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放假啦~熬過蠻長的一學期,迎接自由的寒假之後,終於可以好好揮霍一下啦~ 話說上次我的筆電顯卡超頻超到燒掉,還好維修沒被抓包要不然就損失大了,為了好好超頻我就去敗了一台筆電散熱底座啦>~<
Flex包裝有日系風格,儉約又不失質感,但其實它是韓國產品嘿嘿。
Flex的標誌印的很有質感~爽度+1
卡拉卡拉卡拉~隱藏收納座開啟,可以放點像隨身碟的小東西
拿出來再拍一張
各位看官猜猜看,這些孔有什麼用途?(迷之音:散熱孔!!)
答案揭曉嚕~是調整高度用的固定孔!
底座有兩個USB插孔,但只要一個就能正常運作哩
轉速調節器,轉速350~440prm
風扇罩採用六角設計,可以大大減少噪音值,風扇有CFM喔
風扇也打上自家的品牌
附件Part1 說明書正面是韓文背面則是英文,但圖片做的很詳細。
按圖施工,保證成功~
附件Part2 傳輸線
Flex很細心喔,不同使用者的線材都準備好了。
附件Part3 固定用螺絲
附件Part 5 防刮套
用法很簡單就像這樣...
不是!!!是這樣才對!!!
組合完畢來一張吧
重量1.8KG,很難忘了它的存在
來個厚度比較圖
接下來實驗品要出現啦~
ACER ASPIRE 5520G
CPU:Turion 64X2 TL-58 1.8GX2
RAM: DDRII 667 4GB(2GB*2)
VGACard:Geforce 8400M G
HDD:160GB SATAII
測試室溫19度
有杜比最動聽,聽音樂超棒的啦!(路人甲:只有在看電影的時候吧_ _)
當場被揭穿一 一lll(無奈)
接下來合體來合照一張
然後來個托高教學嘿嘿
先拿下原本的螺絲帽
之後把底座立起來
腳架放下來~
調整到想到的高度
鎖回螺絲帽
再把附件的螺絲拿出來固定
另一邊同樣方法就完成哩
拍個正面
筆電放上去嚕
身高一樣高哩(還可以架更高)
感覺滿帥氣的@~@
但是有一個小缺憾,筆電的螢幕開關被底座擋住哩,得先把螢幕打開再放上去
每次拿起底座時手指頭都伸進去,有點小危險@@
接下來開始燒機測試哩
燒機軟體 ATI Tool 0.26 & SP2004 ORTHOS BETA
監控軟體 EVEREST Ultimate
每次燒機20分鐘
降 溫時間 20分鐘

沒托高燒機
托高後燒機
經過漫長的六小時測試,我終於把數據測出來啦!
為什麼六小時呢?因為中間測了很多不統角度的數據,而每次測試中間要等待20分鐘,最後才
研究出我的筆電內部熱對流部適合進行托高運作
測試數據如圖(最大轉=風扇最大轉速,最小轉=風扇最小轉速)
點選可放大

加裝底座燒機後比未加裝前CPU低了5度,GPU也有5度的好成績,至於硬碟也不落人後,降了4度
,現在重點來了,為什麼托高後的GPU溫度比沒加底座還高呢?遇到這個問題時還真一頭霧水,
之後換了幾個不同高度測試,結果發現,只要一托高GPU溫度就會比沒加裝底座高,原因應該就
是我的筆電不適合在托高情況下運作,冬天還好,但是到夏天可能就會熱當了。
測試結果底座表現十分良好,把風扇轉速調到最小時,幾乎聽不到風扇的聲音,而且也能有很好
的降溫表現,維持在降低3度的水準,若是玩家比較不介意這一點點的噪音,就把風扇轉速調到
最高吧,這時的散熱效能應該就是無人能敵的超強散熱底座了吧!
總體來說這個底座十分良好,除了能散熱外,舒適性也是一流,經過人體功學設計可以增加使
用筆電的續戰力外,底座還有貼心的收納盒設計,增加了玩家的方便性。
最後來提到攜帶性問題,它的厚度和重量卻令人十分卻步,攜帶性十分的低,比較適合不適合
要隨身攜帶的玩家,在安全設計上(不是拿來當武器喔),測試時拿起底座常常會碰到風扇
,雖然風扇葉很軟,轉速也不高,但還是希望下一代的暴力級底座能改善這方面的問題。
報告就到此結束啦,謝謝大家捧場嚕^^
下集待續
Flex包裝有日系風格,儉約又不失質感,但其實它是韓國產品嘿嘿。

Flex的標誌印的很有質感~爽度+1

卡拉卡拉卡拉~隱藏收納座開啟,可以放點像隨身碟的小東西

拿出來再拍一張

各位看官猜猜看,這些孔有什麼用途?(迷之音:散熱孔!!)

答案揭曉嚕~是調整高度用的固定孔!

底座有兩個USB插孔,但只要一個就能正常運作哩

轉速調節器,轉速350~440prm

風扇罩採用六角設計,可以大大減少噪音值,風扇有CFM喔

風扇也打上自家的品牌

附件Part1 說明書正面是韓文背面則是英文,但圖片做的很詳細。

按圖施工,保證成功~

附件Part2 傳輸線

Flex很細心喔,不同使用者的線材都準備好了。

附件Part3 固定用螺絲

附件Part 5 防刮套

用法很簡單就像這樣...

不是!!!是這樣才對!!!

組合完畢來一張吧

重量1.8KG,很難忘了它的存在

來個厚度比較圖

接下來實驗品要出現啦~
ACER ASPIRE 5520G
CPU:Turion 64X2 TL-58 1.8GX2
RAM: DDRII 667 4GB(2GB*2)
VGACard:Geforce 8400M G
HDD:160GB SATAII
測試室溫19度

有杜比最動聽,聽音樂超棒的啦!(路人甲:只有在看電影的時候吧_ _)
當場被揭穿一 一lll(無奈)

接下來合體來合照一張

然後來個托高教學嘿嘿

先拿下原本的螺絲帽

之後把底座立起來

腳架放下來~

調整到想到的高度

鎖回螺絲帽

再把附件的螺絲拿出來固定

另一邊同樣方法就完成哩

拍個正面

筆電放上去嚕
身高一樣高哩(還可以架更高)

感覺滿帥氣的@~@

但是有一個小缺憾,筆電的螢幕開關被底座擋住哩,得先把螢幕打開再放上去

每次拿起底座時手指頭都伸進去,有點小危險@@

接下來開始燒機測試哩
燒機軟體 ATI Tool 0.26 & SP2004 ORTHOS BETA
監控軟體 EVEREST Ultimate
每次燒機20分鐘
降 溫時間 20分鐘

沒托高燒機

托高後燒機

經過漫長的六小時測試,我終於把數據測出來啦!
為什麼六小時呢?因為中間測了很多不統角度的數據,而每次測試中間要等待20分鐘,最後才
研究出我的筆電內部熱對流部適合進行托高運作
測試數據如圖(最大轉=風扇最大轉速,最小轉=風扇最小轉速)
點選可放大

加裝底座燒機後比未加裝前CPU低了5度,GPU也有5度的好成績,至於硬碟也不落人後,降了4度
,現在重點來了,為什麼托高後的GPU溫度比沒加底座還高呢?遇到這個問題時還真一頭霧水,
之後換了幾個不同高度測試,結果發現,只要一托高GPU溫度就會比沒加裝底座高,原因應該就
是我的筆電不適合在托高情況下運作,冬天還好,但是到夏天可能就會熱當了。
測試結果底座表現十分良好,把風扇轉速調到最小時,幾乎聽不到風扇的聲音,而且也能有很好
的降溫表現,維持在降低3度的水準,若是玩家比較不介意這一點點的噪音,就把風扇轉速調到
最高吧,這時的散熱效能應該就是無人能敵的超強散熱底座了吧!
總體來說這個底座十分良好,除了能散熱外,舒適性也是一流,經過人體功學設計可以增加使
用筆電的續戰力外,底座還有貼心的收納盒設計,增加了玩家的方便性。
最後來提到攜帶性問題,它的厚度和重量卻令人十分卻步,攜帶性十分的低,比較適合不適合
要隨身攜帶的玩家,在安全設計上(不是拿來當武器喔),測試時拿起底座常常會碰到風扇
,雖然風扇葉很軟,轉速也不高,但還是希望下一代的暴力級底座能改善這方面的問題。
報告就到此結束啦,謝謝大家捧場嚕^^
下集待續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