇拆下來換個方向再重新安裝風扇了!

▲風扇上的線材走的是特規的短接線材連接方式,面對特別緊湊,只能安裝 360 水冷的機殼,需要特別留意一下寬度的部分,很有可能會因為接口的略微凸起而影響安裝!

▲特規的 7-Pin 接口最後延伸出 5V 3-Pin ARGB 與 PWM,實現簡易的一線通,比起一個風扇要接兩條線的安裝體驗要好非常非常多~

▲風扇之所以叫做 E28,就是因為它的厚度是 28mm,與 HyperFlow ARGB 上所用的 Metal Pro 12 ARGB 一樣是特規的 28mm 厚度,但 E28 的表現更好!至於噪音表現的話等等來測試一下~

▲冷排是標準的 27mm,加上風扇的話總厚度是 55mm,對於機殼的相容性還算可以,不過如果是緊湊偏移而不是有挑高類型的機殼,可能就要多注意一下了~
依照國際慣例,簡單列出本次測試平台與設定參數:
測試環境:室溫 28 度,濕度 50% 左右
開箱主角:MONTECH HyperFlow Digital 360
處理器:AMD Ryzen 9 9900X(12C 24T)
主機板:ASROCK X870E Nova WiFi
散熱膏:Cooler Master MASTERGEL MAKER
記憶體:KLEVV CRAS V RGB DDR5-7600 C36
顯示卡:內顯
電源供應器:MONTECH 君主 Century II 創世紀II 850W

▲廢話不多說,趕緊架設好開放式平台先進行測試,冷頭的部分採用水冷管出入口朝向記憶體的方向安裝,這樣數顯螢幕上的字體才會是正向展示!

▲分貝計距離水冷風扇大約 20 公分,水泵已調整至最低運轉限度的 10%:270 RPM

▲環境底噪音測得最低為 35.5 分貝,滿速時的噪音約 55.5 分貝,以每 10% 轉速遞減至最低紀錄噪音數據,整理成下列圖表

▲整體噪音甜蜜點約落在 60% 轉速的 1400 RPM 左右,看起來這款 E28 風扇主打的是一個力大磚飛!在控噪表現上稍差一些,對噪音敏感的話,可以把轉速上限控制在 1500 RPM 即可~

▲為了探究 E28 ARGB 的性能表現,我也找來了暴力扇:雅浚 H12PE 的風扇來做對比,直接把數據製成圖表便於大家更直觀的理解,在風扇滿速與靜音狀態下相比,溫度只上升了 3.5 度,即便更換到了暴力扇,溫度也僅再下降了 1.6 度而已,看來 E28 風扇的散熱表現還真不錯!

▲如果說 E28 的控噪表現一般,那與噪音表現優秀的 Silent 版做對比的話呢?在噪音表現同樣為 40 分貝時,風扇轉速約 1400 RPM 左右

▲在全速狀態下,兩者散熱性能表現非常接近,但在同噪音 40 分貝的靜音狀態下,即便是更安靜的 Silent 版,也還是落後 Digital 版一度,並且在 E28 風扇的表現中也能看得出來更穩定一些~

▲除了 AMD 平台之外,詩人也加碼測試了在 Intel 平台下的溫度表現,一樣直接製成圖表來看數據,在風扇滿速與靜音狀態下相比,溫度只上升了 1 度而已,即便更換到了暴力扇,溫度也僅下降了 2 度,再次驗證了其實 E28 風扇的散熱表現真的相當不錯!

▲在全速狀態下,Digital 版本比 Silent 版本表現贏了1度,在同噪音 40 分貝的靜音狀態下,Digital 版本表現贏了 3 度,由此可知 Digital 的風扇表現比 Silent 版要來得更強一些!

▲裸測平台玩完了,接下來跟最近推出的 MONTECH KING 15 PRO 做個搭配展示!

▲插電,開機!滿滿的 RGB 元素,適合給無光不歡的玩家欣賞~

▲其實在第一次安裝後,冷頭上還是黑漆漆一片沒有顯示!不過等待片刻後,電腦就會自動開啟瀏覽器並下載驅動軟體,這有點神奇,在我還在思考去哪裡下載驅動的時候就自己跳出來了,但如果你沒有跳出自動下載的話,就得要自行到官網下載了~

▲檔案不大,下載的速度很快,因為是數位顯示螢幕,能夠自定義調整的部分並不多,所以難免會覺得介面很陽春,能夠做的設定只有開關、攝氏與華氏溫度、顯卡與處理器的溫度

▲在溫度顯示的部份,雖然有 CPU 與 GPU,但一次只能選擇顯示一種溫度,並不能循環顯示!感覺螢幕的空間還有餘裕,如果可以斜角或是上下劃分出顯示卡與處理器各自的溫度,感覺能夠在實用性上更加分一點呢~

▲在顯示螢幕的左邊有個小方塊量表,會隨著溫度增加而變高,在第四格之前是橘色,但第五格之後轉變成紅色,需要開始警戒了!

▲這次裝機採用了 5900X 的 AM4 平台,除了剛剛上述的 AM5 與 Intel 之外,最後也簡單做個燒機測試給大家參考~

▲使用 AIDA 64 單烤 FPU 20 分鐘,透過 HWiNFO64 來擷取後十分鐘的平均數據,固定 1.3V 的核心電壓與 4.55 GHz 的頻率後,功耗 219w,溫度 91.7 度,表現仍然相當不錯!
「總結」
先說價格!目前 HyperFlow Digital 的售價為 240 規格 $2,290,360 規格 $2,990,跟當初推出首款的 HyperFlow ARGB 一樣壓在三千內,甚至這次的 240 更加便宜!也同樣享有六年的長壽保固服務,並有經典的黑白雙色可供選擇~
從包裝、扣具、樣式等細節來看,相信大家也看得出來,師出同門都是沿襲著 HyperFlow 家族的風格,說白了就是代工廠都是找同一家,只是搭配的風扇以及冷頭的樣式略作調整,所以性能並不會有太過於明顯的差距,無論是 ARGB、Silent 還是 Digital,看你喜歡哪種就選哪個~
或許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數顯螢幕的亮度太低了,也可以說是冷頭上外面那層黑色壓克力不夠透,以至於在機殼內燈光太過顯眼的情況下,看得有點吃力!雖然驅動軟體很陽春,但是介面淺顯易懂,也不占空間與資源,甚至也不用特別注意軟體更新~
由於數顯螢幕並不像是 LCD 那樣可以調整方向,所以水冷管基本上只能朝右邊記憶體去走管,不知道能不能改成觸點式的可拆冷頭,這樣螢幕就能自由翻轉了~
從整體來看,有預裝風扇、預塗散熱膏的開箱即用的便利性,再額外給了一管散熱膏跟塗抹片相當貼心,也有給到水冷管夾可以做外觀上的展示調節,甚至是驅動軟體都會自動跳出幫你下載,只要輕鬆點擊安裝即可,細節一樣是做得非常好,值得好評!
以上就是我對
【「看得見的涼快,數據化散熱新時代!」
MONTECH HyperFlow Digital 360】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