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鴨子上架的高樓大廈」Valkyrie 瓦爾基里 VK01-ONE 全塔機殼

杜甫DuFu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2/1/21
訊息
101
互動分數
9
點數
18
mobile01-b1451387754782c0014c13c6bb06d693.jpg


【前言】

  • 在開始介紹機殼之前必須先來談談水冷!我想絕大多數人最多就是只用到360水冷,很少再往上到420水冷甚至是480水冷了吧!?
  • 但卻有這麼一個品牌,再推出420與480水冷之際,連帶生出了一咖能夠相容特規水冷的機殼,要讓玩家們互相搭配使用!正是在對岸讓多數人對於水冷讚嘆不已的VK-Valkyrie 或許是初入到機殼產線,對於一些細節還不夠熟悉,抑或是研發的時間不足,在一些設計上還不夠完善!
  • 從下單時的期待與盼望到收到貨時的興奮,從開箱過程中的嘆氣與失望到現在撰寫文章的憤慨與無奈,只能心平氣和的給出一句總結「趕鴨子上架」急於求成的一個產品! 為何我會這樣說呢?不妨接著看下去吧!

mobile01-51d9ea25385e1bc951df4997fa79df26.jpg

▲這是我在JD京東上所下單的機殼,運費幾乎跟機殼快要一樣貴了!算上國外交易手續費與關稅等等,入手價格折合台幣大概是4500元,說實在的這個價格並不算貴,但以這個價格要在台灣要買到更好的機殼也是不少!正如前言所述,對於機殼的失望遠大於期望,也因為是自費購買,所以接下來會有比較主觀的看法,不太客觀的言詞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mobile01-c6ff6598eb811ea704cde1a86b6ecb9c.jpg

▲運送來時的紙箱,非常大一個!這也是我第一次從海外購買機殼運回來台灣,而且還是帶有測透玻璃的易碎品,很幸運的在外箱上並沒有發現太過於嚴重損毀~

mobile01-3e9e181b87c7a5a57513b72549b43ea0.jpg

▲側邊有關於機殼的參考數據,長474.2mm x 寬243.8mm x 高 572.2mm 約66升,是個中塔占地面積卻有較長的全塔機殼,顯卡兼容長度為385mm,可安裝4090沒問題,身為一個全塔機殼,只有2+2的SSD+HDD硬碟數量,後方能支援280水冷,前面能安裝最大480的水冷,重點是頂部只能360水冷!

mobile01-e3afa1c5760367fe94a49e6b9ec67f60.jpg

▲背面有機殼部件爆炸示意圖,頂部與底部附有防塵濾網,但可惜側邊鐵板與前面板並無防塵濾網!

mobile01-5753e4bd82ee28123b3d644449e37979.jpg

▲雖然並非採用保護力更加穩固的箱中箱設計,但至少不是使用保麗龍,用的是珍珠棉作為包覆,但怎麼會是黑色的呢!?

mobile01-418df315a4f4c810c046cf4f9a67418c.jpg

▲將機殼取出後,一旁保護用的珍珠棉夾著使用說明書與零件盒~

mobile01-5bb3eaa1efa6d7c0d170cc2e8fed9868.jpg

▲一如既往的二次元機殼說明書,但並非一本冊子翻閱,而是雙面大張卡片式優質彩色紙板,這點我覺得很不錯!

mobile01-e6d964d083ba7d154ad5350f78ffcc3c.jpg

▲等等再來好好研究一下說明書,先來看一下零件盒放了哪些寶物!

mobile01-bbc596477ae57ae2f325e5523ed36b12.jpg

▲一雙手套,一個長方形黏貼銘牌,一個長條磁吸銘牌,一把螺絲起子,一堆束帶,一堆螺絲,說真的我覺得你把盒子的包裝成本改成螺絲分類盒我會比較開心一點!這些配件有需要這樣包嗎 …

mobile01-2610269db7280082d0f69375dc73c23a.jpg

▲沒關係,我自己有分類盒可以裝這些螺絲,值得慶幸的是白色機殼搭配的還是銀色螺絲,但把說明書翻了個遍,都沒有關於螺絲種類、用途、數量等等資料可以核對,沒有經驗的容易亂鎖一通!

mobile01-20a0cc17d54afd4d7ecaf260da1ef8aa.jpg

▲附贈的螺絲起子質感挺不錯的,但很可惜沒有磁吸功能!在裝機過程使用這一把來用,但用到一半真的覺得太不方便了,後來花了一點時間把螺絲起子充磁來用!到這裡讓我不禁懷疑,VK不是對於細節很講究的嗎?怎麼連這個基本該弄得都沒弄好 ..

mobile01-ce522d3150c705d0f875d95bd867756d.jpg

▲附贈的手套我以為是「一雙」,但其實兩隻都是右手,拿來交替使用的嗎?這我真的不懂,上面佈滿止滑顆粒,尺寸對我來說有點小,實用程度上偏低!

mobile01-0bc0ccaa4a65a3ededa377eb36174e67.jpg

▲算了,後面讓我失望的部分還很多!先來看一下說明書吧,第一步就要先拆玻璃側板~

mobile01-7a810e4e6f0e6067ca986bbe5cbb640c.jpg

▲應該是為了運送過程中,擔心玻璃側板掉落,所以在後面上方加裝了一個手轉螺絲,但這很沒有意義阿!多了這一小個白色模塊來方便拆裝,可是手擰螺絲就非常不好用手轉,還是得要靠螺絲起子來拆裝!

mobile01-6e36742af48773b60a5943de129f0bc6.jpg

▲整個大面積的鋼化玻璃就只由上面這兩個強力磁鐵吸住固定,給我感覺非常不靠譜!我還是建議螺絲鎖好比較安心

mobile01-32d29886d2923e30878e8ffc9e631d30.jpg

▲玻璃側板的上下是用鐵片加固,左右則是緩衝泡棉,基礎防護力還是有的~

mobile01-2cacf94c1c2217c9e35983a97e7adf94.jpg

▲既然拆了玻璃側板就來看一下內部結構吧!走的是左右分艙設計,電源艙設置在上方靠後的側邊,基本上任何長度電源都可以兼容,並且這裡能再加裝兩顆12公分風扇,但老實說我覺得實際上意義並不大!猜測只是為了遮擋電源艙與走線而已,裝個ARGB風扇應該會讓整體協調一些

mobile01-cc385de76e328e3561e8703e10b07ca5.jpg

▲後方原廠預裝兩個12公分ARGB風扇,但依照機殼外箱的參數來看,這個位置能裝到兩個14公分風扇甚至是280冷排,那是不是好歹也給兩個14公分風扇會好一點?如果你真的要給兩個12公分的話,我覺得預裝在電源艙上或許會好一點,或是乾脆就不附了吧,再便宜一點豈不更好!

mobile01-c1222ee0d1cd624012a86680d9454c5a.jpg

▲主機板側面有兩排各三個穿線孔,底部只有一個,我是覺得不太夠,靠近主機板右下角的排線部分就要跟側邊底下的去擠,在體驗上不是太好

mobile01-752a8a0b79853b8a99958788a90abed6.jpg

▲底部可以安裝三個12公分或兩個14公分風扇,但以鎖孔設計上來說蠻靠近主機板的,可能容易跟線材起衝突!如果整個打孔模塊能往玻璃側板靠近個兩公分會好非常多~

mobile01-4e59d649062441aad16c0b2c1c99178e.jpg

▲前面板是重點,最大能支援480水冷排,四個12公分風扇或是三個14公分風扇,支援度很高!但說實在話,420水冷除了VK自家有出,目前我只知道ARCTIC也有一款,沒了!該怎麼說呢 .. 這種超長冷排並不普及,就只是為了自家要推出480冷排而生產機殼?那是不是出個大禮包綁在一起賣好了

mobile01-bdb5e02531c119bbfc26eb8c9c09b30c.jpg

▲電源艙走線出來後留有一大塊空間,我覺得意義有點不明,前面板的線材還暴露出來,這讓我對顏值扣了一點分數!

mobile01-83db8daa1c64b5ee26ef6cf175c4fdfb.jpg

▲再來看到右側鋼板,上方設計通風網孔,對應到內部的電源艙,讓電源風扇朝外的時候可以使用,你們覺得電源風扇朝內然後再加裝風扇,讓電源吸收機殼內部空氣比較好呢? 還是電源風扇朝外直接吸收外部空氣比較好呢?

mobile01-eeba8dda4720c8a77eff5af888ef008a.jpg

▲手擰螺絲,沒有防脫落設計!細節層面我就不方便再多說什麼了 ..

mobile01-8c47287792ed96a5184e49222169d40c.jpg

▲打開右側鋼板後,頂部的電源艙,基本上什麼長度的電源都塞的下沒有問題!主機板後面可以裝兩個HDD,側邊兩個SSD,風扇線材是白色的沒問題,前面板IO線材是黑色,屬於正常操作,就不多說了~

mobile01-322e25aedfc3b8d200759022fd7bfcf8.jpg

▲電源艙有個小小細節,側邊上面有穿線孔方便讓加裝的風扇走線,底部下方也有穿線孔可以走線,還不錯~

mobile01-443e38e13d22924550eb67498e1e5e13.jpg

▲欸!不是!!我的硬碟架怎麼少了一個手轉固定螺絲啦!!!這個QC …

mobile01-9a5cef2e4f789c7fceaf3ccfe853d060.jpg

▲安裝方式是將硬碟架拆下來,由兩側鎖上固定螺絲,沒有附贈減震橡膠圈或相關防震螺絲!

mobile01-93402d8e62b9f62fc6cd61f34cdce134.jpg

▲雖然說明書上有提到硬碟架的安裝,但並未提及接口應該朝上還是朝下,我自己試裝了之後才發現只能朝下不能朝上,會與固定螺絲起衝突!

mobile01-9d8390f0337183bb26950968423a9300.jpg

▲接口距離底部還有大約3.5公分,實際來接線裝看看是否會有其他衝突問題

mobile01-262160c6d0dfb82ac13695312e3f6149.jpg

▲實際安裝SATA供電後並不太影響,但是會遮擋到一半的走線孔

mobile01-fbadc0ab52d67cc1ea19e62dfcc118c8.jpg

▲在實際安裝過幾次之後發現,主機板的銅柱螺絲背後與硬碟架會有一些摩擦 …

mobile01-881312e669d736411746c50015ed34d8.jpg

▲主板側邊有兩個2.5”硬碟架,看看在這裡設計的位置好像會卡到走線孔

mobile01-3e33e395fcd919d6ea215327d1fab0a7.jpg

▲後方的兩個原廠預裝風扇還是帶ARGB的,帶有子母接頭的5V 3Pin ARGB接口,並帶有防護套,很不錯~

mobile01-2437f74f86007b0c9a05664f6f4f59ef.jpg

▲但很可惜給的是3Pin DC 轉速控制!往好處想,至少線材與接頭都是白色的~

mobile01-f7b327afab770fa7600636507c5fc841.jpg

▲前板的接口為Type-C、USB 3.0 x2、USB 2.0、麥克風孔、耳機孔,相比起一般機殼的2A1C來說,只是多了一個USB 2.0接口而已,若是以同規格的全塔機殼來看,通常都會給到USB3.0 x4,而且F_PANEL並非採用較新的整合設計,還是堅持較為傳統的分接線材!

mobile01-416ea11e4e1bd2afafcd287995630f0c.jpg

▲接著就照說明書來繼續拆前面板,說明書的機殼擬人化挺可愛的,並有提到機殼的IO接口可以上下互換,如此高的機殼我想大多數人會想放在桌下使用,預設在機殼上方的IO接口就很剛好方便利用,那如果是想放在桌面上欣賞的話,接口可以換到下方來調整使用習慣,感覺這個設計還不賴,挺人性化的~

mobile01-f59ff0b7dfe4289ccb446ed72e05bcba.jpg

▲前面板拆下後我整個傻眼!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接觸這種古老設計了欸!將IO線材全都固定在前面板上,並且白色機殼還是採用黑色線材,相對的突兀很不搭,並且沒有附贈防塵濾網,在日後的清潔上相當不便!

mobile01-60651a72f837f092135f54a2de54f242.jpg

▲在準備將上下接口互換的時候,將下方模塊先拆下來,卻發現在塑料模組射出後還殘有毛邊,這個做工品質 .. ?

mobile01-77e0a0760431eceac3d35b0b0228560e.jpg

▲在IO的線材上採用大帽螺絲釘固定走線,在更換時也建議一併拆下轉移到下面,很可惜的是上面的開機與重開機鍵是固定不可移動的部分!將上方IO線材轉移到下方後,就會發現上下都有線材,我覺得在整線上挺麻煩的!

mobile01-e72eb72844da4f1414c979685a01ad82.jpg

▲在拆掉機殼前板上方的IO線材模塊也同樣發現了有毛邊未處理乾淨的部分!

mobile01-3419a909e791233ef13f65110b0b370e.jpg

▲這個細節我還真不敢想像是VK的產品!我真的失望透頂

mobile01-caa05c7e1cbb9e2e544163219b9af84d.jpg

▲把上下接口成功調換後,你會發現整個模塊轉了180度,左右順序對調了,上下字體與圖示也顛倒了!你說這東西放在桌面上使用真的會開心嗎?我強迫症看到直接牙起來了!!

mobile01-d9aeda8360fe4045a6b371cf591be51f.jpg

▲在機殼上方的IO線材改到下方的連接上,發現不僅僅是上下兩邊都有線材要塞入側邊,原本由下方施力處有了線材,在施力上就會變得需要更加小心,反而在拆的過程更不方便!以上種種缺點讓我不得不回歸沿用原廠預設在上方的設計,雖然可以改到下方使用,但在實際使用上是弊大於利!

mobile01-60a89939a7fd8edb340afca2a5dbf90e.jpg

▲在第三頁上就要開始安裝風扇了,這讓我不禁開始懷疑說明書上是真的再引導安裝順序還是其實只是分別說明而已?最大可裝12公分風扇達14顆,這樣的散熱能差去哪裡呢~

mobile01-d4fd6412250c30bd0655b0f5f496b3c9.jpg

▲我認為最最重要的是這個部分,關於水冷的兼容性狀態!風冷限高190mm,但會選擇這咖機殼的話通常不會想安裝風冷吧,但可以讓你對於12VHPWR的新顯卡接口有個概念! 在前面板安裝480水冷時,底部會少了一個12公分風扇位,頂部則不影響! 在前面板安裝420水冷時,會有較大的兼容性,底部3個12公分風扇不影響,頂部還能裝一組360水冷,甚至後方還能裝240水冷!整體來說更利於分體水冷的結構設計~

mobile01-15bf391f5f4db7f8d0f293f50812d696.jpg

▲底部的腳墊高度僅約1.6公分而已,有四個大圓附有止滑軟墊,可以看到裸露的螺絲,如果覺得腳墊太低可以自行更換成更高的,甚至改裝成輪子也可以,但是要注意一下重心!風扇位設有防塵濾網,並設有凹槽來與濾網厚度相配合,讓整體更傾向一個平面,讓濾網能盲放也能貼合凹槽~

mobile01-c03ab935388fe1b9849f43435ceae881.jpg

▲雖然立意良善,但風扇螺絲開孔會與磁吸鐵條衝突,安裝好風扇後裝回濾網反而讓整體更加凹凸不平!並且還額外發現了前面板底部施力處是直接開一個大洞,這讓長期使用下,此處的灰塵累積會變得異常驚人!大多數設計已經將大洞設為凹槽而非開口,說明了許多設計之處都較為古老

mobile01-01ad82ae6d4e7dfc24416f251ce69fd2.jpg

▲由於全塔的尺寸規格,PCIe給到9槽,加上內縮距離相當多,所以在底部的風扇位會與最下方的PCIe槽略有衝突,佔據了約一半!這也是為何前置480水冷會減少一個12公分風扇位的原因

mobile01-87844a1cd879f0f5884cfe3709df2106.jpg

▲接下來到了安裝主機板的步驟,我懷疑說明書在開車,但我沒有太多證據!

mobile01-11434c6159bacc879e0d95efe2b118b7.jpg

▲身為一個全塔尺寸的機殼,安裝一張E-ATX尺寸的主機板應該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吧!?但是會直接擋住一排的走線孔,並且機殼預裝的銅柱上都是平面而沒有凸起的定位柱,建議在安裝時要將機殼躺平安裝,直立安裝會很不方便,在銅柱這點小細節上沒有照顧到有些可惜!

mobile01-ce32e96fbdd3dc5040e155e4251c342b.jpg

▲雖然還有一排的走線孔可以使用,但考量到前方需要安裝水冷排,而且這個距離在視覺上也太遠了吧!白色底板會讓黑色線材更為顯眼不美觀,別忘了這排走線孔的背部還是有兩個2.5”硬碟安裝位,在走線上會非常不方便!

mobile01-6a4b7273fd6d645f0ecfc4034acc0820.jpg

▲考量到種種因素後還是覺得一般ATX的主機板最為合適!E-ATX的兼容性在我看來只是紙面規格的存在,實際安裝起來會相當困擾!順帶一提,白色機殼所搭配的銅柱是金色而非銀色

mobile01-b0c0f25164586b28b6584e24d7dd3359.jpg

▲為了考量到高階主機板的IO盔甲上通常帶有漂亮的Logo特色,在後方安裝水冷排後想盡量減少遮蔽,內縮的距離相當之大!來到了約4公分左右

mobile01-de481dd0adabe29b802eee835b601fa5.jpg

▲我原先相當喜歡內縮的這個設計,但在內縮程度這麼大的體驗之後,可以看到在後方IO部分會
很深,在接線上不是很方便!

mobile01-ff97cf43f7363f1d3c4017ff5241db09.jpg

▲在PCIe檔板部分給到了全塔尺寸的9槽,並且是可重複使用的這點好評!但因為少了底部分艙平台,沒辦法使用直立式顯卡通用支架,自身也沒有模組化設計,無法旋轉90度來達到直立顯卡安裝需求,這點蠻可惜的!聽說之後會推出可以適配且額外選購的直立安裝配件~

mobile01-5ccbfa425b2dc68face45398860b183e.jpg

▲背板理線深度約三公分左右,看上去算是充裕,實際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 接下來進行實際組裝測試,我看了好幾遍說明書,要是真的照著上面的順序進行安裝,對我的習慣來說會非常不方便!所以我還是按照著自己的經驗對於順序有所不同

mobile01-3213e41b013e331365ee097777377450.jpg

▲電源安裝位支持風扇朝外朝內都可以的雙向安裝孔位,但正如你們所見,側邊兩條是歪的?雖然不影響使用,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

mobile01-7535d002ae4309080c2230a61300d7d5.jpg

▲安裝時迎來了第一個困惑,假設是E-ATX主板加上前置水冷,電源線材從上方電源艙進行走線似乎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在外觀上就 .. 建議使用訂製線吧!

mobile01-9d7ab3cffe7a93314094fc5446c9866c.jpg

▲一般常見的ATX尺寸,從側邊走線孔安裝的話,就比較不會暴露出太多線材,也不會擋到右上角的Q-Code

mobile01-e4307f9583a123edee50c0f609125b2a.jpg

▲假設主板後方的硬碟架都裝好裝滿,多餘的線材僅能塞在電源後方自行用束帶額外固定,由此可知電源艙朝外所安裝的兩個風扇,用意應該是遮醜用而已!

mobile01-675d9f9de673b439c8bb5e42d2b78814.jpg

▲雖然暴露出的線材並不是很明顯,但很顯然裝了風扇對於散熱的幫助真的是微乎其微!

mobile01-e53895bf5d9d404a2780281ac78b7841.jpg

▲考慮到480水冷能夠兼容的機殼較少,即便放入這咖 VK ONE 也會一定程度影響部分兼容性,在各種考量的權衡之下420水冷或許更具一些購買價值,考量到篇幅關係,之後有機會再來進行開箱介紹!順便跟大家說一個冷知識,420的冷排面積比起480更大一點~

mobile01-5f554e3764283fbc51b74c892bb327b9.jpg

▲在底部僅安裝風扇的話,與主機板還有點高度落差,即便是USB 3.0 的較粗大線材也不受干擾,但若是此處安裝水冷排的話就會有影響了!下方的穿線孔只給靠左側一個而已,靠右側的下方並沒有,使用上不是很方便

mobile01-0aa228343beaf2c39611d10b90aa06d3.jpg

▲在上方僅能安裝最多三個12公分風扇位或240/360水冷,並且左右分艙的上方均有開孔,附有大面積的磁吸濾網!

mobile01-481f6fec5e9a2add4dc457b76d6c0aa1.jpg

▲開機後,電源指示燈恆亮著淡藍色的光芒,前面板內可容納一般正常25mm厚度的風扇,目測就連30mm的T30厚風扇也能容納沒有問題!

mobile01-f9ed1d472dcbc2eb904599c240778f81.jpg

▲安裝420冷排在前方,風扇裝機殼外在前面板內部,以ROG 3080為例,水冷可以採用漢堡排方式或冷排與風扇都裝在內部,來增加一定程度的美觀性並不會卡到顯卡,但會遮擋到主板側邊的一排走線孔!如果把冷排上的水冷管出入口朝下的話會比較好看嗎?

mobile01-9e0c2ee330dcc28559218f1001af11d3.jpg

▲後方兩個12公分ARGB風扇看上去有些空洞,由於是 3Pin DC控制轉速,實際上測試的轉速區間相當小,僅約750~1050 RPM左右可以調整,也因為轉速不高,在噪音表現上相當安靜~

mobile01-fd4a579bd08bc53ce07e526c2f21fb55.jpg

▲由於沒有分艙平台的關係,顯卡支撐架的選擇就需要格外注意一下支撐高度!

mobile01-6fc7bc23991e722427c1768be9343509.jpg

▲上方的風扇安裝位,在僅安裝風扇後略為遮擋到接近一半的走線孔,安裝水冷排後就會完全遮擋住,並且這之間沒有太多空隙,恐怕連先穿線過去都會壓住線材!

mobile01-17eca2241386287c46624c4d705d1ca7.jpg

▲本以為上方的電源艙在不安裝風扇時,線材的裸露會很明顯,但實際上看起來應該是還好,若是在這邊加裝風扇後需要特別注意一下上方水冷排的兼容性,厚度需要小於52mm,甚至還要注意冷排螺絲是平頭沒有外凸的問題!

mobile01-1c7456fe6e368ee71dc824bbc302cd61.jpg

▲額外補充一下量測後,玻璃側板的厚度為 4mm;鋼板的厚度為 1mm,比裝箱側面標示還更厚一些,多處都是1mm厚的板材,少數採用0.8mm厚,這點的反向虛標還算不錯!

mobile01-f8d7721b147a2b0960de85291a82be08.jpg

▲最後,是ROG雷神電源側邊的小螢幕,將風扇朝著鋼板側蓋進風,可以從上方移除防塵濾網後稍微可以看見,算是個小小優點吧? 接下來就來進行一些散熱實測吧!能夠裝這麼多風扇相信溫度不會太差的~

mobile01-b6a428d630260e13476fc61a07ee845e.jpg

▲進行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壓力測試,此時室溫25.4度 / 濕度54.1%
VK C420 搭配 VK ONE 機殼 裝在前方 環境底噪音約38分貝
水冷風扇平均約 1300 RPM / 機殼後方兩個預裝排風扇約 800 RPM / 底部與頂部的積木風扇約 1600 RPM / 顯卡風扇轉速最高79%,平均73%
5900x 溫度約52度左右 最高不到60度 運行時功耗僅約84W
ROG 3080 溫度大約70度左右 GDDR6X最高78度 熱點最高84度
距離玻璃側板約15公分紀錄最低為 47.1分貝

mobile01-674452d20e56f77b3517e37170bcde42.jpg

▲AIDA64 單烤 FPU 20分鐘,紀錄後10分鐘的數據,此時室溫約25.8度 / 濕度66.5%
冷風扇滿速都接近約1800 RPM / 水泵 2657 RPM 機殼後方兩個預裝排風扇 約1050 RPM / 上下三個積木風扇滿速約 2000 RPM
5900x溫度最高93.5 最低89.9 平均90.7度 功耗最高226 最低209 平均213W
距離玻璃側板約15公分紀錄最低為 55.5分貝

mobile01-956918ecf0c9bc52ad5d4ec8f3ac2f70.jpg

▲AIDA 64 + FurMark 雙烤,紀錄後10分鐘的數據,此時室溫約25.5度 / 濕度53.4%
水冷風扇滿速都接近約1800 RPM / 水泵 2651 RPM 機殼後方兩個預裝排風扇 約1050 RPM 上下三個積木風扇滿速約 2000 RPM
5900x平均功耗約220W / 平均溫度約90.8度
ROG 3080平均為71.5度 / 風扇轉速約2180 RPM (81%)
GDDR6X約86度 / 最高熱點為84.1度
距離玻璃側板約15公分紀錄最低為 55.9分貝

「總結」

  • 說明書的二次元風格強烈,有別於傳統的摺頁式或是書面式的設計,改採用了卡片式的說明書!更利於在各種章節上輕鬆閱讀,但組裝順序上可依照自己經驗或習慣來調整,甚至於可以說是不推薦依照說明書上順序進行組裝!
    (關於組裝教學非常推硬件茶談所製作的教學影片)
  • 附件盒內給的東西不是太實用,甚至束帶給的是黑色並非對應的白色,即使是看起來最好用的螺絲起子也並無具備磁吸效果!螺絲也無進行分類!
  • 前面板波紋摺疊效果與長條磁吸銘排相對應,這一點巧思是還蠻不錯的!
  • IO預設在上方,可以透過固定螺絲移轉到下方,但也僅僅是IO部分而已,開機與重開鍵是固定的無法更動,線材做在前面板上,沒有防塵濾網,底部施力處開了個大洞,對於日後拆裝清潔上非常的不方便,這一點讓我非常不解!利大於弊的老舊設計早已被淘汰為何又故態復萌?
  • 兼容性很高,前面能裝420甚至是480冷排,頂部360,底部360/240,後方240/280,作為一款全塔機殼應該的吧?甚至還有點不太夠!但優點是在達到這樣的兼容性之下的條件價格相當便宜(如果不計入運費的話)
  • 由於是拉高形的全塔機殼,讓前方可以安裝最大480的水冷排再加上電源安裝位置在機殼側邊上方,組裝好的零件讓機殼整體重心都靠近上方,會有不太穩固的感覺!所以腳墊高度很低,想不搬動機殼來拆裝底部防塵濾網都有點困難!
  • 風冷限高達190mm,除了市面上所有塔散都能兼容之外,相對的使用新型12VHPWR也不用擔心接口過於彎折進而影響使用安全~
  • 依整體架構看來,感覺更適合對於分體水冷的安裝使用更加友善,一般常見的風冷或一體式水冷雖並非無法安裝,只是相較於其他同規格的機殼來說,並沒有達到更好的兼容性或其他特色!
  • 從散熱結果上來看,在預期範圍內,表現相當不錯!也因為只有內附兩個後方靜音風扇,散熱與噪音體驗大多數取決於自己所使用的零組件!
  • 除了IO線材是黑色以外,風扇白色、螺絲銀色,這一點細節還是有做到的,但很可惜,細節只做一半!桐柱金色、手擰螺絲沒有防脫落設計、硬碟架與走線孔位置不夠人性,後方明明可以裝兩個14公分風扇,卻只給了兩個12公分風扇,更慘的是!居然是給3Pin DC扇!!給個PWM很難嗎?
  • 整體架構來說是拉高型的全塔機殼,電源艙在上方,長度基本上可以當作不受限制,但是要在這一側邊安裝風扇的話,我覺得除了裝飾遮醜以外,沒有任何實質散熱意義!那或許可以改裝成硬碟架?
  • 身為一個全塔機殼,用上E-ATX主板我想也是合情合理,但內部的走線孔與硬碟架設計位置都相當不成熟,再搭配上黑色的IO線材,裝起來就是一個字「醜」 側透玻璃面板採用磁吸設計,但礙於整體玻璃面積很大,在上方尾部還有一個固定螺絲,但這設計實在有夠烙賽,明明是手轉螺絲卻沒辦法手轉,難怪附件盒內給你一把螺絲起子,笑死!
  • 整體來說,做工細節需要再加強很多很多!我覺得VK這廠商很佛心,把自己當教科書,水冷的正面教材逼得各家在提升性能、細節的同時還要壓低價格;機殼的負面教材彷彿告訴各廠如何才能不跟他們一樣犯相同的錯誤!除了價格便宜以外的優勢沒有其他值得說嘴的地方了!480一體式水冷目前也只有VK有出,感覺就是為了迎合水冷而趕鴨子上架的產品!若真想買建議還是選擇黑色,細節做得不夠的白色機殼還是先不要吧,如果後續有再推出機殼,我會想觀望一陣子再深思熟慮一番再做決定!
  • 最後一點,我想知道如果未來VK真的在台灣上市了,不計算運費的話是650人民幣,大概是台幣3000有找的價格,以這樣子的內容、做工、細節、兼容性等等,你們會想買單嗎!?撇除價格之後,這咖機殼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裡呢?
以上就是我對 【VK-ONE】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全台最大3C發燒友聚集地
Join the 快Jing來 Discord Server!
歡迎對科技充滿好奇心的玩家加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