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A

    5張小朋友自製2TB 網路硬碟~Seagate Central 2TB 心得分享

    恩…用上面這張圖做開場白,應該會有很多人頗有同感 隨著家裡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數量越來越多,電腦桌上的線就越來越複雜… 常常遇到的問題是行動裝置要做照片及備份一定得透過傳輸線與電腦連接,不僅麻煩而且資料方面不易整理 Orz 拜過估狗大神,才知道市面上無線備份硬碟已經很普及了 最後在購物網站找了一台價格剛好在預算5K內的機器Seagate Central 2TB 說真的,擺在桌上乍看之下還挺像個Modem或是音響之類的… 藏在背後的是三個主要的端子(電源輸入、網路孔及USB接頭),機器則是網狀的設計,我想應該是為了散熱而設計的吧...
  2. A

    只為遊戲而生 G1.Sniper A88X 主機板開箱

    熊貓大你好 先感謝你的回覆 其實技嘉這張主機板有個可以替換OP的功能 還算是蠻好玩的 但內建的音效晶片就....還有待加強 @@
  3. A

    只為遊戲而生 G1.Sniper A88X 主機板開箱

    不曉得大家對技嘉科技旗下的G1-Killer主機板系列熟悉不熟悉,其實技嘉的G1-Killer主打的就是遊戲用的主機板啦!! 今天要開箱的是G1-Killer旗下最新的生力軍 G1.Sniper A88X ,採用的FM2+腳位不僅支援FM2腳位的CPU,也支援AMD下一代Kaveri CPU。 先來看看盒裝外觀 主機板附件,說明書、驅動光碟、後擋板、以及SATA線 主機板本體!! 是標準的ATX大小 主機板的配色沿襲G1-Killer系列慣用的綠黑兩種色調,整張主機板除了音效區塊之外都是使用固態電容...
  4. A

    9K內的NV顯卡 MSI GTX 760 TF OC版 2GB

    最近有朋友因為工作上需要用到CUDA功能,而需要升級添購一張NV的顯卡 預算在萬元內,想當然爾萬元內NV顯卡比較好的選擇就是GTX 760了, 一番精挑細選之後,最後添購的是微星 GTX 760 TF OC 2GB這張顯卡~~ 主機部分則是沿用先前朋友自有的i5主機,利用幫忙安裝的空檔也幫趁機開箱一下 顯卡本體!! 需要外接一個8Pin和一個6Pin的電源 輸出端子的部分 差點忘記拍盒裝@@ 上機小測一下 朋友的主機是i5 4570搭配8GB 的記憶體 算是還蠻常見的i5套餐~ 換裝新的顯卡 驅動自然也要換到更新囉...
  5. A

    挑戰HD7750的CP值,撼訊R7 250 1GB GDDR5 OC版開箱

    7770 也是一張很讚的顯卡,不過就是需要外接電源@@ 有些情況下還是會需要免插電的顯卡 :D
  6. A

    挑戰HD7750的CP值,撼訊R7 250 1GB GDDR5 OC版開箱

    單槽省空間沒錯,但是整體來說會壓縮到散熱器的大小 可能連帶影響到散熱效果!!
  7. A

    挑戰HD7750的CP值,撼訊R7 250 1GB GDDR5 OC版開箱

    市場上已經很久沒有2500~3000元價位的顯卡了,原本這個價位帶的霸主 是HD 7750,現在AMD 推出新的R7 250系列,就看在效能表現上是否可以超越HD7750。 這次開箱的是撼訊R7 250 1GB GDDR5 OC版,外盒比較偏向正方形的尺寸 下方有標示支援DX11.2及PCIE 3.0規格 側標的部分也有列出顯卡的詳細規格 外盒背面 打開外包裝之後,內盒是撼訊經典的節儉包裝 XD 說明書和驅動光碟藏在最下層,因為這張顯卡不插電及已經內建基本三端子 所以沒有附額外的轉接頭...
  8. A

    3690元入手!!新卡上陣的福利~微星 HD7790 1GB開箱

    其實都不差啦~~ 但也就如同其他大大所講的 目前價位比較尷尬一些@@
  9. A

    3690元入手!!新卡上陣的福利~微星 HD7790 1GB開箱

    最近熱門遊戲不少,也不少顯卡在這世代接替的時候跳水了 微星的HD7790 更是一舉跳到 3690元左右的價位,正好朋友正好想換顯卡 就勸拜讓他買來用看看吧! 先來看看開箱吧!! 盒裝正面,有註明是OC版 (微星Afterburn的圖樣還蠻酷的) 盒裝背面 開箱開箱 附件有說明書、驅動光碟、電源轉接線,DVI轉DSUB轉接頭 顯卡本體登場,散熱器是採單一風扇的設計 側邊可以看到底部有兩根熱導管貫穿散熱鰭片 6Pin外接電源接頭也在側邊 顯卡背面也來一張 散熱器的風扇是有PWM功能的呢...
  10. A

    老闆推薦我買的~Seagate SSHD 1TB 開箱

    最近原本當作主要系統硬碟的640G硬碟疑似有壞軌出現,逼不得以只好走一趟光華商場,尋找替換的硬碟產品。 老闆:「年輕人,我看你骨骼精奇,是個練武奇才…..」 我:「老闆,可惜我不練武,但想買顆硬碟….」 看了看現在的硬碟報價單, 主流的SSD入門容量是120G,價格約在3000元左右, 但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會需要更大的容量 (因為要拿來放Steam的遊戲), 雖然有更大容量的SSD,但這樣就超過預算太多太多了~ 老闆:「既然這樣,你要不要試看看Seagate新出的SSHD 1TB ? ,用過都說還不錯,保固還是三年全保哦...
  11. A

    最低價的雙核處理器,AMD Sempron X2 190 開箱

    AMD現在的CPU產品主要都是以FM2與AM3+兩種腳位為主,但我前幾天逛網購的時候發現,原來現在市售還有AM3的CPU產品在賣,分別是單核及雙核的Sempron、Athlon產品,忍不住買了一顆Sempron X2 190來玩看看,回想當年Sempron 2800+的大鵰傳奇,真是感觸頗深。 AMD Sempron X2 190盒裝正式版,代理商是建達 盒裝正面 盒裝背面 內容物一覽,說明書、CPU本體及貼紙、散熱器 有了CPU,那主機板呢? 我們知道大多數的AM3+主機板都可以向下相容AM3腳位的CPU,這次拿來測試的主機板...
  12. A

    地球上最強內顯決戰英雄聯盟之巔 A10-6800K VS I5-4570

    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基礎硬體需求其實不算高,但若要將解析度及各種特效都開到最高,還是需要一定的硬體水準,近期Intel以及AMD都分別推出了最新的Haswell以及Richland CPU,而且都有含內顯的CPU型號,就讓我們來測看看這兩家新出的CPU內顯在英雄聯盟遊戲上面的表現吧! ▼這次要拿來測試的是AMD的A10-6800K以及Intel的I5-4570,皆搭配DDR3 1600 4G*2的記憶體。 ▼遊戲設定如下,解析度為1920*1080,特效品質調至”高”,幀數控制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