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爆料指出,Intel Nova Lake-S 桌上型處理器將包含至少四款採用 bLLC(Big Last-Level Cache)設計的型號,提供單晶片與雙晶片兩種架構,快取最高可達 288 MB,核心數最高 48 核,主要劍指 AMD Ryzen 3D V-Cache 的遊戲效能優勢。

最近知名爆料者 Kopite7kimi 指出,這四款皆為未鎖頻版本,支援超頻並搭載最完整的核心配置,分別如下:
後兩款則是單一 Compute Tile 版本,提供 24 核與 20 核配置,同樣配備最高 144 MB 的 bLLC,預期會先於雙 Tile 型號上市。
不過這麼大的快取與高核心數,也將對主機板廠商帶來挑戰。來源表示,LGA 1954 平台主機板需要更高階的供電設計,才能驅動這代高快取、高核心的 Nova Lake-S 處理器。
目前所有規格仍屬早期爆料,仍有可能變動,畢竟 Nova Lake-S (Core Ultra 400) 桌面版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推出。但從現階段資訊來看,Intel 明顯正準備以更高密度的快取架構回應 AMD 在 3D V-Cache 上的成功,尤其是在遊戲效能與能效比領域。

最近知名爆料者 Kopite7kimi 指出,這四款皆為未鎖頻版本,支援超頻並搭載最完整的核心配置,分別如下:
- 2× 8+16(48 核 + 4 LPE)+ 288 MB bLLC
- 2× 8+12(40 核 + 4 LPE)+ 288 MB bLLC
- 8+16(24 核 + 4 LPE)+ 144 MB bLLC
- 8+12(20 核 + 4 LPE)+ 144 MB bLLC
後兩款則是單一 Compute Tile 版本,提供 24 核與 20 核配置,同樣配備最高 144 MB 的 bLLC,預期會先於雙 Tile 型號上市。
不過這麼大的快取與高核心數,也將對主機板廠商帶來挑戰。來源表示,LGA 1954 平台主機板需要更高階的供電設計,才能驅動這代高快取、高核心的 Nova Lake-S 處理器。
目前所有規格仍屬早期爆料,仍有可能變動,畢竟 Nova Lake-S (Core Ultra 400) 桌面版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推出。但從現階段資訊來看,Intel 明顯正準備以更高密度的快取架構回應 AMD 在 3D V-Cache 上的成功,尤其是在遊戲效能與能效比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