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K

    手滑就不小心撿到了一顆OCZ AGILITY 3 240GB SSD

    這幾天又在網路賣場上看看有什麼好料時,發現OCZ這顆Agility 3 240GB只要$4999,想到家裡客廳的那台舊筆電硬碟"喀答"聲越來越大了,開程式也慢到不行,SSD的200多GB容量好像也就足夠用,但是那台筆電也很少在用了,到底該不該買呢?正在猶豫之際,沒想到手就不小心這麼一滑!隔天這顆SSD就出現在家門口了...囧" 既然如此,那就來分享一下這顆SSD的效能成績吧。 Agility 3的包裝內容相當簡單,並沒有附上轉接架。 SSD正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資訊,容量要從背面的標籤才可辨別。 首先是接上使用ASUS P8Z77-V...
  2. K

    非同步之間的較量 OCZ Agility 4 128GB與Intel 330系列 120GB

    對不起,我好像自己離題了(掌嘴)~~拉回來拉回來... 其實這篇我也只是剛好手上有這兩樣東西,一開始沒搞清楚330是同步真不好意思,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兩個控制器的特性真的差很多啦~ 現在已經有LAMD的LM87800出現了,據說年末OCZ會有一款真正自己設計的主控,真的很期待市面上會有更多不同控制器出現阿^^
  3. K

    非同步之間的較量 OCZ Agility 4 128GB與Intel 330系列 120GB

    原來是5K P/E的ME2阿~我又沒仔細看了~~真遭(欠打) 哀~~Intel自己掌握了FLASH顆粒的生產,難怪都可以自己用比較好的... 當初SATA 3Gb/s的那顆十通道控制器做得那麼好,SATA 6Gb/s卻不做了,真可惜阿!變得要屈就於SF的控制器
  4. K

    非同步之間的較量 OCZ Agility 4 128GB與Intel 330系列 120GB

    不過非同步顆粒的IOPS都還可以比同步的好,看來4KB存取 IOPS真的是M陣營的強項
  5. K

    非同步之間的較量 OCZ Agility 4 128GB與Intel 330系列 120GB

    謝謝YOKOI兄的指正,我進一步查詢之後,從http://www.reghardware.com/2012/08/08/review_intel_330_ssd_120gb_storage發現到 330的確是3000 P/E的同步型顆粒,只是Intel似乎用韌體的方式讓運作頻率降低,以區隔產品定位。
  6. K

    非同步之間的較量 OCZ Agility 4 128GB與Intel 330系列 120GB

    在一個涼爽的周末午後,小弟睡得正沉,卻被急促的電鈴聲給吵醒,睡眼惺忪打開屋門,也只見地上擺著兩樣物品。 奇怪,難道是在夢裡又不小心著了那個自動買的道了嗎?但卻也不見物流人員的蹤影,難道不用簽收嗎? 揉揉眼睛看清楚地上的那兩件物品,原來是OCZ的AGILITY 4 128GB跟INTEL SSD 330系列 120GB阿, 同樣都是使用非同步型NAND FLASH的兩者,但使用特性截然不同的控制器, 既然得到這兩樣禮物,那小弟就來與大家開箱分享測試數據吧~~ 先是OCZ AGILITY 4 128GB的包裝正反面,使用吊卡的設計...
  7. K

    探討OCZ VERTEX 4的降速機制

    OCZ這間公司不知道為何常常總是會變成眾矢之的,只要被抓到一個小把柄,就會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的熱潮甚至是罵聲不斷,這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什麼幕後操作因素,相信像小弟這樣的一般人就無法得知而只能猜測了。 最近VERTEX 4在被討論的問題是被發現當使用容量超過一半時,寫入速度就會大幅度地下降。小弟手上的V4 128GB一直沒有機會將容量使用超過50%,畢竟在一般的個人電腦使用環境下單純當系統碟使用,本人安裝的東西是還沒有到會超過50GB啦。 但既然聽說V4會有這樣的問題,小弟本身也很好奇,因此就來做個實驗看吧。而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