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unami東力奇"核4機"-影音專用機殼
應該有不少人都想在家裏客廳擺上一台家庭劇院專用的電腦,不過套裝的影音用PC價格實在不怎麼便宜,其實最省錢的方法還是自己DIY組裝一台,雖然有點費事,不過自己動手打造家庭劇院電腦應該也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如果家裏客廳有著氣派的裝潢,選用的機殼質感可是不能太差,配上一台四大一般的機殼應該是非常不搭嘎吧?
Tsunami東力奇最近推出了一款影音專用的機殼”核4機”,從外箱就可看出此產品定位是針對想組裝家庭劇院的玩家們為主。
核4機的上下側蓋材質是高密度鍍鋅鏡面烤漆鋼板,上方有個相當特殊的對流孔,也正是位於CPU的上方,以一般INTEL 775的原廠散熱器來看,會高於側蓋,對流孔剛好罩住,散熱器剛好可以從四週的開孔將冷空氣吸入進而散熱。
特殊的對流孔設計。
核4機的背部,開孔的地方剛好於硬碟的位置,可增加硬碟的散熱效果。
眼尖的玩家應該就可以看出,核4機不是使用一般的5.25吋光碟機,必須使用slim規格的光碟機才可以安裝,也就是薄型的光碟機。在前置面板的部份由左至右,麥克風、耳機、USB、1394、eSATA,可以說是該有的都有,不過只有一個USB介面是挺少的。
為了整體造型及美觀,核4機側蓋拆裝並不是使用傳統的螺絲,而是使用圓形的內六角螺絲。
當然不是耍大家,既然使用內六角螺絲,沒工具怎行,不過這東西如果掉了...可就是件麻煩事。
在上蓋的對流孔側面則是有個提把,如果將機殼直立的話,這部位是朝上的,在提把的內側則有散熱孔,只使用一顆CPU散熱器即可做到機殼內的對流。
接著拆開看看機殼內的空間設置。
核4機可以安裝Micro-ATX或是ITX兩種規格的主機板。在內部的空間設置看起來並不會相當擁擠,看來安裝應該是相當簡單。
小機殼也是可以擴充的!在後方有預留一個PCI-E的擴充槽,可使用附贈的PCI-E轉卡將擴充的卡轉向即可安裝。
在CPU的旁邊有散熱孔,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提把部份。
前置擴充面板。
核4機採用350瓦的電源供應器,以一般的家庭劇院PC來看應該是綽綽有餘。
電源線的部份,主機板電源為20+4PIN,CPU電源為4PIN,一個SATA電源、兩個大4PIN及兩個小4PIN。
光碟機與硬碟是安裝於主機板背面,不用跟主機板共用同一區域,拆裝較為方便,而且主機板也有足夠的空間可散熱。
核4機的附件,PCI-E 轉接卡 、Slim光碟機轉接卡 、金邊音響高級腳座、零件包、透明底座 。
準備試裝!因為機殼不大,一定要使用Micro-ATX或是ITX的主機板才有辦法鎖上。試裝的板子為INTEL的Q965晶片組,MSI Q965MDO主機板。
MSI Q965MDO是標準的Micro-ATX主機板,裝上之後空間還是蠻寬敞。
核4機只能裝Slim這種薄型的光碟機。
光碟機與硬碟是裝於主機板背面,便於拆裝。目前市售有些小機殼儲存設備與主機板安裝於同一面,如果要拆主機板就得先把有的沒的拆下,非常不便。
雖然可以裝上PCI-E介面卡,不過要將線整理好,不要去卡到散熱器,圖中的介面卡為8600GTS,看來還是裝電視卡會比較實用一點。
核4機的外型就像是一台流線型的播放器,平放在客廳也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如果空間有限,也可直立擺放。
核4機在安裝方面因為空間夠大算是相當順手,不過就官方透露,側蓋上方的對流風罩如果於AM2平台會有不合卡到的情形,這方面也已經著手在改版,在不久之後就會有新版推出。在散熱方面,因為主機板與儲存設備於不同的區域,內部空間寬敞,加上特殊的對流設計,比起一般的小機殼散熱要更有效率一些。
應該有不少人都想在家裏客廳擺上一台家庭劇院專用的電腦,不過套裝的影音用PC價格實在不怎麼便宜,其實最省錢的方法還是自己DIY組裝一台,雖然有點費事,不過自己動手打造家庭劇院電腦應該也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如果家裏客廳有著氣派的裝潢,選用的機殼質感可是不能太差,配上一台四大一般的機殼應該是非常不搭嘎吧?
Tsunami東力奇最近推出了一款影音專用的機殼”核4機”,從外箱就可看出此產品定位是針對想組裝家庭劇院的玩家們為主。

核4機的上下側蓋材質是高密度鍍鋅鏡面烤漆鋼板,上方有個相當特殊的對流孔,也正是位於CPU的上方,以一般INTEL 775的原廠散熱器來看,會高於側蓋,對流孔剛好罩住,散熱器剛好可以從四週的開孔將冷空氣吸入進而散熱。

特殊的對流孔設計。

核4機的背部,開孔的地方剛好於硬碟的位置,可增加硬碟的散熱效果。

眼尖的玩家應該就可以看出,核4機不是使用一般的5.25吋光碟機,必須使用slim規格的光碟機才可以安裝,也就是薄型的光碟機。在前置面板的部份由左至右,麥克風、耳機、USB、1394、eSATA,可以說是該有的都有,不過只有一個USB介面是挺少的。

為了整體造型及美觀,核4機側蓋拆裝並不是使用傳統的螺絲,而是使用圓形的內六角螺絲。

當然不是耍大家,既然使用內六角螺絲,沒工具怎行,不過這東西如果掉了...可就是件麻煩事。

在上蓋的對流孔側面則是有個提把,如果將機殼直立的話,這部位是朝上的,在提把的內側則有散熱孔,只使用一顆CPU散熱器即可做到機殼內的對流。

接著拆開看看機殼內的空間設置。

核4機可以安裝Micro-ATX或是ITX兩種規格的主機板。在內部的空間設置看起來並不會相當擁擠,看來安裝應該是相當簡單。

小機殼也是可以擴充的!在後方有預留一個PCI-E的擴充槽,可使用附贈的PCI-E轉卡將擴充的卡轉向即可安裝。

在CPU的旁邊有散熱孔,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提把部份。

前置擴充面板。

核4機採用350瓦的電源供應器,以一般的家庭劇院PC來看應該是綽綽有餘。

電源線的部份,主機板電源為20+4PIN,CPU電源為4PIN,一個SATA電源、兩個大4PIN及兩個小4PIN。

光碟機與硬碟是安裝於主機板背面,不用跟主機板共用同一區域,拆裝較為方便,而且主機板也有足夠的空間可散熱。

核4機的附件,PCI-E 轉接卡 、Slim光碟機轉接卡 、金邊音響高級腳座、零件包、透明底座 。

準備試裝!因為機殼不大,一定要使用Micro-ATX或是ITX的主機板才有辦法鎖上。試裝的板子為INTEL的Q965晶片組,MSI Q965MDO主機板。

MSI Q965MDO是標準的Micro-ATX主機板,裝上之後空間還是蠻寬敞。

核4機只能裝Slim這種薄型的光碟機。

光碟機與硬碟是裝於主機板背面,便於拆裝。目前市售有些小機殼儲存設備與主機板安裝於同一面,如果要拆主機板就得先把有的沒的拆下,非常不便。

雖然可以裝上PCI-E介面卡,不過要將線整理好,不要去卡到散熱器,圖中的介面卡為8600GTS,看來還是裝電視卡會比較實用一點。

核4機的外型就像是一台流線型的播放器,平放在客廳也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如果空間有限,也可直立擺放。

核4機在安裝方面因為空間夠大算是相當順手,不過就官方透露,側蓋上方的對流風罩如果於AM2平台會有不合卡到的情形,這方面也已經著手在改版,在不久之後就會有新版推出。在散熱方面,因為主機板與儲存設備於不同的區域,內部空間寬敞,加上特殊的對流設計,比起一般的小機殼散熱要更有效率一些。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