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成RAID是要經過一些程序,不是單純在BIOS改成RAID就可以完成設定
以allen_ni 為例:
假設STAT通道(1-6)
S1:250G(空)
S2:空
S3:250G(VISTA系統)
S4:320G(空)
S5:空
S6:空
先進BIOS內設SATA為RAID
進入子選項中將S1及S4設成Enabled,其餘為Disable
儲存後重新開機,當畫面跑完抓取設備後要按功能鍵進入RAID公用程式系統(看畫面提示為何按鍵或看說明書,假設為"Tab"建),
進入工具程式後將S1及S4硬碟加入成為一組,模式設成RAID0(也可能其他英文名稱),最後按完成(這時這兩顆已被何成為一顆),allen_ni中250G+320G會被合成500G,此時在這兩顆HD中會被寫入RAID資訊,以後只要這兩顆碰到就一定會一組(不管插座如何更改,只要設成Enabled),除非用工具刪除或做低階,一般刪除或FORMAT都無法消除記錄。這時建議重新開機進入BIOS內啟動區(不是第一項,一般是第二選項中的BOOT....)中看是否已有一顆XXXX500G(4xx)硬碟(如果看到時表示已經合體成功,如果沒看到表示在RAID工具還有步驟尚未為成)。重新規畫好啟動順序後。
進入VISTA中應該只剩下一顆原VISTA那顆硬碟,怎麼會看不到新的RAID那顆呢?因為新組合RAID視同成尚未格式化HD當然看不到,這時進入控制台>系統管理工具>電腦管理>磁碟管理,就看到尚未被格式化的硬碟,格式化(想分割這時就可以先做分配)後就會在我的電腦中看到新硬碟。
被設定成RAID的HD,除非知道如何正確刪除步驟,否則獨立後只有一顆在作業系統可以讀到,其餘永遠都讀不到(是當時組合顆數-1),allen_ni用250G+320G組合將會浪費70G,擔心你很快就後悔,想將320G獨立,再將兩顆250G組合,到時一定會3顆搞到發瘋(不巧320G隱藏系統怎樣都讀不到,無法安裝VISTA到這320G上),所以建議一次搞好。
用過RAID0後,那種硬碟順暢度會上癮。如果我是allen_ni,我會這3顆直接做RAID0(重要資料做好備份,讀寫速度是原先三倍,速度很快),當然也可以做 RAID5(安全性較佳,但犧牲一些速度)
以allen_ni 為例:
假設STAT通道(1-6)
S1:250G(空)
S2:空
S3:250G(VISTA系統)
S4:320G(空)
S5:空
S6:空
先進BIOS內設SATA為RAID
進入子選項中將S1及S4設成Enabled,其餘為Disable
儲存後重新開機,當畫面跑完抓取設備後要按功能鍵進入RAID公用程式系統(看畫面提示為何按鍵或看說明書,假設為"Tab"建),
進入工具程式後將S1及S4硬碟加入成為一組,模式設成RAID0(也可能其他英文名稱),最後按完成(這時這兩顆已被何成為一顆),allen_ni中250G+320G會被合成500G,此時在這兩顆HD中會被寫入RAID資訊,以後只要這兩顆碰到就一定會一組(不管插座如何更改,只要設成Enabled),除非用工具刪除或做低階,一般刪除或FORMAT都無法消除記錄。這時建議重新開機進入BIOS內啟動區(不是第一項,一般是第二選項中的BOOT....)中看是否已有一顆XXXX500G(4xx)硬碟(如果看到時表示已經合體成功,如果沒看到表示在RAID工具還有步驟尚未為成)。重新規畫好啟動順序後。
進入VISTA中應該只剩下一顆原VISTA那顆硬碟,怎麼會看不到新的RAID那顆呢?因為新組合RAID視同成尚未格式化HD當然看不到,這時進入控制台>系統管理工具>電腦管理>磁碟管理,就看到尚未被格式化的硬碟,格式化(想分割這時就可以先做分配)後就會在我的電腦中看到新硬碟。
被設定成RAID的HD,除非知道如何正確刪除步驟,否則獨立後只有一顆在作業系統可以讀到,其餘永遠都讀不到(是當時組合顆數-1),allen_ni用250G+320G組合將會浪費70G,擔心你很快就後悔,想將320G獨立,再將兩顆250G組合,到時一定會3顆搞到發瘋(不巧320G隱藏系統怎樣都讀不到,無法安裝VISTA到這320G上),所以建議一次搞好。
用過RAID0後,那種硬碟順暢度會上癮。如果我是allen_ni,我會這3顆直接做RAID0(重要資料做好備份,讀寫速度是原先三倍,速度很快),當然也可以做 RAID5(安全性較佳,但犧牲一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