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應該要這樣說...
從386開始, 主機板上就搭載了快取記憶體, 至於稱之為L1或L2甚至L3嘛... 就得視硬體上的架構而定了^_^
而這些快取記憶體, 都是採用SRAM(靜態記憶體), 相對於DRAM(動態記憶體), 由於不用refresh, SRAM的速度可以比DRAM快很多, 加上消耗功率較低, 非常適合扮演與高速運算核心I/O的角色. 當然, SRAM也有相對的缺點, 例如單位密度較低, 價格較高等等.
那某某公司最先被抓到使用假的SRAM顆粒裝置於M/B上出貨, 就是在486時期, 當時的作假的技術蠻糟糕的, 只用貼紙貼在仿製SRAM塑膠顆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