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old_DarkLight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30/04 訊息 2,60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7/30/06 #11 當然會影響阿 你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景深就是你照片的景深 那當然根你光圈大小有關了
J jalen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10/06 訊息 7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7/30/06 #12 DarkLight 說: 當然會影響阿 你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景深就是你照片的景深 那當然根你光圈大小有關了 按一下展開…… 對阿 可是那是要按下DSLR的景深預覽才看的出來 單純構圖對焦是沒有差別的吧....至少我目前嘗試是沒差別
DarkLight 說: 當然會影響阿 你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景深就是你照片的景深 那當然根你光圈大小有關了 按一下展開…… 對阿 可是那是要按下DSLR的景深預覽才看的出來 單純構圖對焦是沒有差別的吧....至少我目前嘗試是沒差別
kool ☆ Share Moment ☆ 已加入 2/19/04 訊息 5,07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網站 www.flickr.com 7/30/06 #13 jalen 說: To kool 請問一下 光圈會影響到觀景窗嗎? 我目前沒感覺耶... 要按下景深預覽才看的出來 按一下展開…… 關景窗看出的樣子,就是鏡頭最大光圈的亮度 你的鏡頭光圈最大是F1.2,透過觀景窗看到的就是F1.2的亮度,若是最大光圈F4就是F4的亮度 因此鏡頭的最大光圈也會影響到觀景窗的明亮度。 光圈只有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會調整成你拍攝的設定光圈 這樣的設計是保證你擁有最明亮的視野,有利於對焦和取景。 按下景深預覽就是強制光圈縮到你設定的大小,所以按下後一定是不變(設定為最大光圈時)或是變暗。 單眼反射式相機是有很多觀念及原理的,這與一般消費型相機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要進入SLR或是DSLR的世界一定要好好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台功能如此強大,體積大重量重的“攝影工具”。
jalen 說: To kool 請問一下 光圈會影響到觀景窗嗎? 我目前沒感覺耶... 要按下景深預覽才看的出來 按一下展開…… 關景窗看出的樣子,就是鏡頭最大光圈的亮度 你的鏡頭光圈最大是F1.2,透過觀景窗看到的就是F1.2的亮度,若是最大光圈F4就是F4的亮度 因此鏡頭的最大光圈也會影響到觀景窗的明亮度。 光圈只有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會調整成你拍攝的設定光圈 這樣的設計是保證你擁有最明亮的視野,有利於對焦和取景。 按下景深預覽就是強制光圈縮到你設定的大小,所以按下後一定是不變(設定為最大光圈時)或是變暗。 單眼反射式相機是有很多觀念及原理的,這與一般消費型相機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要進入SLR或是DSLR的世界一定要好好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台功能如此強大,體積大重量重的“攝影工具”。
7800GTX 榮譽會員 已加入 8/1/05 訊息 1,20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7/30/06 #14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kool ☆ Share Moment ☆ 已加入 2/19/04 訊息 5,07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網站 www.flickr.com 7/30/06 #15 7800GTX 說: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按一下展開…… 1. 當然不是只有關景窗亮度,鏡頭的最大光圈值除了代表這顆鏡頭的身價,也代表在相同情況下可以使用更高速的快門。 2. ISO設定越高雜訊高,這是數位的通病,牽扯到很多電子和電子零件等相關原理,目前你只需瞭解這點就可,更深入的原因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 ISO值是人為定出的一種鑑別底片感光度的規範,沿用至今數位相機上。 3. A100可接的鏡頭可多了,包括以前KM(Konica-Minolta)時代的原廠鏡頭、當然也有數不完的副廠包括Sigma、Tokina、Tamron等,只要是KM接環在A100上因該都可以相容。 當然Nikon 和Canon鏡頭透過轉接環轉接也似乎是可行的方法。 你指的SONY Alpha 100鏡頭不多,其實是意指鏡頭上有SONY Mark的鏡頭不多,但不代表只能用有SONY Mark的鏡頭。 4. 機身防手震和鏡頭防手震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因該是無法相容,所以要買SONY就不用考量鏡頭防手震,SONY也沒發表任何防手震的鏡頭。
7800GTX 說: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按一下展開…… 1. 當然不是只有關景窗亮度,鏡頭的最大光圈值除了代表這顆鏡頭的身價,也代表在相同情況下可以使用更高速的快門。 2. ISO設定越高雜訊高,這是數位的通病,牽扯到很多電子和電子零件等相關原理,目前你只需瞭解這點就可,更深入的原因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 ISO值是人為定出的一種鑑別底片感光度的規範,沿用至今數位相機上。 3. A100可接的鏡頭可多了,包括以前KM(Konica-Minolta)時代的原廠鏡頭、當然也有數不完的副廠包括Sigma、Tokina、Tamron等,只要是KM接環在A100上因該都可以相容。 當然Nikon 和Canon鏡頭透過轉接環轉接也似乎是可行的方法。 你指的SONY Alpha 100鏡頭不多,其實是意指鏡頭上有SONY Mark的鏡頭不多,但不代表只能用有SONY Mark的鏡頭。 4. 機身防手震和鏡頭防手震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因該是無法相容,所以要買SONY就不用考量鏡頭防手震,SONY也沒發表任何防手震的鏡頭。
LSI狼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1/8/04 訊息 2,28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46 7/31/06 #16 7800GTX 說: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按一下展開…… 1.光圈越大,除了進光量的差異,最主要還是景深的影響,當光圈越大時,焦點上的物體最清楚,離開焦點越遠的地方會產生程度不同的散景,就是所謂淺景深,拍人像時,會希望人清楚,背景模糊,這時就要用大光圈(部分高性能鏡頭會產生極佳的散景),若是拍景深較深的照片(例如風景),就會建議使用小光圈。 2.ISO是代表感光度,感光度越高代表對光線更敏感,對於數位化機種,使用感光元件會因為感光度提高,容易受熱以及電氣雜訊影響,使其影像素質降低。 3.ALPHA 100因為來自KM系統,所以KM用的鏡頭大多都可以安裝,甚至只要是接環相容,也可以安裝全手動鏡,SONY/KM/PENTAX都是屬於CCD防手震系統,所以任何鏡頭都有防手震機能,也不會像Canon/Nikon要購買IS以及VR系列鏡頭。 另外說明防手震補充訊息,防手震主要是提高快門級數,減低因為慢速快門導致成像不佳,但是對於過度激烈震盪或是目標物體正在移動,是完全無用的。不管是任何相機,只要持相機平穩度佳,拍出好照片可以說成功一大半了,這需要常常去練習。
7800GTX 說: 感謝達人和kool大的回答!! 在請問: 1.光圈F1.2或是F4純脆只是觀景光看到的亮度???越大表示進光越多??主要用途是??? 2.常看人家說ISO高雜訊大,那是什麼意思呢??到底ISO的規則是依據什麼100 200 400 800 1000 ??? 3.sony alpha100是不錯,可以接別家的鏡頭嗎,sony自己的鏡頭還很少?? 如果我機身防手震那是不是表示不用在買有IS或是VR的鏡頭?? PS:kool大拍的照片真不錯^^~ 按一下展開…… 1.光圈越大,除了進光量的差異,最主要還是景深的影響,當光圈越大時,焦點上的物體最清楚,離開焦點越遠的地方會產生程度不同的散景,就是所謂淺景深,拍人像時,會希望人清楚,背景模糊,這時就要用大光圈(部分高性能鏡頭會產生極佳的散景),若是拍景深較深的照片(例如風景),就會建議使用小光圈。 2.ISO是代表感光度,感光度越高代表對光線更敏感,對於數位化機種,使用感光元件會因為感光度提高,容易受熱以及電氣雜訊影響,使其影像素質降低。 3.ALPHA 100因為來自KM系統,所以KM用的鏡頭大多都可以安裝,甚至只要是接環相容,也可以安裝全手動鏡,SONY/KM/PENTAX都是屬於CCD防手震系統,所以任何鏡頭都有防手震機能,也不會像Canon/Nikon要購買IS以及VR系列鏡頭。 另外說明防手震補充訊息,防手震主要是提高快門級數,減低因為慢速快門導致成像不佳,但是對於過度激烈震盪或是目標物體正在移動,是完全無用的。不管是任何相機,只要持相機平穩度佳,拍出好照片可以說成功一大半了,這需要常常去練習。
kool ☆ Share Moment ☆ 已加入 2/19/04 訊息 5,07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網站 www.flickr.com 7/31/06 #17 LSI狼 說: 另外說明防手震補充訊息,防手震主要是提高快門級數,減低因為慢速快門導致成像不佳,但是對於過度激烈震盪或是目標物體正在移動,是完全無用的。不管是任何相機,只要持相機平穩度佳,拍出好照片可以說成功一大半了,這需要常常去練習。 按一下展開…… 並非完全正確,防手震有開啟和無開啟都是相同的快門和光圈,開啟前後並不會改變任何數值 以VR II來說,可降低安全快門速度4級,但首先了解何謂安全快門? 假設某人使用100mm的鏡頭,而他自己本身認定因手震而造成模糊的快門是1/80秒,則高於1/80秒之快門就稱為安全快門,換言之安全快門並沒有一定的數據且因人而異。 但以人類平均經驗來說通常安全快門是1/XX ,XX值就是拍攝時所採用的焦距。 若以上例某人使用100mm鏡頭來說,可提升安全快門4級,這意指某人可用開啟VR II 並使用1/5秒之快門拍攝,其晃動程度約等於VR沒開啟時的快門1/80。 (1/5 = 1/80 *16 ) 因此案例中某人的安全快門從1/80提升至1/5,這就是防手震功用。 但是通常防手震機制在快門長於1秒的時候幾乎沒作用,但是追焦(搖鏡)時是有用的,VR感應馬達可正確判讀手震與追焦的不同,而不會影響。 上述的例子是以VR鏡頭防手震作為例子,若是機身防手震機制請參閱機身說明書。
LSI狼 說: 另外說明防手震補充訊息,防手震主要是提高快門級數,減低因為慢速快門導致成像不佳,但是對於過度激烈震盪或是目標物體正在移動,是完全無用的。不管是任何相機,只要持相機平穩度佳,拍出好照片可以說成功一大半了,這需要常常去練習。 按一下展開…… 並非完全正確,防手震有開啟和無開啟都是相同的快門和光圈,開啟前後並不會改變任何數值 以VR II來說,可降低安全快門速度4級,但首先了解何謂安全快門? 假設某人使用100mm的鏡頭,而他自己本身認定因手震而造成模糊的快門是1/80秒,則高於1/80秒之快門就稱為安全快門,換言之安全快門並沒有一定的數據且因人而異。 但以人類平均經驗來說通常安全快門是1/XX ,XX值就是拍攝時所採用的焦距。 若以上例某人使用100mm鏡頭來說,可提升安全快門4級,這意指某人可用開啟VR II 並使用1/5秒之快門拍攝,其晃動程度約等於VR沒開啟時的快門1/80。 (1/5 = 1/80 *16 ) 因此案例中某人的安全快門從1/80提升至1/5,這就是防手震功用。 但是通常防手震機制在快門長於1秒的時候幾乎沒作用,但是追焦(搖鏡)時是有用的,VR感應馬達可正確判讀手震與追焦的不同,而不會影響。 上述的例子是以VR鏡頭防手震作為例子,若是機身防手震機制請參閱機身說明書。
C clarence 初級會員 已加入 5/6/04 訊息 4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8/1/06 #19 大家都好專業喔 拍出好相片難 了解相機更難 看完這篇 就像上了一堂課 多謝 對相機的認知增進不少
LSI狼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1/8/04 訊息 2,28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46 8/1/06 #20 clarence 說: 大家都好專業喔 拍出好相片難 了解相機更難 看完這篇 就像上了一堂課 多謝 對相機的認知增進不少 按一下展開…… 照相裡面最重要的是在觀景窗後面的那顆頭,決定了器材的活用以及題材的發揮。 買了相機,就是要常常拍,不要玩了一會就丟在一邊,這樣好器材也會哭泣的。
clarence 說: 大家都好專業喔 拍出好相片難 了解相機更難 看完這篇 就像上了一堂課 多謝 對相機的認知增進不少 按一下展開…… 照相裡面最重要的是在觀景窗後面的那顆頭,決定了器材的活用以及題材的發揮。 買了相機,就是要常常拍,不要玩了一會就丟在一邊,這樣好器材也會哭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