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桌機 Win8時代即將來臨 SNB和APU誰更給力?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wu999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wu999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12/11
訊息
1,182
互動分數
1
點數
38
Win8時代即將來臨 SNB和APU誰更給力?

來源:INPAI.COM.CN/硬派網 【原創】 2011-11-25 作者:劉圳​

◆什麼平臺是Win8移動計算最佳搭檔?

i104712_84f5f2270aa34cc39121fe7bbc0b91841.jpg

2011年9月14日,微軟公開發佈了Windows 8 Developer Preview版本。現在,喜歡嘗鮮的玩家已經可以在網上下載到該版本系統,提前一睹Windows 8的風采了。

微軟為Windows 8制定了三個電源管理目標,即讓硬體性能最優化、努力提供最長的電池使用時間和開啟智慧電源模式。微軟相信電源管理就是現代電腦的關鍵資源,並就Windows8電池閒置時工作機制進行改進,允許硬體平臺在閒置的時候完全關閉其電源功耗,十分有助於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i104713_c7360e1be30342798f62305e1909fb4b2.jpg

微軟將全新的電源管理模式引入Windows 8中顯然是希望該系統更加適用於移動設備,如筆記型電腦。就連微軟這樣PC軟體發展的領導者都在下一代作業系統中做出了如此改變,由此可見移動性再一次被推到了電腦發展的最前沿。

i104714_ae964aa04f1d499f9b5bfb654cfb7e783.jpg

當然,優秀的系統想要為使用者帶來出色的體驗也需要硬體上的支援才行。而對於更加注重移動性的Windows 8系統而言,是否搭配低功耗且高性能的處理器就變得尤為值得我們關注。目前,處理器市場基本上是Intel和AMD的天下,兩家巨頭在處理器的發展思路上也逐漸接近,都趨向於提供集CPU和GPU於一體的方案,不同的是Intel更像是在傳統CPU裡內置了GPU,而AMD則是將CPU和GPU性能對等的融合在一顆晶片內。撇開他們的區別,兩者都讓我們不用再單獨搭配一塊獨立顯卡,避免了功耗的浪費。從這一點上我們也能看出,“融合”才是未來處理器的發展趨勢。同時,這樣的設計方案也更加符合Windows 8系統的設計理念

兩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那麼誰家的更好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看看什麼樣的移動平臺更適合Windows 8計算時代。


◆SNB平臺設計不均衡 Atom無法滿足需求
讓我們先來看看Intel方面的情況。Intel目前主打的產品大體可以分為兩個系列,一個是主打高性能、採用Sandy Bridge架構的Core i系列,另一個則是主打低功耗的Atom系列。

i104715_b7fcd11ead5b4271ab8a56fd70da64f14.jpg

Sandy Bridge處理器CPU性能過剩 GPU卻性能羸弱

i104717_f5dbae8080264e96ab4aa954e69165d65.png

上圖資料為用於桌上型電腦的HD Graphic 3000核芯顯卡與HD5450顯卡測試成績​

從上面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i7 2600K這種高端CPU,其內建的HD Graphic 3000核芯顯卡也僅相當於AMD兩年前的上代最入門級獨顯HD5450的水準。並且 HD5450還支持DirectX 11,HD Graphic 3000則無法支持。由此可見,Sandy Bridge雖然CPU部分的性能強勁,但是GPU方面卻實在羸弱。而目前的狀況是,CPU已經功能過剩,而顯卡性能卻不足。所以Sandy Bridge架構顯然並不能很好的滿足Windows 8系統的需要。

i104716_5ba38054379b4c09aad027401ff66f966.jpg

Atom處理器性能過於孱弱 無法滿足需求​

Atom就更不行了,該系列主打低功耗,功耗控制的確不錯,但無論是CPU性能還是GPU性能都非常差。目前,雙核四執行緒版的“高端”Atom處理器CPU部分的性能僅比2006年的Pentium 4處理器稍好一點,而GPU部分也只不過搭配了2007年G31級別的GMA 3150,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相信大家也無法接受打開個稍微大點的軟體就開始卡頓的情況吧。

近期Intel提出的超極本(ultrabook)概念也在強調更強的電池續航,但目前所推出的超極本均使用的是低電壓CPU,性能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並不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對於性能的需求。

就現在Intel處理器的情況來看,都不太適合Windows 8系統的理念

◆均衡性能+雙顯卡技術 APU符合Win8理念
再來看看AMD方面,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APU。APU的設計思路是將先進的CPU和GPU均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擁有了CPU在複雜順序計算和GPU在大規模平行計算中的雙重優勢。同時,通過硬體調度邏輯和軟體層即時智慧分配CPU和GPU的負載,使得APU相對於目前多核CPU的性能有明顯提高。

i104718_77cf4ac6b2ff4102867e570d0b631f657.jpg


i104719_b7f42568af5f4b88830440553dade5ed8.jpg

APU融合了HD6000等級的GPU模組 性能更均衡​

目前這一代的APU產品就已經融合了DX11級別的Radeon HD 6000 GPU模組,在性能堪比現在同級別獨顯的同時,也保留了HD6000系列獨顯的特性,可支援OpenCL和DirectCompute通用計算規範,為實現異構計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i104720_9f20226f8f4d47d7ad6993270872b2829.png

3DMark Vantage GPU部分得分對比(AMD A6-3400M APU內建的HD6520G融合單顯 VS i5 2410M內建的HD3000核芯顯卡)​

從3DMark Vantage測試結果來看,目前主流級別的A6-3400M平臺比i5 2410M平臺快了78.8%左右,可見APU平臺相對SNB平臺來說在GPU性能方面還是有明顯優勢的。

除此之外,APU內建的融合單顯還可以與獨立顯卡形成“雙顯卡交火”,大幅提升顯示效能。而SNB平臺的核芯顯卡卻不能與獨立顯卡交火工作,單憑獨立顯卡單打獨鬥。

由此可見,APU平臺相比SNB平臺在設計上更加傾向於CPU與GPU的性能均衡。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APU的這種設計可以滿足更多用戶的使用需求。並且Wndows 8的Metro介面的出現代表的是圖形性能需求的日益增加,而APU對於圖形性能的支援是特別加強了的,順應了這樣的PC發展趨勢,相信屆時APU平臺也將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給用戶帶來更好地使用體驗。

◆優秀功耗控制 APU更適於未來移動計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PU最初的設計初衷就是靈活性、低功耗和小尺寸,這些特點原本就更加符合移動設備的需求。特別是低功耗特性,APU平臺在這方面做的尤為出色。如果想具體瞭解APU平臺在續航能力方面的情況,大家可以參看我們之前推出的《再戰SNB!全系APU筆記本續航能力測試》 一文。在這裡,我們只例舉出一項大家最常用到的辦公續航測試成績供大家參考:

i104721_13788e55d77545c381d1bdad765c142b10.png

從上面的測試成績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續航時間方面,各個檔次的APU平臺均能夠輕鬆戰勝SNB平臺。能有這樣的續航時間表現,與APU低功耗的設計以及眾多全新功耗控制技術的加入不無關係。

APU自身把功耗控制做的非常好,保證功耗的同時還可以維持性能,更適合超輕薄的發展路線圖。如果配合未來Windows 8系統自身全新的電源管理技術,相信APU平臺移動設備將會有更好地續航表現。

i104722_ae964aa04f1d499f9b5bfb654cfb7e7811.jpg

經過前面的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到APU從最初的設計思路上就順應了PC未來的發展趨勢,CPU與GPU的性能均衡,並且很好的控制住了功耗問題,大大延長了筆記型電腦的續航時間。再加上雙顯卡交火進一步提升圖形效能,相信APU平臺將會使未來的移動設備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並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而這些特點也正好符合了Windows 8系統的設計理念,由此可以推斷,APU平臺很有可能成為未來Windows 8移動系統的最好搭檔,給消費者帶來更佳選擇。

資料來源:http://www.inpai.com.cn/
 
意思是超微只能抱緊微軟了嗎?
 
A6.A8系列的APU很適合用在筆電上
但平板就...目前應該還是ARM架構的天下..
 
拿2600K的內獨立顯示拚獨立顯示卡根本是頭殼壞掉吧?
定位完全不同啊

Atom拿來跟Pentium 4比效能就不對了,應該是比功率消耗吧?
兩個平台的功耗誰輸誰贏應該很明顯吧?
誰會買Atom來做高階運算跟遊戲?

SNB的內顯就算拿來跟獨顯"交火"也只會拖慢獨顯的速度吧?
你會拿GTX210當主卡,GTX590當副卡來"交火"嗎?

拿SNB來打擊,說他移動性能很爛
這就像有人開法拉利的場地賽車去逛士林夜市然後說車很難開是一樣的道理

這一篇的作者有偏向AMD的傾向
PC未來的發展應該更多元化
SNB走他的路,更專注於桌上的效能發展
APU走他的路,專注於移動平台的發展

微軟這次的作業系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就是WINDOWS 8不應該用"8"來命名
這樣會讓人以為他是延續"7"的更優秀系統
"8"實際上已經走上另一條岔路了,就是行動裝置這一條路
以後這一方向的作業系統想必更加簡便,更加優化行動裝置
而"7"是針對桌上型系統所做的作業系統,內容應以更完整,更豐富支援為主
 
明年ivy的製程優勢不知道能不能彌補功耗以及GPU性能不足....

APU在筆電or平版相對於Atom真的好很多(汗)
 
為APU設計嗎?
希望APU在性能上能提高一些
 
我覺得APU真的生不逢時

如果小筆電剛出就有 那還可以打天下

現在要等Windows 8?

我想明年haswell就搭著Windows 8的肩 把APU打得滿地找牙

相信Windows 8還是嗜吃CPU效能~~~
 
顯卡的浮點運算能力才是未來的運算的走向吧
不然I A N 3廠就不會都用含顯卡主機來當超級電腦了
只是現在還要看軟體的支援度
 
很明顯的就是主打內顯牌

這樣的測試也只能測出apu顯卡效能比較好可以替筆電省些電

但是要追求高效能的情況下呢???

apu還是要變雞肋

有人或許會說筆電追求高效能幹嘛

我只能說就是很多人用的到~~

而這些人就比較不會在意耗電問題~~

耗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