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NE R4的縮小版 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開箱分享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qxxrbull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qxxrbull

進階會員
已加入
8/28/11
訊息
238
互動分數
12
點數
18
年齡
37
xftitle.png
前言
Fractal Design算是目前機殼界的新起之秀
日前本人有開箱過他的"放大版"DEFINE R4
這次 由於也有廣穎的固態硬碟要做測試 所以也去弄了套Z87平台來做RAID0
剛好手上的這個機殼 也派上用場拉
xftitle.png
產品包裝/外觀/內部一覽
231839ymep2w2aemt52wzr.jpg.thumb.jpg

↑這是產品外包裝 介紹機殼內部和他的特色
231844j8msbyrs8ysbb8bt.jpg.thumb.jpg

↑另一面則是簡單的機殼外包裝
231845wiowj7kw243opp2w.jpg.thumb.jpg

↑側面有握把 方便搬運 以及條碼
231846jdsejrddedtnwsjj.jpg.thumb.jpg

↑這裡也有握把
231846wace1ldrdijry7ay.jpg.thumb.jpg

↑上面沒甚麼
231847uzsyb4bbw7bbb5g1.jpg.thumb.jpg

↑打開後(這次同樣我是用倒置的方式拿出來的)
231848isoqiqtqs4tj15at.jpg.thumb.jpg

↑兩本說明書 沒看到有附其他廠商的東東
231849pu2f8syunzsb32w8.jpg.thumb.jpg

↑機殼側面 跟大哥R4一樣 有一個風扇位置
231850zbazlob4dokb4so4.jpg.thumb.jpg

↑背面 同樣已經附上一個風扇 也有直立式PCI-E檔板設計
231850c5en8rg8ny95n0d3.jpg.thumb.jpg

↑上方有一個風扇位置 前I/O相較於R4亦有縮減一些
231851r0gzwe2c0y1ese9a.jpg.thumb.jpg

↑另一邊同樣沒有風扇位置
231852kcmomvuggqfp88gz.jpg.thumb.jpg

↑前方面板 出場時有貼上防刮的膠膜 上方也有藍色LED燈
231852df38y3h9vumy0my1.jpg.thumb.jpg

↑前置I/O 跟R4差別在於少了Reset和一個前U3
這點如果常常拿電腦在除錯有問題的零件的人要注意 畢竟沒有Reset按鈕
231853kk8x39jzk3k1kj8l.jpg.thumb.jpg

↑前面板的方便開啟槽區
231854lv5v5esj8busouoe.jpg.thumb.jpg

↑開啟之後 同樣兩組前置5.25吋 內部也有吸音棉
231856aqwcy4ctj4cbyd3m.jpg.thumb.jpg

↑可以用手直接扳開前置5.25吋 方便拆卸
231856dhnh4hhmc745ljz5.jpg.thumb.jpg

↑兩邊側板都使用手轉螺絲 更方便拆卸
231858f8488tnsac48aifp.jpg.thumb.jpg

↑螺絲工具等等零件 預放在這裡
231858lrem121hhbxq7a1e.jpg.thumb.jpg

↑跟R4一樣的3.5/2.5硬碟抽取架
231859o7z50773gi5ua557.jpg.thumb.jpg

↑如果顯卡過長或是想要更好的散熱
可以把上方一組硬碟架拆卸掉
231900csltswkk82tpch8f.jpg.thumb.jpg

↑側面一覽
231901a64x944p2bxbexv4.jpg.thumb.jpg

↑同樣內附兩顆風扇
大小為14公分 轉速1000RPM 型號為SSR2
此顆風扇亦有單獨販賣 一顆售價台幣399元
231901abmib857rk8k9rfq.jpg.thumb.jpg

↑PCI-E檔板全部也是免螺絲的
231903css7u5c9u7ab52q1.jpg.thumb.jpg

↑側板內部 有貼上吸音棉
231903ejxiruvmuzandbde.jpg.thumb.jpg

↑風扇安裝區 要先把吸音棉拆下才能安裝風扇
231904lr5wf59u9sr3jfy2.jpg.thumb.jpg

↑另一側版則只有薄薄一層類似地毯的貼料
不過考量到另外一側版噪音不大 其實也沒有差很多
231905r6z7339375pr6811.jpg.thumb.jpg

↑一個內置的前置5.25轉3.5的面板
231905mefy9rqgr1e11199.jpg.thumb.jpg

↑側邊後方一覽
同樣有固定線材的突起
231907y3jt6o3t9j3txpou.jpg.thumb.jpg

↑背部整線槽比大哥R4還要窄些
大概不及一個1元銅板
長度約1公分
231907n3lvxtsx3ttj7xzi.jpg.thumb.jpg

↑前方面板方便拆卸
231908bk32zozvvvzh3xx9.jpg.thumb.jpg

↑這裡有兩個風扇位置
原廠已經附設一個
231910v3neg8ret5oyx3ga.jpg.thumb.jpg


231909vo94bs80ik9zik39.jpg.thumb.jpg

↑同樣跟後面是同一款同型號的風扇
231910j787xk2amr0acccc.jpg.thumb.jpg

↑底部有抽取式濾網
231911jqv8vvx2184vzcu8.jpg.thumb.jpg

↑這裡還可裝載一枚風扇
也可以容量體積龐大的Power
231912fjzdfdk1gkcnvnzl.jpg.thumb.jpg

↑這次配件一覽
多了可以放背面PCI-E的風扇調速器
可惜的是如果螺絲能夠標明哪個要鎖在哪裡會比較好
231913asm78rdqp9fb5s6w.jpg.thumb.jpg

↑風扇調速器特寫 吃大4PIN Molex 可連接三個小3PIN的風扇裝置
231913ivx6eaa4a6uxay0e.jpg.thumb.jpg

↑銅柱同樣要用配件輔助方能牢固鎖上
231914pbfibpbdkkkkhpyd.jpg.thumb.jpg


231914qmmlj4jl5vegvt5l.jpg.thumb.jpg

↑3.5/2.5吋硬碟安裝特寫
231916nnxankzn0hpgahxa.jpg.thumb.jpg

↑最終安裝完成的樣子

xftitle.png
設備一覽
CPU:Intel Celeron G1820
MB: Z87 MS-7826(HP OEM主版)
RAM:G.Skill DDR3 4G 1600 紅疏版(單條)
VGA:內顯
HDD:廣穎 Silicon Power Slim S60 240GB
POWER:藍海500W
作業系統:WIN8.1 64位元 企業版
xftitle.png
心得
這次雖然沒有相關的效能測試
因為手上沒有高耗能的顯卡或CPU
個人認為 這個機殼算是M-ATX中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 如果常常除錯/重開機的朋友 可能要多注意
畢竟他沒有重置按鈕就是
 
感覺風扇控制的擋板還不錯
 
↑前置I/O 跟R4差別在於少了Reset和一個前U3
這點如果常常拿電腦在除錯有問題的零件的人要注意 畢竟沒有Reset按鈕

QkUqfca.jpg

更正:他是有RESET按鈕的 藏在前面板打開的右側 感謝網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