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110 互動分數 118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12/29/10 #11 city.tu9867 說: 請問樓主 我用X2 250兩次測試CPUMARK都是411~~~奇怪 應該是640較強才對 怎會這樣 按一下展開…… 兩款CPU時脈都為3GHz X2 250 L2是1MBX2 X4 640 L2是512KX4 應該是這個差異點;oq;
city.tu9867 說: 請問樓主 我用X2 250兩次測試CPUMARK都是411~~~奇怪 應該是640較強才對 怎會這樣 按一下展開…… 兩款CPU時脈都為3GHz X2 250 L2是1MBX2 X4 640 L2是512KX4 應該是這個差異點;oq;
P penkjn 進階會員 已加入 3/22/07 訊息 213 互動分數 1 點數 18 年齡 45 12/30/10 #12 city.tu9867 說: 請問樓主 我用X2 250兩次測試CPUMARK都是411~~~奇怪 應該是640較強才對 怎會這樣 按一下展開…… 沒什麼好奇怪的!!!CPUMARK本來就只支援單核測試... 在同規格同時脈am3..x2 250 單核效能原本就強一些些...差異就差在L2這快取, 但如跑支援多工多核的測試軟體..還是x4 640 勝很多.... 跑個3DMARK06 看看CPU分數也大概有個譜.... 跑個4K影片....就知道,x4 640 看4K影片還可以看(順)...但x2 250..就頓到爆核吧!!! 軟體或遊戲支援多核都只差在時間上的問題而已...;em03;;em03;
city.tu9867 說: 請問樓主 我用X2 250兩次測試CPUMARK都是411~~~奇怪 應該是640較強才對 怎會這樣 按一下展開…… 沒什麼好奇怪的!!!CPUMARK本來就只支援單核測試... 在同規格同時脈am3..x2 250 單核效能原本就強一些些...差異就差在L2這快取, 但如跑支援多工多核的測試軟體..還是x4 640 勝很多.... 跑個3DMARK06 看看CPU分數也大概有個譜.... 跑個4K影片....就知道,x4 640 看4K影片還可以看(順)...但x2 250..就頓到爆核吧!!! 軟體或遊戲支援多核都只差在時間上的問題而已...;em03;;em03;
city.tu9867 八斗子望幽谷谷主 已加入 8/19/07 訊息 5,505 互動分數 50 點數 48 網站 www.facebook.com 12/30/10 #13 了解 謝謝各位的解說 一點我就知道了 原來是單核運算的關係
E even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0/31/03 訊息 12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2/30/10 #14 這樣配起來C/P值很高啊, 如果換更平價的RAM的話, C/P值會更好, 不過風大應該沒有XD.
K kkzzy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17/09 訊息 98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11 #15 even 說: 這樣配起來C/P值很高啊, 如果換更平價的RAM的話, C/P值會更好, 不過風大應該沒有XD. 按一下展開…… 的確 周遭很多人組電腦頂多只有1萬出頭 只有上上網、看影片、玩小遊戲 也沒超頻需求 16K 的中低價位內顯機對一般人 C/P值說的真還談不上 有超頻爽度需求的人或許還算有C/P值吧 最後編輯: 1/1/11
even 說: 這樣配起來C/P值很高啊, 如果換更平價的RAM的話, C/P值會更好, 不過風大應該沒有XD. 按一下展開…… 的確 周遭很多人組電腦頂多只有1萬出頭 只有上上網、看影片、玩小遊戲 也沒超頻需求 16K 的中低價位內顯機對一般人 C/P值說的真還談不上 有超頻爽度需求的人或許還算有C/P值吧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110 互動分數 118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1/4/11 #16 kkzzy 說: 的確 周遭很多人組電腦頂多只有1萬出頭 只有上上網、看影片、玩小遊戲 也沒超頻需求 16K 的中低價位內顯機對一般人 C/P值說的真還談不上 有超頻爽度需求的人或許還算有C/P值吧 按一下展開…… 其實小弟文中有再三強調,也有指出搭配性的狀況 "以上這些產品搭配並非絕對,如果效能需要不高,也可以選擇更便宜更入門的產品 相對的若對效能需求比較高,當然可以買更高一階的產品來搭配 依自己的需求、預算或品牌喜好來挑選自己喜歡的配備,這才是DIY主機的最大樂趣!" 如果把CPU改為X3或X2,DDR3改成2GBX2,MB與PSU再往下降一兩級 還是可以省下四千元以上的開銷,就看每個人怎麼依自己的需求來搭配:PPP:
kkzzy 說: 的確 周遭很多人組電腦頂多只有1萬出頭 只有上上網、看影片、玩小遊戲 也沒超頻需求 16K 的中低價位內顯機對一般人 C/P值說的真還談不上 有超頻爽度需求的人或許還算有C/P值吧 按一下展開…… 其實小弟文中有再三強調,也有指出搭配性的狀況 "以上這些產品搭配並非絕對,如果效能需要不高,也可以選擇更便宜更入門的產品 相對的若對效能需求比較高,當然可以買更高一階的產品來搭配 依自己的需求、預算或品牌喜好來挑選自己喜歡的配備,這才是DIY主機的最大樂趣!" 如果把CPU改為X3或X2,DDR3改成2GBX2,MB與PSU再往下降一兩級 還是可以省下四千元以上的開銷,就看每個人怎麼依自己的需求來搭配: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