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8/26/21
- 訊息
- 183
- 互動分數
- 5
- 點數
- 18
前陣子開箱了海盜船旗艦款HXi系列的SHIFT側出電源,透過將模組線接口移到電源側面,這樣的設計讓這種電源在中塔式布局的傳統與海景機殼擁有更方便的線材管理,在後續的模組線插拔更換上也更加輕鬆;
而今年下半年海盜船針對SHIFT系列電源除了推出HXi系列之外,在主流級別的RMx系列電源也推出了2025年更新版,除了將接口版本從Type-4更新成Type-5之外,12V-2x6顯卡供電線也改採用兩端都原生12V-2x6接頭的設計,本次筆者也收到一顆要來開箱跟測試,完整型號為:CORSAIR RM850x SHIFT(2025)。
左下角有放上新版RMx SHIFT電源有獲得CYBENETICS金牌轉換效率、CYBENETICS A+噪音、符合ATX 3.1認證以及支援NVIDIA 50系列顯卡。
背面有放上這款電源多種語言的5項特色說明與對應圖案;筆者這邊一樣將三項主打特色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在背面的左下角有放上RMx SHIFT電源在115V與230V交流電在不同負載下的轉換效率曲線以及這款電源一樣支援風扇停轉功能,在超過40%負載的情況下風扇開始轉動的噪音曲線圖。
底部左上角展示了電源的尺寸規格圖,右上角則放上盒裝內附線材的數量示意,下半部則標示通過的安全認證圖標,以及產品的序號標籤與保固相關資訊。
打開外盒後,首先會看到一個電源使用注意事項的線上說明書QRCode,掃描即可查看。筆者也強烈建議在開始組裝前先簡單閱讀相關內容,以確保操作安全。
文件類配件同樣僅有附上安全規章說明書。
電源用配件則同樣包含一條AC交流電源線、4顆固定螺絲以及多條一次性束線帶;另外螺絲與束線帶同樣有使用額外的紙材包裝。
電源本身出廠時有預先使用一個印有白色CORSAIR字樣的黑色布織袋包裝。
尺寸(長×寬×高):160 x 150 x 86 mm
電源線材設計:全模組
Form Factor:ATX 3.1
效率認證:CYBENETICS GOLD
噪音評比:CYBENETICS A+
輸入電壓:100 – 240 Vac
輸入電流:10 – 5 A
輸入電壓頻率:47 – 63 Hz
保護系統:OVP/OCP/OTP/SCP/OPP
風扇:140 mm流體動力軸承風扇
風扇停轉功能:有支援
MBTF:100000小時
模組線接口格式:Type 5
線材接頭:1 x 24-PIN Motherboard(610 mm)、2 x 4+4 PIN CPU(650 mm)、2 x 6+2 PIN PCIe(650 mm)、1 x 90° 12V–2x6(12+4 PIN、650 mm)、1 x 90° 12V–2x6-to-雙6+2 PIN PCIe(12+4 PIN、650 mm)、3 x SATA(500 mm – 100 mm – 100 mm)、1 x PATA(450 mm – 100 mm – 100 mm – 100 mm)
保固:10 Years
電源風扇進氣面一樣有大面積密集的Y字造型挖孔設計;與HXi SHIFT相比,RMx SHIFT則更為緊湊,在長度上也縮減到比較常規的160 mm。
背面則採用與FRAME 4500X機殼頂蓋的紋路類似,採用多線條來營造出Y字造型的意象。
在電源出廠時後方開關處會貼上一張標籤,主要內容為此電源在低負載下有自動停轉功能。
將貼紙撕掉之後,在電源左上角有AC交流電插座與電源開關,在開關的左右兩側同樣有海盜船的品牌LOGO與//RM850X SHIFT的型號標示;另外因為RMx SHIFT系列電源並不像HXi可以透過USB傳輸線到iCUE軟體進行轉速調整,因此這次海盜船在最後面就額外加裝一個旋鈕,玩家可以自行去調整風扇的轉速。
在電源上蓋與本體的螺絲固定區有貼上高電壓危險的貼紙,這張也算是保固依據的貼紙,如果撕毀會有失去保固的風險,玩家不要私自將其破壞。
沒有接口端的側面就只有放上電源瓦數型號的標記,相當簡潔有力。
在原先的模組線接口面則貼上型號、瓦數、各電壓輸出電流、瓦數、保固序號以及相關認證的產品資訊貼紙。
接著就是SHIFT系列電源的最大特色之處,就是將主要模組線的接口全部移到側面;而這次新版的RMx SHIFT系列全部接口都更新到Type 5格式,另外在12V-2x6接口則回歸到原生公規的設計;在接口佈局上也有簡單的劃分,左上角是12V-2x6接口,左下角有一個給PCIe或CPU 8-PIN,上半部有3個給PCIe或CPU 8-PIN,中間下方是主機板24-PIN接口,最後右下角則有4個給SATA和PATA使用。
接下來筆者同樣將電源上蓋拆開給大家看一下電源內部的布局,首先是風扇,採用的與之前開箱的HXi SHIFT同款的140 mm FDB風扇,並且預設有停轉功能,玩家可透過電源後方的旋鈕來調整轉速。
接著來到電源內部,這邊就放上內部結構圖給讀者參考;在架構上,RMx SHIFT電源採用諧振式LLC結構與DC-to-DC轉換。
電容部分有兩顆,並且都同樣採用日本的Nichicon電容,規格部分其中一顆為420V, 390µF,另一顆則為420V, 330µF,兩顆溫度部分則同樣可承受105℃的高溫。
電源介紹完再來是模組線的部分,而這也是RMx SHIFT 2025年版本的另一項升級點,原先的是採用橡膠材質的線材,而這次都全部升級成柔軟性更好的壓紋線。
模組線電源端的接頭都更新成Type 5格式,與之前的Type 4不兼容,請玩家不要將兩代的線材交叉使用。
主機板24-PIN線部分長度為610 mm,主機板端插頭同樣維持沒有額外分成20+4-PIN的設計,較舊的主機板或是比較特殊的平台就無法使用。
這次RMx SHIFT 2025年版本除了線材改成壓紋線之外,理線梳同樣有預先安裝上去;數量上也比照HXi SHIFT系列電源,都是提供2個。
接著是12V-2x6顯卡供電線,RM850X SHIFT是提供一個接口,線材部分也是提供一條;長度部分為650 mm,並且與先前的HXi SHIFT一樣,改回成原生12V-2x6接頭。
在電源端的插頭有預先採用90度垂直的設計,可以減少玩家在組裝模組線時因為角度彎曲導致電源端接孔沒有完全插進去而增加12V-2x6線材發生燒毀的狀況。
顯卡端的接頭也同樣採用雙色設計,要接到顯卡供電口的PIN腳特別用上灰色來提醒玩家插上顯卡時是否有完整插進去接頭裡面。
理線梳部分同樣預先安裝兩個,插上顯卡之後可以讓線材從正面看更簡潔有力。
除了提供一條原生的12V-2x6供電線之外,考量到尚有一些顯卡採用PCIe 8-PIN或6-PIN接頭,因此同樣有提供一條90° 12V–2x6轉雙PCIe 6+2 PIN的轉接線。
兩個接頭都是採用PCIe 6+2-PIN的設計,接頭本身沒有滑軌或卡扣機制固定;另外一樣有預先裝上兩個黑色的理線梳讓玩家使用。
接下來是CPU的8-PIN供電線,數量上同樣為2條,長度部分也一樣是650 mm;長度上筆者這幾次搭配高度較高的FRAME 5000D機殼也都沒有問題。
兩條線都可以拆分成4+4-PIN來應付不同等級的主機板,在插頭的正反兩端都有卡扣機制來固定。
接著是PCIe供電線,RM850X SHIFT是提供兩條,長度與CPU 8-PIN供電線相同為650 mm,並且2條都是單個6+2-PIN接頭,沒有額外的分接頭。
兩條線6+2-PIN的接頭沒有額外的滑軌或卡扣機制可以先合併起來在安裝;不過同樣有預先安裝2個黑色理線梳讓玩家做基本的固定。
最後是SATA和PATA線,總共有4條,分別是純PATA接頭的線1條與純SATA接頭的線3條。
PATA線僅有提供1條,總共有4個接頭可運用,長度分布為450 mm – 100 mm – 100 mm – 100 mm,所有接口皆採用扁平的設計。
最後是SATA線,總共有3條,每條都提供3個接頭可使用,長度分布為500 mm – 100 mm – 100 mm,與PATA線同樣都採用扁平的接頭方案。
最後也放上這系列電源通過的一些驗證資料,首先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這次RMx SHIFT系列並非請僑威進行代工,而是多間工廠進行製造與組裝,下方就直接放上截圖給玩家參考。
另外在轉換效率以及噪音部分,雖然海盜船官方在包裝盒以及官網標註的是金牌與A+的噪音,不過筆者到CYBENETICS官網發現他們的證書是給到白金轉換效率與A++噪音表現;主要原因是RMx SHIFT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達到白金等級的轉換效率,而噪音部分最高的靜音規格也有到A++等級。
這邊筆者也放上CYBENETICS認證報告裡面針對這款電源內部的用料清單給大家參考。
另外新版的SHIFT系列電源針對12V-2x6接頭都採用原生的規格,並且代工廠製作線材時電源端的線材接頭也預先組裝成90度垂直接頭,這樣就能避免玩家自行安裝時因為角度應力影響導致電源端的接頭沒有安裝到位。
最後也展示安裝後的示意圖給大家參考,因為接頭側出的設計,前段空間就可以拿來塞入多餘的模組線,並且也不會像過往傳統電源一樣多餘的線材要跟接頭有空間上的擠壓;在後續的線材擴充也方便許多。
接下來就進行本次的電源壓力測試,一樣先放上本次測試機台配置: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ROG STRIX Z890-A GAMING WIFI
RAM:CORSAIR DOMINATOR TITANIUM RGB 32GB(2x16GB)DDR5 6600MT WHITE
AIO:CORSAIR iCUE LiNK TITAN 360 RX RGB WHITE
GPU:NVIDIA RTX 4070 SUPER FE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1TB
POWER:CORSAIR RM850x SHIFT(2025)
CASE:CORSAIR FRAME 5000D RS ARGB WHIT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5H2
BIOS VERSION:2201
開始進行測試前一樣放上更新到最新的BIOS的截圖以及開啟DDR5的XMP。
接著是CPU-Z的截圖驗明正身。
本次筆者一樣是選擇Intel XTU來自動辨識超頻潛力,這邊就直接放上軟體自動辨識後套用的各核心時脈跟功耗上限。
在待機狀態下,透過HWiNFO64監控顯示,主機板的+5V電壓穩定維持在4.96V;3VCC電壓則介於3.312V到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28V;而+12V電壓介於12V到12.096V之間,平均大概在12.051V。
接下來進行壓力測試,首先是OCCT的電源測試;在持續20分鐘的高負載運行後,OCCT內建監控系統的數據部分,+5V電壓範圍一樣穩定在4.96V;3VCC電壓則落在3.312V至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14V;+12V電壓範圍則為12V至12.096 V,平均值為12.004V。
第2項是進行FurMark與 AIDA64的FPU壓力測試部分,HWiNFO64監控電源項目顯示,+5V電壓同樣穩定在4.96V;3VCC電壓則落在3.312V至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18V;+12V電壓表現則穩定維持在12 V,顯示系統在高負載下具備良好的電壓穩定性。
接下來使用手邊的紅點測溫槍,簡單量測顯示卡與CPU供電線在壓力測試期間的溫度表現;由於測試時筆者已將機殼的玻璃側板與背板打開,因此實際溫度可能略有偏差,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首先觀察CPU的8-PIN供電線,在主機板端量測到的溫度約為43°C。
接著是顯卡,12V-2x6供電線在顯卡端量測到大概在45度附近;另外還是要再次提醒玩家,海盜船新款電源配置的12V-2x6供電線接頭端有特別採用灰色來提醒玩家安裝時要完全插進去,沒有看到灰色接頭才算是安裝完整。
接著筆者也量測了一下電源端CPU供電線接口的溫度,大概在33度左右。
另外12V-2x6供電線溫度也跟CPU供電線差不多都在33度左右。
以上就是2025版CORSAIR RM850x SHIFT的開箱與測試拉~~
目前海盜船SHIFT系列電源嚴格上來講也算是發展到第3代了,整體設計上都非常成熟,而且筆者也相信這種側邊接口的電源應該在全球市場的回饋上是正面的,讓海盜船願意針對這系列的電源持續更新到ATX3.1認證,乃至於今年甚至還有推出旗艦系列HXi的SHIFT版本電源;
回到本次開箱的2025版CORSAIR RMx SHIFT系列電源,在許多設計上也與前一代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其中第一個就是接頭規格從Type 4升級到Type 5,另外在12V-2x6接頭從原先的Type 4特規改回原生12V-2x6;在側面的接口佈局也有依照普遍玩家可能會組裝的方位去進行規劃,讓組裝更加人性化,最後就是線材全部更新到現在主流趨勢的壓紋線搭配理線梳,這些都會是現在玩家挑選電源時的一些考量依據;在性能上,本次燒機測試整體過程都非常穩定,監控軟體顯示的各項電壓也都非常穩定;
不過目前RMx SHIFT 2025版與先前的HXi SHIFT系列電源同樣都還沒有要在台灣上市的規劃,如果想要組海盜船全家統或是對這種特殊側出設計電源的玩家可能要稍等一下了,如果真的有興趣也可以持續關注海盜船的官方消息,筆者也相當期待未來如果真的有機會上市,台灣的玩家回饋會是如何。
而今年下半年海盜船針對SHIFT系列電源除了推出HXi系列之外,在主流級別的RMx系列電源也推出了2025年更新版,除了將接口版本從Type-4更新成Type-5之外,12V-2x6顯卡供電線也改採用兩端都原生12V-2x6接頭的設計,本次筆者也收到一顆要來開箱跟測試,完整型號為:CORSAIR RM850x SHIFT(2025)。
===== 開箱 =====
在包裝盒部分的視覺設計跟HXi SHIFT一樣採用新的設計,正面中間放上RMx SHIFT電源的形象圖,右上角有型號跟瓦數版本標記,右下角則有這款電源採用SHIFT線材介面的全模組ATX電源的標語。
左下角有放上新版RMx SHIFT電源有獲得CYBENETICS金牌轉換效率、CYBENETICS A+噪音、符合ATX 3.1認證以及支援NVIDIA 50系列顯卡。
背面有放上這款電源多種語言的5項特色說明與對應圖案;筆者這邊一樣將三項主打特色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 符合Intel ATX 3.1電源標準,支援PCIe 5.1
- 採用100%日系105℃電解電容
- 原生12V-2x6接頭,無需轉接器即可支援最新GPU
- FDB風扇採用經過特別設計的風扇曲線,可確保低噪音運作
- 搭載專用風扇調節旋鈕,可自訂風扇速度
在背面的左下角有放上RMx SHIFT電源在115V與230V交流電在不同負載下的轉換效率曲線以及這款電源一樣支援風扇停轉功能,在超過40%負載的情況下風扇開始轉動的噪音曲線圖。
底部左上角展示了電源的尺寸規格圖,右上角則放上盒裝內附線材的數量示意,下半部則標示通過的安全認證圖標,以及產品的序號標籤與保固相關資訊。
打開外盒後,首先會看到一個電源使用注意事項的線上說明書QRCode,掃描即可查看。筆者也強烈建議在開始組裝前先簡單閱讀相關內容,以確保操作安全。
文件類配件同樣僅有附上安全規章說明書。
電源用配件則同樣包含一條AC交流電源線、4顆固定螺絲以及多條一次性束線帶;另外螺絲與束線帶同樣有使用額外的紙材包裝。
電源本身出廠時有預先使用一個印有白色CORSAIR字樣的黑色布織袋包裝。
===== CORSAIR RM850x SHIFT(2025) =====
剛開始同樣先放上本次開箱的電源的相關規格表給大家參考~~尺寸(長×寬×高):160 x 150 x 86 mm
電源線材設計:全模組
Form Factor:ATX 3.1
效率認證:CYBENETICS GOLD
噪音評比:CYBENETICS A+
輸入電壓:100 – 240 Vac
輸入電流:10 – 5 A
輸入電壓頻率:47 – 63 Hz
保護系統:OVP/OCP/OTP/SCP/OPP
風扇:140 mm流體動力軸承風扇
風扇停轉功能:有支援
MBTF:100000小時
模組線接口格式:Type 5
線材接頭:1 x 24-PIN Motherboard(610 mm)、2 x 4+4 PIN CPU(650 mm)、2 x 6+2 PIN PCIe(650 mm)、1 x 90° 12V–2x6(12+4 PIN、650 mm)、1 x 90° 12V–2x6-to-雙6+2 PIN PCIe(12+4 PIN、650 mm)、3 x SATA(500 mm – 100 mm – 100 mm)、1 x PATA(450 mm – 100 mm – 100 mm – 100 mm)
保固:10 Years
電源風扇進氣面一樣有大面積密集的Y字造型挖孔設計;與HXi SHIFT相比,RMx SHIFT則更為緊湊,在長度上也縮減到比較常規的160 mm。
背面則採用與FRAME 4500X機殼頂蓋的紋路類似,採用多線條來營造出Y字造型的意象。
在電源出廠時後方開關處會貼上一張標籤,主要內容為此電源在低負載下有自動停轉功能。
將貼紙撕掉之後,在電源左上角有AC交流電插座與電源開關,在開關的左右兩側同樣有海盜船的品牌LOGO與//RM850X SHIFT的型號標示;另外因為RMx SHIFT系列電源並不像HXi可以透過USB傳輸線到iCUE軟體進行轉速調整,因此這次海盜船在最後面就額外加裝一個旋鈕,玩家可以自行去調整風扇的轉速。
在電源上蓋與本體的螺絲固定區有貼上高電壓危險的貼紙,這張也算是保固依據的貼紙,如果撕毀會有失去保固的風險,玩家不要私自將其破壞。
沒有接口端的側面就只有放上電源瓦數型號的標記,相當簡潔有力。
在原先的模組線接口面則貼上型號、瓦數、各電壓輸出電流、瓦數、保固序號以及相關認證的產品資訊貼紙。
接著就是SHIFT系列電源的最大特色之處,就是將主要模組線的接口全部移到側面;而這次新版的RMx SHIFT系列全部接口都更新到Type 5格式,另外在12V-2x6接口則回歸到原生公規的設計;在接口佈局上也有簡單的劃分,左上角是12V-2x6接口,左下角有一個給PCIe或CPU 8-PIN,上半部有3個給PCIe或CPU 8-PIN,中間下方是主機板24-PIN接口,最後右下角則有4個給SATA和PATA使用。
接下來筆者同樣將電源上蓋拆開給大家看一下電源內部的布局,首先是風扇,採用的與之前開箱的HXi SHIFT同款的140 mm FDB風扇,並且預設有停轉功能,玩家可透過電源後方的旋鈕來調整轉速。
接著來到電源內部,這邊就放上內部結構圖給讀者參考;在架構上,RMx SHIFT電源採用諧振式LLC結構與DC-to-DC轉換。
電容部分有兩顆,並且都同樣採用日本的Nichicon電容,規格部分其中一顆為420V, 390µF,另一顆則為420V, 330µF,兩顆溫度部分則同樣可承受105℃的高溫。
電源介紹完再來是模組線的部分,而這也是RMx SHIFT 2025年版本的另一項升級點,原先的是採用橡膠材質的線材,而這次都全部升級成柔軟性更好的壓紋線。
模組線電源端的接頭都更新成Type 5格式,與之前的Type 4不兼容,請玩家不要將兩代的線材交叉使用。
主機板24-PIN線部分長度為610 mm,主機板端插頭同樣維持沒有額外分成20+4-PIN的設計,較舊的主機板或是比較特殊的平台就無法使用。
這次RMx SHIFT 2025年版本除了線材改成壓紋線之外,理線梳同樣有預先安裝上去;數量上也比照HXi SHIFT系列電源,都是提供2個。
接著是12V-2x6顯卡供電線,RM850X SHIFT是提供一個接口,線材部分也是提供一條;長度部分為650 mm,並且與先前的HXi SHIFT一樣,改回成原生12V-2x6接頭。
在電源端的插頭有預先採用90度垂直的設計,可以減少玩家在組裝模組線時因為角度彎曲導致電源端接孔沒有完全插進去而增加12V-2x6線材發生燒毀的狀況。
顯卡端的接頭也同樣採用雙色設計,要接到顯卡供電口的PIN腳特別用上灰色來提醒玩家插上顯卡時是否有完整插進去接頭裡面。
理線梳部分同樣預先安裝兩個,插上顯卡之後可以讓線材從正面看更簡潔有力。
除了提供一條原生的12V-2x6供電線之外,考量到尚有一些顯卡採用PCIe 8-PIN或6-PIN接頭,因此同樣有提供一條90° 12V–2x6轉雙PCIe 6+2 PIN的轉接線。
兩個接頭都是採用PCIe 6+2-PIN的設計,接頭本身沒有滑軌或卡扣機制固定;另外一樣有預先裝上兩個黑色的理線梳讓玩家使用。
接下來是CPU的8-PIN供電線,數量上同樣為2條,長度部分也一樣是650 mm;長度上筆者這幾次搭配高度較高的FRAME 5000D機殼也都沒有問題。
兩條線都可以拆分成4+4-PIN來應付不同等級的主機板,在插頭的正反兩端都有卡扣機制來固定。
接著是PCIe供電線,RM850X SHIFT是提供兩條,長度與CPU 8-PIN供電線相同為650 mm,並且2條都是單個6+2-PIN接頭,沒有額外的分接頭。
兩條線6+2-PIN的接頭沒有額外的滑軌或卡扣機制可以先合併起來在安裝;不過同樣有預先安裝2個黑色理線梳讓玩家做基本的固定。
最後是SATA和PATA線,總共有4條,分別是純PATA接頭的線1條與純SATA接頭的線3條。
PATA線僅有提供1條,總共有4個接頭可運用,長度分布為450 mm – 100 mm – 100 mm – 100 mm,所有接口皆採用扁平的設計。
最後是SATA線,總共有3條,每條都提供3個接頭可使用,長度分布為500 mm – 100 mm – 100 mm,與PATA線同樣都採用扁平的接頭方案。
最後也放上這系列電源通過的一些驗證資料,首先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這次RMx SHIFT系列並非請僑威進行代工,而是多間工廠進行製造與組裝,下方就直接放上截圖給玩家參考。
另外在轉換效率以及噪音部分,雖然海盜船官方在包裝盒以及官網標註的是金牌與A+的噪音,不過筆者到CYBENETICS官網發現他們的證書是給到白金轉換效率與A++噪音表現;主要原因是RMx SHIFT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達到白金等級的轉換效率,而噪音部分最高的靜音規格也有到A++等級。
這邊筆者也放上CYBENETICS認證報告裡面針對這款電源內部的用料清單給大家參考。
===== 電源安裝展示 & 壓力測試 =====
在測試前也展示一下海盜船SHIFT側出電源的設計在哪些機殼可以展示優勢;首先用同樣來自海盜船的FRAME 4500X機殼來說明,先前筆者開箱這種接近傳統中塔式布局的落地海景房機殼時就有提過,因為側面要保留給風扇,因此電源倉的前段會隔絕形成一個單獨的區塊,而這種設計就會電源的長度限制會比較多;而藉由這種側出的電源就能避免掉電源在偏長的情況下無法塞入模組線的狀況。
另外新版的SHIFT系列電源針對12V-2x6接頭都採用原生的規格,並且代工廠製作線材時電源端的線材接頭也預先組裝成90度垂直接頭,這樣就能避免玩家自行安裝時因為角度應力影響導致電源端的接頭沒有安裝到位。
最後也展示安裝後的示意圖給大家參考,因為接頭側出的設計,前段空間就可以拿來塞入多餘的模組線,並且也不會像過往傳統電源一樣多餘的線材要跟接頭有空間上的擠壓;在後續的線材擴充也方便許多。
接下來就進行本次的電源壓力測試,一樣先放上本次測試機台配置: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ROG STRIX Z890-A GAMING WIFI
RAM:CORSAIR DOMINATOR TITANIUM RGB 32GB(2x16GB)DDR5 6600MT WHITE
AIO:CORSAIR iCUE LiNK TITAN 360 RX RGB WHITE
GPU:NVIDIA RTX 4070 SUPER FE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1TB
POWER:CORSAIR RM850x SHIFT(2025)
CASE:CORSAIR FRAME 5000D RS ARGB WHIT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5H2
BIOS VERSION:2201
開始進行測試前一樣放上更新到最新的BIOS的截圖以及開啟DDR5的XMP。
接著是CPU-Z的截圖驗明正身。
本次筆者一樣是選擇Intel XTU來自動辨識超頻潛力,這邊就直接放上軟體自動辨識後套用的各核心時脈跟功耗上限。
在待機狀態下,透過HWiNFO64監控顯示,主機板的+5V電壓穩定維持在4.96V;3VCC電壓則介於3.312V到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28V;而+12V電壓介於12V到12.096V之間,平均大概在12.051V。
接下來進行壓力測試,首先是OCCT的電源測試;在持續20分鐘的高負載運行後,OCCT內建監控系統的數據部分,+5V電壓範圍一樣穩定在4.96V;3VCC電壓則落在3.312V至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14V;+12V電壓範圍則為12V至12.096 V,平均值為12.004V。
第2項是進行FurMark與 AIDA64的FPU壓力測試部分,HWiNFO64監控電源項目顯示,+5V電壓同樣穩定在4.96V;3VCC電壓則落在3.312V至3.328V之間,平均值為3.318V;+12V電壓表現則穩定維持在12 V,顯示系統在高負載下具備良好的電壓穩定性。
接下來使用手邊的紅點測溫槍,簡單量測顯示卡與CPU供電線在壓力測試期間的溫度表現;由於測試時筆者已將機殼的玻璃側板與背板打開,因此實際溫度可能略有偏差,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首先觀察CPU的8-PIN供電線,在主機板端量測到的溫度約為43°C。
接著是顯卡,12V-2x6供電線在顯卡端量測到大概在45度附近;另外還是要再次提醒玩家,海盜船新款電源配置的12V-2x6供電線接頭端有特別採用灰色來提醒玩家安裝時要完全插進去,沒有看到灰色接頭才算是安裝完整。
接著筆者也量測了一下電源端CPU供電線接口的溫度,大概在33度左右。
另外12V-2x6供電線溫度也跟CPU供電線差不多都在33度左右。
===== 總結 =====
以上就是2025版CORSAIR RM850x SHIFT的開箱與測試拉~~
目前海盜船SHIFT系列電源嚴格上來講也算是發展到第3代了,整體設計上都非常成熟,而且筆者也相信這種側邊接口的電源應該在全球市場的回饋上是正面的,讓海盜船願意針對這系列的電源持續更新到ATX3.1認證,乃至於今年甚至還有推出旗艦系列HXi的SHIFT版本電源;
回到本次開箱的2025版CORSAIR RMx SHIFT系列電源,在許多設計上也與前一代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其中第一個就是接頭規格從Type 4升級到Type 5,另外在12V-2x6接頭從原先的Type 4特規改回原生12V-2x6;在側面的接口佈局也有依照普遍玩家可能會組裝的方位去進行規劃,讓組裝更加人性化,最後就是線材全部更新到現在主流趨勢的壓紋線搭配理線梳,這些都會是現在玩家挑選電源時的一些考量依據;在性能上,本次燒機測試整體過程都非常穩定,監控軟體顯示的各項電壓也都非常穩定;
不過目前RMx SHIFT 2025版與先前的HXi SHIFT系列電源同樣都還沒有要在台灣上市的規劃,如果想要組海盜船全家統或是對這種特殊側出設計電源的玩家可能要稍等一下了,如果真的有興趣也可以持續關注海盜船的官方消息,筆者也相當期待未來如果真的有機會上市,台灣的玩家回饋會是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