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推土機快要出來時 我很興奮的買了MSI-990FXA GD65 預備
但悲劇的6100入手後2個禮拜 我換回我的960T
因為那是種無感(跑分甚麼的不列入考量 我只是正常的使用他 做作PS AE 玩玩遊戲罷了)
或許他記憶體控制進步了 但是講實話的 一般使用者會打開AIDA64或甚麼的去RUN一遍記憶體分數嗎?
期待他這次是真的換了有感
最好是能7200轉硬碟換到SSD那種(好吧我承認這是個夢想嘛..;nq;)
不是想酸AMD什麼的 分數甚麼的一般使用者真的不會去CARE拉 但你至少換了以後
那種 "哪邊使用本來不是很順 PS頓頓的 AE跑不快的感覺減少" "多開視窗可以多2個" 那種實質感受
讓一般消費者感受到 他就會越賣越好了
現在堅持4核心足以
自信滿滿的人
難保未來 INTEL不會跟進模塊化核心
(至少INTEL的32製程 8核心 嘿嘿嘿!8C16T 我只是想知道超執行序會不會壓倒模塊化核心 誰撐的比較久)
多核心是趨勢(至少我很肯定)
模組化 模塊化是必然
早就不會獨立生產單核心系統
即便製程失敗
仍然有多餘的模塊
封閉模塊
依然可以廢物利用
再來
APU是帶有內顯核心的
將來隨著內顯效能不斷的提升 勢必會更加吃電(除非你只想要顯示功能而已 不過誰知道 光是播放影片 內顯不夠力還真的是....)
接下來
該怎麼節省耗電
1.縮小製程 減少閘極漏電電流
2.不同架構省電法 如推土機架構1模塊 2整數運算 1浮點運算
3.內顯 雙精準度 與單精度 取捨
4.核心減少 如實體4核心變2模塊4核心
5.GPU頻率減少 流處理器SP縮減
6.CPU效能縮水(嘿嘿)
上述都是想要做強而有力的內顯 所必須遭遇到的難題
如果內顯不重要
你說INTEL 處理器為了是市佔率 怎麼自行研發內顯 而不靠他人(NVIDIA)
DIY 超頻發燒友 對於效能強烈需求 只是少數
還不及辦公室電腦 作業系統電腦
看看我公司那爛爛的INTEL 電腦與內顯 就知道了
穩不穩定!?
我不敢說(INTEL穩 AMD 嘿嘿嘿!)
早期的電腦 由於很燙手
需要製程體質比較好的
但製程體質比較好的 很貴!
因此就會反映在售價上
越穩定的電腦 會越貴
這也是一堆人 永遠搞不清楚 以為伺服器的處理器 效能會高過桌上型電腦
卻忽略了
穩定才是一切根本(桌機處理器穩定度不如伺服器 但一般人哪會在乎這些!)
至於採購INTEL 是因為賺頭比較多(可以浮報價)嘿嘿!
一個售價較高的 相對的利潤與成本也....
至於所謂的辦公電腦 就是永遠都不升級的那種
要是聽聽某種擁有測試儀器設備 專利權的電腦
一套都嘛天價
但其實你看的出來那裡面的配備很舊
但抵押給銀行卻是天價
給你們看的出來我認真的看完你的言論 但是我看不出結果 就是你想表達什麼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