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 AMD 打造12核心APU?有可能嗎?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一些事情與你分享
有空你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言論以及我的留言

我可以簡單地跟你說,
1. 我是某IC設計公司軟體研發部的主管, 我早就可以不用寫程式了,
但不代表我對於新的技術不了解, 也不代表我對寫程式一事已經生疏
你無須問我是哪間公司, 但我可以跟你說我們部門內台清交資工碩士占了70%以上, 總人數超過30人
2. 會寫程式不代表一切, 軟體的開發的重點往往不在於寫程式, 把程式寫好只是最基本的東西而已
3. 有件事情你錯了, 錯以為資工的人才會寫程式, 我們部門內程式寫最好的那個不是資工系的
寫程式這件事, 學校老師教的不見得到位
4. 我沒打算跟你辯駁甚麼, 只是勸你別認為別人都很弱
5. 我的知識不見得一定在你之上, 但你如果會認為我是大外行的, 一種可能就是你超越我太多了, 不然就是你距離我還很遙遠
6. 我不打算再回應你甚麼了, 你也無須回覆我這個訊息, 祝你好運.

你是有精神分裂嗎?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留點口德吧你...
整個世界就圍著你轉是嗎?
你贏了!!

到目前為止 對這種情況我還覺得我能壓住脾氣 不惡言相向對待他那奇怪言行 已經非常留口德的了
世界有繞著我轉嗎? 我贏了嗎? 我怎只感覺他給了我一次非常特殊的經驗 非常不舒服的經驗 你也是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我順便在這跟樓上那位說一下 平常做人做事都無法分辨對錯的話
相對的在電腦領域裡也無法分辨對和錯 會造成這種問題的
目前據我所知只有失智症(不正常退化)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請多保重身體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前言
失智症所引發的原因目前仍無法清楚證實,同時也沒有真正可以治癒的藥物及方法。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了解此疾病對患者所造成的影響,更應知道如何去照顧和支持這些往後將持續為失智症所苦的患者。 replica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瞭解失智症和學習照護的技巧是很重要的,曾經有人用一天36小時來形容照顧失智症患者的煎熬。 replica watches

認識失智症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用來描述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狀的名詞。當醫師診斷病患罹患失智症時,這表示病患可能出現了明顯的記憶力衰退、智力喪失、思考障礙、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出現異常的行為等症狀。
通常我們會發現病患先出現的症狀是--病患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及有困難去處理日常生活作息、及過去熟悉的工作。對病患本身可能會出現的有個性改變、行為改變、失去判斷力、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表達、思考障礙或是對於一些指示無法遵從等。
失智症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是退化性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另外還有路易氏失智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及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大腦漸進式退化(neurodegeneration)的疾病,它侵襲大腦中對於思考、記憶及語言的 部份。這種疾病的發生是漸進式的,同時病患的病情也是慢慢的變壞。

阿茲海默氏症之問題行為

癥狀 發生率(%)
冷漠(apathy) 70
激動(agitation) 60
焦慮(anxiety) 45
易怒(irritability) 42
憂鬱(depression) 38
過度活動(motor behavior) 38
失去控制(disinhibition) 36
食慾改變(appetite change) 31
夜晚行為(night behavior) 24
妄想(delusions) 22
幻想(hallucinations) 10
其次是血管性失智 症(也稱為多發性腦梗塞失智症),是失智症的第二大類型。
其他造成失智症的原因還包括巴金森氏症及其他腦部疾病等。

【哪些人會得失智症?】
失智症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大部分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但也有極少數患者是在30歲、40歲或50歲左右即得到失智症。

【失智症會遺傳嗎?】
那要看失智症發生的原因;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有家族關連,他們的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可能曾經患有或正患有阿茲海默氏症,但因阿茲海默氏症常發生於老年人,所以他的家族病史容易被忽略。

【失智症的病程】
每一個失智症患有時會改善,有時又會重複回來。失智症之病程可短至2年,但也可能拖到20年之久。

【可以做哪些努力?】
過去以 來,大部分的失智症並沒有被治癒的方式。然而,藥物以及一些非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一些患 者的部分症狀並控制退化的速度。
言語及心理上的支持對失智症患者、家屬及照顧者而言幫助很大。只有持續不斷的支持,才可以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去面對失智症。

失智症常見的症狀
【記憶障礙】
失智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記憶障礙,我們經常會發生健忘的事情,但是失智症的健忘與一般人的健忘不同;他們的記憶喪失是持續性、漸進性而且不是偶爾才發生的。這些會影響他們的工作 或家庭的功能,有時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更嚴重的會忘記如何穿衣服、吃飯或如何洗澡。

描述 正常的健忘 失智症的記憶喪失
記憶力喪失 部分 所有的經驗
忘記東西或人的名字 偶而 漸 進性
延遲叫出名字 偶而 經常
遵循文字 或聲音的指示 通常可以 漸漸不行
使用標誌或備忘 辨識環境的能力 通常可以 漸漸不行
可以描述看過電視或 書中內容 通常可以 漸漸喪失 能力
算數的能力 經常可以 漸漸喪失能力
自我照顧能力 通 常可以 漸漸不行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通常是模糊不清且不會立即被發現。通常病人看起來只會有一些記憶上的問題,尤 其是近期發生的事件特別容易忘記。

【其他常見的症狀 】
• 意識混亂
• 人格改變
• 冷漠及茫然不知所錯
• 失去完成每日生活任務的能力

有時候我們很難辨別這些症狀,只是覺得不對勁,甚至認為這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或者症狀 進展很慢而且要很長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病人可能會拒絕做一些事,因為他自己也覺得不太對勁 。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 近期記憶喪失以致影響工作技能
失智症患者常忘記身在何處,剛剛發生的事很快就忘記了,即使經提醒也不復記憶。例如像平日電腦的操作,無法明確完成甚至討厭排斥,電視搖控器也變得不會使用、行動能力變緩慢,失去工作的能力或者退化、再學習新的事物變得有困難。

※很難完成原本熟悉的家庭事務
如常常忘記自己在煮飯,或者買了滿滿一箱的菜卻重複去買菜,甚至忘記家裡的陳設,在日常生活中功能執行變的困難有障礙,例如衣服洗不太乾淨,煮的食物飯菜味道不合大家的口味 。

※ 有語言表達的問題,無法說出確切的名詞
對於身邊家人與朋友的名字記不起來,也不能用正確的字句將心裡想表達的想法說出來,更時常突然間忘記東西的名字,如手錶,會說是看時間的東西,或者自創新語,及重複言語。

※ 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
有時明明在自己家裡,可是卻吵著要回家,出去會忘記回家的路,時間地點也常搞錯,日夜顛倒,無法辨識家裡的房間、廁所、廚房、客廳的位置。

※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時常將不能吃的物品拿來吃,不知天氣冷熱、不知飽餓、感覺遲緩、誤認或錯認,無法辨識環境危險。

※ 抽象思考能力降低,無法思考複雜的事務
無法操作較複雜的事務,如:加減運算買東西,無法辨識金錢的真假、不知道鑰匙是拿來開門 ,筆可以用來寫字,筷子是用來吃飯夾菜。

※ 物品擺放錯亂
譬如大白菜放到書櫃裡,把衣服放在冰箱,或物品突然找不到時,會誤以為家人偷他的物品。

※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表情淡漠、呆板僵硬、憂鬱悶悶不樂、心存多疑,情緒上明顯起伏不定,喜怒無常。

※ 個性急遽改變
如果是好好先生卻變成有攻擊暴力傾向的個性,心情憂鬱,焦躁不安沒耐性,脾氣激動易怒,也變得比較不注意隱私。

※ 喪失活動力及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對人、事、物或活動都沒有興趣,拒絕進食,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人交談,社交生活也變得有障礙,原來常做的事現在卻提不起勁。

很多症狀和失智症很像但不表示這個人得了失智症,中風、憂鬱、酒精中毒、感染、賀爾蒙障礙、營養不足和腦瘤都可能有類似症狀,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療的,所有這些症狀時要及早就醫。只有專門的醫生才能診斷,若診斷確立,就要開始去尋找可協助的資源 。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前言
失智症患者中,大概有9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問題行為,這些問題可能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患者身上,且依病患的病程不同會有嚴重程度的差異。下列症狀為台灣臨床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精神問題行為,並非涵括所有的內容;實際上從(表1)中可看到失智症長者的 一般特性,其中因個人的性格、生活史、照顧者的協助態度、生活環境等錯綜複雜的要素,使得個別差異明顯。

表1. 失智症長者的一般特性

基本症狀
記憶力衰退 ,時間、場所、人物等定向感障礙,計算能力減退,認知力減退,理解力,判斷力衰退。


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礙
穿脫行為障礙,飲食攝取行為障礙, 排尿、排便行為障礙(失禁), 入浴行為的障礙,步行障礙(臥床不起)

行為異常(問題行為)
遊走、吼叫、日夜顛倒不分、攻擊行為、撕衣行為、不潔行為、弄火行為、收集癖、色狼行為

伴隨的精神症狀
過食、異食、自傷、自殺企圖、不眠、興奮、譫妄、抑鬱、躁症、幻覺 、妄想、情感失控、人格變化


身體症狀
運動障礙、構語障礙、吞嚥障礙、攝食障礙

茲就其明顯的症狀表現及如何對應,簡單陳述如下:

【一、 妄想錯覺】
現實中未曾發生過事件、常見於中、重度失智症患者的症狀,它是一種「不實,但令患者深信不疑的想法」。妄想的內容非常多元,歸納為有人偷他的東西、認為自己房子不是自己的房子,吵著要回家、覺得被遺棄或被害… 等。因此在照護上重要的是了解患者的需求,同理他的感受,然後以他感興趣的事物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

【二、 幻覺】
路易氏體、血管型失智症或阿茲海默型的失智症患者到了中、重度時,產生幻覺的機率相當大, 尤其是路易氏體型的患者,發生幻覺的情況特別普遍且強烈。
失智症患者的幻覺與精神病患的有些不同,精神病患是以「聽幻覺」為主,但失智者通常會發生「視幻覺」的現象 。其幻覺內容相當多元,可能包括看到熟人、已逝去的親人、陌生人、小孩、動物、昆蟲、蛇等 。幻覺雖然是一種假象,但對於病患而言,對他所經歷的幻覺,他通常以為是真實的,患者通常對這樣假象相當堅持。因此,在照護上若是反光造成的問題,可用窗簾把窗子蓋起來,或把玻璃換成毛玻璃或白霧玻璃;加強夜間室內的照明,也可減少幻覺的發生。

【三、 情緒障礙】
情緒問題包括:情緒低落、憂鬱 、焦慮及恐懼、害怕落單、嚴重依附照護者,因此在照護上儘量安排住民有興趣的、能參與的活動,以減少重複的頻率,可考慮到日照中心參與活動。
躁動的行為包括攻擊別人(踢人、抓人、咬人、吐口水)及重複性的行為(講同樣的話,問同樣的問題)。通常這些行為 出現在失智症較為嚴重時,當住民發生此類問題行為時,照顧者須注意避免環境的吵雜。

【四、 遊走及走失】
遊走指的是失智症患者一種漫無目的的走動行為,使得患者走失或迷路,甚至進入不安全的環境, 對自己造成傷害。遊走的現象會發生在各個類型的失智症患者身上,有將近六成的失智症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遊走行為,因此在照護上減少環境中噪音與混亂的狀況,若環境許可,可設置一個 循環性的、安全的遊走通道,並用窗廉或屏風將主要出入口遮蔽起來,以免患者看到門就想出去 ,而門窗應加鎖,或採用不易打開的鎖閂裝置,或在出入口加裝風鈴或感應器。
有的遊走行為似乎是沒有目的,有些似乎有某種特定的目的,可能是想尋找食物、喝水、上廁所或者想回以前的家、找老朋友或家人或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想尋找熟悉的人或物,需要照顧者花費時間細心觀察,嘗試尋找原因再做因應。

【五、 不適當的行為】
包括一再重複之活動、不適當地收或藏東西和不適當的性行為。言語或行為的重複據國內統計約佔62.8%,而言語重複是發生在失智症早期,有時會重複說說過的話,有時是連續好幾天問相同的問題;到失智症中期重複頻率增加,使照顧者不勝其煩。行為重複則較常出現在中期之後,患者會重覆買相同的東西、重覆要求吃飯、或重覆一些無目的地的動作,如:開關抽屜、翻箱倒櫃、開關房門等。
當住民發生此類不當行為時,照護工作人員不要有太激烈的反應,應以溫柔而堅定地態度轉移他的注意力。

【六、 暴力或攻擊行為】
住民會出現暴力行為,通常是因為被勉強或被阻擋做某事,感覺受挫而產生的反應。尤其到了中後期喪失對社會行為及是非判斷的能力、無法接受負面的感覺或挫折、容易誤解別人的語言及行為而變得易怒、激動或因為幻覺而有暴力行為。
照顧者應避免在聲音或行動上讓住民有生氣或不耐煩的感受,應以正面、接納的表達方式安撫 。

【七、 拒絕行為】
住民到了病程後期往往會成為「永遠的反對黨」,不想吃飯、不想洗澡、不想散步…,什麼事都不想做。此時需要照顧者更多的耐心及愛心去包容,嘗試用各種可能的辦法引導住民參與一些活動, 或在照護上可營造氣氛良好的環境,讓住民較願意去做照顧者要求的事,也可了解住民的背景文化及喜好,針對他所在乎的事物來引導他…等方法。

【 八、 不潔行為】
失智症住民可能會忘記廁所的位置、忘記身體要上廁所的感覺與訊號,或不知如何以言語表達其上廁所的需要,而造成失禁或隨地大小便情形。
掌握住民想上廁所訊號,住民想上廁所時,可能會坐立不安、走來走去像在找什 麼、或是拉扯下半身衣服等,可引導如廁、或將廁所位置明顯標示。

【九、 日落(黃昏)症候群】
最近有些學者將日落症候群當作另一種BPSD,認為可能和日夜節律的破壞有關係,他們指出日夜節律的調節中 樞是在上視交叉核,而失智症腦部的退化可造成上視交叉核的病變,導致日夜節律的破壞,形成夜間體溫振幅較低,體內活力反而增加的不同步調情況而造成。
白天可以接受日曬或燈照,有研究顯示失智長者伴有躁動行為者如在早上接受一小時光照可增加晚上的睡眠時數。白天時段可以安排適度的活動或運動,以消耗過多的體力,並幫助夜晚的睡眠;傍晚時,可以播放輕音樂,讓住民適度的紓解情緒。

【十、 特殊夜間問題行為】
常見的夜間困擾包括:睡眠障礙、跌倒、尿失禁等,照護相關注意事項分述以下:

照護問題 可能原因 處理原則與建議
睡眠障礙
斷續睡眠
日夜顛 倒

白天活動量不足
環境干擾
工作人員執勤或其他住民造成的干擾

*規劃整天規律的生活作息,儘量簡單清楚規律
*每天提供二次、每次十五分鐘的日光浴活動,可以改善生活節律與憂鬱情緒
* 佈置夜間的休息情境,照護者放低音量、配合調整光線
*給予長者現實導向 告知是夜間情境
*分析無法入睡原因,依原因給予協助

跌倒

服用鎮靜安眠藥物夜間起身移位時眩暈致跌倒
環境設施起身移位扶手與照明等

*服藥後至入睡前需特別留意長者動態
*採集中照護原則,儘可能讓長者保持在工作人員視線內
*對於跌倒的高危險群,可嘗試於長者床旁設置離床感應器或可發出聲響的感應器,以利提升工作人員警 覺性
*床旁擺設足以支撐長者起身移位的扶手或重心穩固的椅子等,以協助長者起身時使用
*加強夜間探視頻率與記錄

尿失禁

熟睡而忘了如廁
來不及如廁
泌尿道感染
睡前進食與喝水量較多

*減少睡前的液體攝取量
*適時調整如廁的方便性,就近備妥活動馬桶坐椅或簡易尿壺,以備不時之需
*記錄夜間如廁情形,就醫時可提供作為參考
*注意室內温度,避免因起床如廁之温差,引起長者不適
*如長者熟睡不易叫醒,勿予勉強,但應加強巡視,如擔心來不及如廁尿溼床單,可於床上加舖橡皮中單防護

當遇到患者的問題行為時,請照護者或家人記得一個口訣:「順勢、轉彎」,只要好好地利用這個口訣,通常就能化解一些 難處理的狀況。如果硬要與患者爭辯,只會收到反效果,反而壞了病患及家屬的情緒。當然如果遇到患者的暴力或不恰當行為時,就不能「順勢」了,而應馬上改變身段、用溫和的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才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