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與 Intel 近期宣布將共同開發客製化 x86 SoC,結合 Intel 的 CPU 架構與 NVIDIA 的 RTX GPU 晶片設計,預期將成為未來筆電與桌上型電腦的新平台。不過,Acer 執行長 陳俊聖(Jason Chen) 認為,這項合作除了技術層面意義重大,對 PC 品牌而言也可能帶來實際的營運挑戰。

陳俊聖指出,外界若只關注 NVIDIA 投資 Intel 對晶圓代工的影響,恐怕忽略了另一個重點 — 品牌端的供應鏈與生態整合問題。目前市場上已有 Intel 與 AMD 兩大 x86 陣營共存,再加上 NVIDIA 介入,等於廠商必須同時支援三種架構,在產品線規劃、庫存管理、韌體整合與售後支援等層面都將面臨更高的複雜度。
他強調:「現在的 PC 市場已經存在多代 x86 平台同時運作的狀況,如果再多一個架構,品牌就得建立額外的生產與銷售流程,這會是很實際的營運負擔。」
陳俊聖也提到,PC 品牌不該僅被市場話題或競爭氛圍帶著走,而是要 「內化這波轉變(internalize the shift)」 ,重新檢視產品路線、資源分配與長期服務策略,確保品牌能穩健應對技術與市場的變化。
目前 NVIDIA 與 Intel 尚未公布新 SoC 的上市時程,但據業界消息,雙方預計未來每年將出貨約 1.5 億台搭載新架構的筆電。若計畫順利推進,這將是 NVIDIA 首度正式進軍 x86 筆電平台,勢必重塑整體市場的競爭格局。
來源

陳俊聖指出,外界若只關注 NVIDIA 投資 Intel 對晶圓代工的影響,恐怕忽略了另一個重點 — 品牌端的供應鏈與生態整合問題。目前市場上已有 Intel 與 AMD 兩大 x86 陣營共存,再加上 NVIDIA 介入,等於廠商必須同時支援三種架構,在產品線規劃、庫存管理、韌體整合與售後支援等層面都將面臨更高的複雜度。
他強調:「現在的 PC 市場已經存在多代 x86 平台同時運作的狀況,如果再多一個架構,品牌就得建立額外的生產與銷售流程,這會是很實際的營運負擔。」
陳俊聖也提到,PC 品牌不該僅被市場話題或競爭氛圍帶著走,而是要 「內化這波轉變(internalize the shift)」 ,重新檢視產品路線、資源分配與長期服務策略,確保品牌能穩健應對技術與市場的變化。
目前 NVIDIA 與 Intel 尚未公布新 SoC 的上市時程,但據業界消息,雙方預計未來每年將出貨約 1.5 億台搭載新架構的筆電。若計畫順利推進,這將是 NVIDIA 首度正式進軍 x86 筆電平台,勢必重塑整體市場的競爭格局。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