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拖很久的Zalman TNN 500AF 囧rz

panther0204

雅倏
已加入
1/19/07
訊息
1,392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網站
www.wretch.cc
只看中間幾張圖還以為是保險櫃....

內部的配置真的很特別,那一層一層的是放硬碟的吧!?

恩恩,那地方是放硬碟和光碟機的地方;face0;

期待裝機圖
我看不出來 那些熱導管與散熱片的用法

簡單來說,藉由熱導管及散熱片,
把CPU、顯卡、北橋,主機板上的發熱...
通通引導至整個機殼上...
而整個機殼,可說是一個超大的散熱片,再進行空冷...

呵呵,感謝小正義大幫忙解說;em25;

辛苦小楊了!

這咖真的是不好測啊!

話說我也很期待上機實測 (硬討)

XD 趁這波寒流假設有上機的話

效能應該是滿點 快上吧!!!!

我努力~只是安裝似乎不簡單;em42;

小弟的TNN 300 近 ... 大大的 ...
真的是小毛見大 ... ;em44;
3060662893_6e1ea23012_o.jpg

3060662887_4cb2291558_o.jpg

呵呵,可以請大大分享一下tnn 300的散熱效能嗎;em03;

好久都沒看你PO文章了!!
快上機吧!!
趁這波寒流來襲時測吧!!

呵呵,誰叫我腦殘這學期多修好幾門課,之前愛玩現在只好努力點了;em42;

期待測試....
不過這裝一次因該會用掉好幾條的散熱膏...
這機殼散熱膏好壞因該影響頗大...

目前考慮用y500上機做測試,之前在地瓜大那邊的時候,他是y500+mx-2來用,只是我的mx-2剩下不多,沒法完全用mx-2上去;sorry;

供電最大輸出只有到400w???

那豈不是限制了裝置@q@

還是是我理解錯誤???

算是400w有80plus的轉換功率,拿來上9800gt也沒問題,只是手上沒有9800gt;tongue;
如果用比較新的顯卡,似乎就沒法用他的散熱塊了,看官方規格只支援到68ooGT而已:PPP:
 

char0392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20/03
訊息
2,916
互動分數
2
點數
38
簡單來說,藉由熱導管及散熱片,
把CPU、顯卡、北橋,主機板上的發熱...
通通引導至整個機殼上...
而整個機殼,可說是一個超大的散熱片,再進行空冷...

對~~~

之前這個設計很前瞻又有新創意

可惜價格可能會嚇到人

不知道現在的價錢有比較親民了嘛?
 

poopoo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0/27/08
訊息
206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感謝大大分享好機殼


利用整個機殼來散熱 這種設計很前瞻阿:MMM:
 

ack0011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5/10
訊息
267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這機殼超厲害 居然把外殼當成超辣散熱片用
用熱導管直接把熱導到機箱外 只是26KG的重量真的很驚人
我家以前養的狗不到20KG抱起來就滿重了說...
 

naomi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0/8/07
訊息
15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恩恩,那地方是放硬碟和光碟機的地方;face0;





呵呵,感謝小正義大幫忙解說;em25;



我努力~只是安裝似乎不簡單;em42;



呵呵,可以請大大分享一下tnn 300的散熱效能嗎;em03;



呵呵,誰叫我腦殘這學期多修好幾門課,之前愛玩現在只好努力點了;em42;



目前考慮用y500上機做測試,之前在地瓜大那邊的時候,他是y500+mx-2來用,只是我的mx-2剩下不多,沒法完全用mx-2上去;sorry;



算是400w有80plus的轉換功率,拿來上9800gt也沒問題,只是手上沒有9800gt;tongue;
如果用比較新的顯卡,似乎就沒法用他的散熱塊了,看官方規格只支援到68ooGT而已:PPP:
近大大分享一下 ...
室温 19c
P1040185.JPG

P1040186.JPG

P1040187.JPG

P1040190.JPG

27c.jpg

50c.jpg

34c.jpg
 

panther0204

雅倏
已加入
1/19/07
訊息
1,392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網站
www.wretch.cc
這邊先跟各位說聲抱歉,這次拖了那麼久才把上機和測試PO出來^^"

這邊用我原本使用的機殼-小正義大作的裸測平台做比較,再來坐上機之後的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E2180
MB:MSI 945GCM5-F V2
RAM:Team DDR2-800 1G*2
VGA:精星2600PRO
POWER:振華400W模組化(無80PLUS)
散熱器:Zalman CNPS7500
硬碟風扇:VIZO SF12025 12公分靜音風扇
小正裸測平台

測試軟體:

CPU-Z 1.53.1
EVEREST 5.30.1999
HWMonitor
IBT
FurMark

室溫(這地方小弟覺得有點尷尬的是,我剛好放在裸測架旁邊,所以溫度多少有受到影響)
i28015_001Custom.JPG


先跑IBT-3圈
i28014_002Custom.jpg

i28013_003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12_004Custom.JPG


因為IBT只有燒到CPU和記憶體,所以這邊在加上FurMark來燒顯卡

IBT-3圈加上FurMark
i28011_005Custom.jpg

i28010_006Custom.jpg

i28009_007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08_008Custom.JPG


準備上機

硬碟的防震螺絲,可以讓你所在四個點已達到吸震效果,不過由於只有兩顆,這邊放棄直接鎖上硬碟架
i28007_009Custom.JPG

硬碟上去後,左上角鎖上的是接地線
i28006_010Custom.JPG

三顆硬碟和光碟機鎖上後的樣子
i28025_011Custom.JPG

裝上機殼
i28024_012Custom.JPG

鎖上接地線
i28023_013Custom.JPG

接地線位置
i28022_014Custom.JPG

硬碟和光碟機都鎖上的樣子
i28021_015Custom.JPG

i28020_016Custom.JPG


緊接著先上顯卡的散熱塊,先將原本散熱器拆下
i28019_017Custom.JPG

將附上的記憶體散熱塊貼上(剛剛八個全貼上XD)
i28018_018Custom.JPG

i28017_019Custom.JPG

因為有兩種距離的散熱塊,所以要量一下孔距,決定該上哪一個散熱塊(實際孔距是43mm)
i28016_020Custom.JPG

第一塊孔距是38mm,所以不適合
i28035_021Custom.JPG

第二塊孔距是43mm(太好了,一直很擔心無法上去)
i28034_022Custom.JPG

鎖上去後
i28033_023Custom.JPG

i28032_024Custom.JPG

i28031_025Custom.JPG


下面是我去電子街找好久的雙面導熱膠,可惜只找到這幾種,看來下次只能網路上買了,
但這邊要抱怨一下,3M的為啥這麼難找XD
i28030_026Custom.JPG


找導熱膠位的就是給其他散熱塊用的
比如說北橋!!
i28029_027Custom.JPG

這是我目前在用的北橋散熱器Zalman ZM-NBF47
i28028_028Custom.JPG

拆下後
i28027_029Custom.JPG

先將北橋導熱塊貼上
i28026_030Custom.JPG


由於我本來目前就是用Zalman的CNPS7500 CPU散熱器,所以可以保留原扣具
i28045_031Custom.JPG

先將主機板裝上機殼
i28044_032Custom.JPG

先將機殼上的導熱塊拆下
i28043_033Custom.JPG

先裝北橋的導熱管
i28042_034Custom.JPG

i28041_035Custom.JPG

結果...我的24PIN供電卻卡到,如果要裝24PIN就沒法裝導熱管,裝導熱管就沒辦法接24PIN(這哪招阿= =)

於是只好將主機板原廠的北橋散熱塊換上,藉此希望能貼上導熱塊由導熱管導熱出去,
這招是原廠說明書教我的XD
i28040_036Custom.JPG

i28039_037Custom.JPG

北橋裝上後
i28038_038Custom.JPG


接著是顯卡
i28037_039Custom.JPG

顯卡散熱塊可以隨顯卡去調整位置
i28036_040Custom.JPG

將顯卡散熱塊拆下看看,與機殼接觸面也是要藉由散熱膏去增加導熱效果
i28055_041Custom.JPG

i28054_042Custom.JPG

裝上後的樣子
i28053_043Custom.JPG

i28052_044Custom.JPG

i28051_045Custom.JPG


最後則是CPU散熱器的安裝
(一開始以為很快,最初就先把CPU的散熱膏先點上去,結果等到我要裝的時候,MX-2已經整個流到CPU下方了...囧rz)

CPU散熱塊,只有這地方有上些許的MX-2,至於其他的都是Y500先生幫忙,因為他已經去掉半罐了
i28050_046Custom.JPG

i28049_047Custom.JPG

i28048_048Custom.JPG

看好導熱管位置,將散熱塊和導熱管放上鎖好
i28047_049Custom.JPG

i28046_050Custom.JPG

最後將所有電源接上
i28065_051Custom.JPG


不過我似乎散熱膏上太多,以至於固定鎖上的時候,一堆白色的...Y500都變成奶油擠了出來(覺得噁心的人,這邊小弟先跟您說聲抱歉)

緊接著燒機測試

室溫(大中午的,溫度竟然比晚上還低= =)
i28064_052Custom.JPG

先跑IBT-3圈
i28063_053Custom.jpg

i28062_054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61_055Custom.JPG



IBT-3圈加上FurMark
i28060_056Custom.jpg

i28059_057Custom.jpg

i28058_058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57_059Custom.JPG


等這一切測完的時候,我才發現MOSFET散熱塊竟然忘了貼上,而且北橋散熱器也熱到不行;
硬碟因為採被動式的散熱,加上位置在PSU上方,導致硬碟溫度上升約十度,
於是又將板子拆下,重新再來一次...

MOSFET散熱塊
i28056_060Custom.JPG

貼上主機板後方,主要大概貼在供電或晶片組位置
i28075_061Custom.JPG

緊接著順便上一顆風扇做排風(AC-F12PRO PWM 黑色舊版)
i28074_062Custom.JPG

再來一次上機圖XD
i28073_063Custom.JPG


室溫就沒涼了,感覺上我涼了也不準了XD
先跑IBT-3圈
i28072_064Custom.jpg

i28071_065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70_066Custom.JPG


IBT-3圈加上FurMark
i28069_067Custom.jpg

i28068_068Custom.jpg

i28067_069Custom.jpg

HWMonitor溫度
i28066_070Custom.JPG


數據整理
i28076_071.JPG


看完測試數據後,其實一開始第一次的上機,看到CPU溫度的時候覺得還好,不過因為我的是小羊,
所以沒辦法將CPU散熱塊的效能完全發揮出來,變成上機後反而溫度有上升的現象
但是顯卡溫度的壓制能力真的讓我嚇到了,待機和燒機之下足足壓下了20度有了!!!

後來再增加MOSFET散熱塊和AC的PWM靜音風扇後,CPU的溫度足足壓下來有5度,顯卡的溫度又降下了2度,
或許CPU方面是因為增加了MOSFET導熱塊的關係,更迅速的將CPU的熱導到機殼上,加上AC排風扇的幫助(排風)
而且AC風扇也因為CPU溫度本身就不高(吃PWM),所以也是整個呈現安靜的狀態,甚至達到無聲無息,
需要將整個耳朵貼在出風口,才有辦法聽到聲音

另外,硬碟方面因為不像之前有一個12CM風扇再吹,但也因為AC排風扇的關係,溫度有降下2度左右,
顯卡方面也因為風扇的關係,溫度有降了下來,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測的時間關係,
但這效果卻讓我非常滿意!!

這咖機殼測試先到這邊告一段落,畢竟跟地瓜球大借測那麼久了,不快點歸還可是不行的,
不過呢...因為這咖也很特別,有類似IMON的功能,可以透過遙控器去操作,如果這兩天還有時間,
會在補上來給各位,如果沒有的話...就表示它回家啦>"<

這邊感謝地瓜球@超頻小舖借測,還有站上其他大大的幫忙^^
 

panther0204

雅倏
已加入
1/19/07
訊息
1,392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網站
www.wretch.cc
對~~~

之前這個設計很前瞻又有新創意

可惜價格可能會嚇到人

不知道現在的價錢有比較親民了嘛?

價格現在也是嚇死人...;oplc;

感覺就好像是小型sv一樣:PPP:

小弟到覺得它很像台電的變壓箱,當初帶回家的時候,整個路上的人都在看我,害我超想甩上肩膀狂奔回家;rr;

感謝大大分享好機殼


利用整個機殼來散熱 這種設計很前瞻阿:MMM:

呵呵...這東西當初看到也是整個超受到驚訝的:PPP:

這機殼超厲害 居然把外殼當成超辣散熱片用
用熱導管直接把熱導到機箱外 只是26KG的重量真的很驚人
我家以前養的狗不到20KG抱起來就滿重了說...

我家的貓過5KG我就覺得很重了,不過無聊的時候,還真的把機殼舉起來練負重XD

開玩笑的啦;tongue;

近大大分享一下 ...
室温 19c
P1040185.JPG

P1040186.JPG

P1040187.JPG

P1040190.JPG

27c.jpg

50c.jpg

34c.jpg

感謝大大分享測試,不曉得大大這咖是哪個型號:MMM:
 

kissfish412

普通會員
已加入
7/27/09
訊息
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无限口水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