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將至!多一支熱導管對散熱有差沒有差?HDT S-1284 VS S-1283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coolaler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隨處逛逛

感謝C大的辛苦的測試。
小弟提供一下個人的淺見給大家參考一下,我覺得在兩種情況下S1284與S1283的結果會有明顯的差距,1.超頻超的越高的時候。2.裝入機殼使用較長的時間。
因為我認為熱導管多的話應該就是可以對抗較高瓦特W的熱源,CPU的規格中都會寫到這顆是多少瓦特數,如果我們超頻的話CPU發出來的熱就會比他原先的規格來的高,我們假設CPU所發出的熱是120W,一根熱導管可解決40W的熱,那S1283有3根熱導管那就是40x3=120,所以這個CPU使用S1283就OK,在這情形下這兩者的結果應該會差不多,但是如果我們將CPU超頻的話,那這CPU的熱就會高於120W,有可能達到140W,如果這個情況下我相信測試結果應該就會有明顯的差距出現。
另一個情況,裝入機殼與開放式的差異,如果裝機的話因為機殼內的溫度會比外面來的高,相對的也會使CPU的溫度提高,所以對於散熱器來說整體的熱會高於CPU的規格,以及較高的環境溫度也會影響到熱導管的效能,所以再次情況下應該也會產生明顯的差距。
因為C大在開放的系統對於S1283及S1284所做的測試結果差不多,所以我才會推斷出我所提的兩個情況下S1284應該會比較好,但是如果C大所測的結果S1284差很多的話,那就是散熱器本身的設計問題了,那我所提的情況就不會成立。
ㄏㄏ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提供給大大們參考。



航太研二生 小明
對熱導管小有研究^^
 
差不多呢...CP值不高!! 還是風扇比較實際..
 
希望趕快看到上市品的測試.
還有不實際的希望可以做大顆一點, 有熱管也要有
那個散熱面積來排熱. 還有高(1cm)點, 閃過一些惡名在外
的散熱器:)
 
比起HDT S-1284,我對對岸的南海2更有興趣說,目前還沒看到這張個散熱器的比對測試文,超期待的^^
 
比起HDT S-1284,我對對岸的南海2更有興趣說,目前還沒看到這張個散熱器的比對測試文,超期待的^^

聽說是能夠贏所謂的"TRUE散熱器";face12;

不過 好像線在用上這種底部技術的散熱器 不論測試平台是站著躺著只要用同風扇同樣扣具壓力 贏"TRUE散熱器"至少2~5度C 應該是很正常的事
 
感謝C大的辛苦的測試。
小弟提供一下個人的淺見給大家參考一下,我覺得在兩種情況下S1284與S1283的結果會有明顯的差距,1.超頻超的越高的時候。2.裝入機殼使用較長的時間。
因為我認為熱導管多的話應該就是可以對抗較高瓦特W的熱源,CPU的規格中都會寫到這顆是多少瓦特數,如果我們超頻的話CPU發出來的熱就會比他原先的規格來的高,我們假設CPU所發出的熱是120W,一根熱導管可解決40W的熱,那S1283有3根熱導管那就是40x3=120,所以這個CPU使用S1283就OK,在這情形下這兩者...

基本上...

熱導管沒有辦法解決熱量...

如果熱量增加
熱導管數目也要增加
散熱用面積也要增加

同樣散熱面積下,狂增加熱導管=>效果有限
同樣熱導管下,狂增加散熱面積=>效果也有限

所以通常散熱器設計上都會在一定發熱量下思考最好的搭配方式

當然...

除了熱導管以及散熱片以外~~~
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做
例如:改良散熱片間距降低風組,改良散熱片材質,改良熱導管傳導能力,加強風量,...等
增加突起造成亂流破壞散熱片表面的氣膜...等
而以上的方法中
1.修改間距,改良散熱片材質,改良熱導管傳導能力...等是好的方法(技術較高)
2.加強風量,增加熱導管數量,散熱片數量...等是比較笨的方法("牛力")

不過目前廠商大部分都選擇"牛力"啊
HDT屬於1.改良樂導管傳導能力

囧~我沒有什麼研究.
 
最後編輯:
C大,辛苦了
感謝你的測試
讓原本一直在1284跟1283之間猶豫的我
決定要買哪一顆了

您的簽名檔怪怪的喔
您的發言數不能在2手區PO文賣東西
鑽漏洞在簽名檔賣東西
好自為之..
 
至少四條熱導管是某種爽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