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9/26/06
- 訊息
- 37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6
前言
話說在現今Gen4的各種主機板平台與SSD相關產品這幾年越來越多
已經人手一機取代原來已經很普及的Gen3,成為現今裝機必備品之際
而PCIe Gen5的儲存市場、在一般玩家與商用市場的發展之下已經有逐漸開始普及的趨勢了
無論是遊戲安裝與資料載入,影片創作與剪輯等大量高速儲存專業的用途、需求也提高不少
Crucial NVMe的各式產品線,下表是以2TB容量為比較對象
除最低階的E100為三年有限保固之外、其餘產品皆是五年有限保固,使用更安心
Crucial P310,性能與定位上屬於P3 Plus的加強版本,採用PCIe Gen 4
依照產品規劃、分做掌機用的2230,以及桌機一般筆電使用的2280
可惜上次沒機會玩到...
這就是本次的主角P510,屬於平價版本的PCIe Gen5 SSD
未來還有七月份剛推出的T710 Gen5 SSD,也就是前兩年T700、T705的更加改進版本
期待還有機會玩到
產品包裝
先來看一下產品包裝,這次的包裝跟之前相比有很大的進化
不只是左上角micron crucial的標誌跟去年的產品不同了
還有整體造型也是
而包裝右上角大大的P510與清楚的規格標示、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捷元代理,品質有保障、而下方為容量與最大讀取速度標示
以及具備了5年有限保固
側面為序號條碼、Product of Mexico墨西哥製品
側面為產品名稱與規格表示
吊卡後方,跟前面一樣採用藍色底且不會反光、描述各國語言的產品特點
跟先前的Gen5產品相比,就是功耗更低了
下方印刷了產品型號、序號之外,還有包裝內附了哪些東西都有標示
外包裝下方還有一個窗口對應了實體產品的QRCode序號
這個設計從先前的產品就延續至今
打開包裝封條貼紙後,發現其內盒結構設計有很大的改變
有做區隔,上方為產品安裝說明書、下方為P510產品本體以塑膠殼包覆著
取出來後是這樣子 產品序號QR對應了後方開孔框框
取出來內容物 說明書一整張 以及以塑膠盒包覆之P510產品本體
說明書攤開之後長這樣,為各國語言的使用協助
不過看內容、一般使用者很少會去注意這個就是了
背面
正體中文的協助提示,有需要協助需求可以上美光官網
不過最常用的應該是下載相關輔助程式與韌體更新使用居多
各國美光產品相關的RMA方式,不過台灣美光產品只要找代理商捷元就好
不得不說,這塑膠包裝材質跟先前的產品相比縮小了許多
看來改變包裝方式對於環境還是有助益的
從塑膠盒取出就可以看到本體正面,貼紙上有產品型號與規格名稱
再看到側面這裡,發現上面這一張其實也只是普通的貼紙
因為先前寫過類似產品時有跟寫信捷元問過,這一張貼紙撕下來並不會影響後繼出保
所以就放心拆吧、撕下來的貼紙背膠並沒有導熱作用材質 而貼紙撕起來後可以看到
其為1顆PHISON Gen5主控晶片+PMIC+以及1顆G9 276層3D TLC NAND的組成方式
這顆就是Gen5主控 採用的是PHISON PS5031-E31-61這顆
跟前面Gen4的P310相同,採用的是Dramless的架構、調用主機板上記憶體當作緩衝使用
旁邊被供電模組元件包圍的這顆則是PHISON PS6231-70,屬於PMIC電源管理晶片
再往前看一點則是一顆5FE2D NY309,則是G9 276層3D TLC NAND顆粒
單顆就能提供1TB的儲存容量
準備上機
這次上機的平台則是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ASRock Z890 PRO RS Wifi
RAM:ANACONDA DDR5-4800 16GB x 4 = 64GB
VGA:MSI RX580 8GB
SSD:Klevv C710 1TB x 2
直接裸條帶貼紙實際通電上機,插在第一條M.2上面的樣子
也就是M2_1,最大發揮到全速、亦即可以上到Gen5
換新的美光SSD硬碟之前,都會習慣上美光官網查看有沒更新的韌體
目前沒有韌體更新、代表現行版本足夠穩定,待會就可以看它的表現如何了
Crucial Executive 美光專屬SSD工具程式
自動偵測到新版本點下去就會啟動更新程序
除了更版之外,最大的視覺差異就是換成了新版micron crucial的標示
韌體版本K1CR5101已為出廠最新版,不需更新
儀表板上的相關資訊 代表說P510目前跑在PCIe Gen5 x4
打開磁碟管理,初始化設定為GPT格式
格式化完畢953852MB
格式化完畢總容量931GB,單位換算容量之後為1000GB整、剛剛好1TB
只有裸碟沒上散熱片時候待機溫度約超過50度,來到53度上下
設定測試方式為最佳效能
差不多為11000/9000之間
測試數據部分會依照使用者測試平台不同而會有所差異
採NVMe SSD模式,0fill
溫度逐漸升高,但是還在可以控制範圍之內
甚至一度衝破了70度,基本上不建議長時間如此使用
AS SSD Benchmark 5GB 8610MB/7737MB
ATTO Disk Benchmark 4.01.0f1
AJA System Test 以4K素材傳輸64GB測試 R7138/W7300
讀寫速度這部分基本上HMB用的記憶體速度與大小也佔了大多數因素
在測試軟體一輪猛攻之後,總體溫度來到紅底78度
但是它...並沒有掉盤、真的頗讓人驚艷的,而且這還是沒有加散熱片的情況哦
既然這麼熱情,不如就加上一個散熱片壓制一下
不只是Gen5、基本上像這種高速的Gen4 Gen3的M.2 SSD都上一組散熱片
效果一定令你滿意
上了散熱片以後待機溫度降為40度
進行讀寫測試時,最高會上到57度、當然周邊其他裝置的熱量也會對SSD溫度造成影響
所以僅供參考而已
結語
在寫結語之前,信箱收到了美光寄來的EDM
意思是說,美光上半年度的行銷活動【儲速熱浪 美光領航】已經快要接近尾聲了
整個活動分做線下互動活動(在光華商圈)與購買美光實體產品線上登錄兩大部分
線下活動的機票「抵用卷」也已於六月底抽出(沒抽中QQ)
實體產品線上登錄抽獎「只到8/31」,周遭還沒去買美光SSD記憶體的動作要快
最後來講一下P510的特點,首先相較於前面的Gen5產品T700與T705來說
定位就比較不一樣、T700與T705主要面向專業工作者與需求較高速讀寫的進階玩家
但相對的散熱上的要求就高不少,否則溫度太高就會觸發保護機制...
這次帶來的P510,能夠在近萬等級的讀寫之外、也大大降低了發熱量
而因為改成了dramless架構,所以也變得平價許多、三千有找的入手門檻
的確是Gen5入門的好選擇~
【完】
話說在現今Gen4的各種主機板平台與SSD相關產品這幾年越來越多
已經人手一機取代原來已經很普及的Gen3,成為現今裝機必備品之際
而PCIe Gen5的儲存市場、在一般玩家與商用市場的發展之下已經有逐漸開始普及的趨勢了
無論是遊戲安裝與資料載入,影片創作與剪輯等大量高速儲存專業的用途、需求也提高不少

Crucial NVMe的各式產品線,下表是以2TB容量為比較對象
除最低階的E100為三年有限保固之外、其餘產品皆是五年有限保固,使用更安心

Crucial P310,性能與定位上屬於P3 Plus的加強版本,採用PCIe Gen 4
依照產品規劃、分做掌機用的2230,以及桌機一般筆電使用的2280
可惜上次沒機會玩到...

這就是本次的主角P510,屬於平價版本的PCIe Gen5 SSD

未來還有七月份剛推出的T710 Gen5 SSD,也就是前兩年T700、T705的更加改進版本
期待還有機會玩到

產品包裝
先來看一下產品包裝,這次的包裝跟之前相比有很大的進化
不只是左上角micron crucial的標誌跟去年的產品不同了
還有整體造型也是

而包裝右上角大大的P510與清楚的規格標示、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捷元代理,品質有保障、而下方為容量與最大讀取速度標示
以及具備了5年有限保固

側面為序號條碼、Product of Mexico墨西哥製品

側面為產品名稱與規格表示

吊卡後方,跟前面一樣採用藍色底且不會反光、描述各國語言的產品特點
跟先前的Gen5產品相比,就是功耗更低了

下方印刷了產品型號、序號之外,還有包裝內附了哪些東西都有標示

外包裝下方還有一個窗口對應了實體產品的QRCode序號
這個設計從先前的產品就延續至今

打開包裝封條貼紙後,發現其內盒結構設計有很大的改變
有做區隔,上方為產品安裝說明書、下方為P510產品本體以塑膠殼包覆著

取出來後是這樣子 產品序號QR對應了後方開孔框框

取出來內容物 說明書一整張 以及以塑膠盒包覆之P510產品本體

說明書攤開之後長這樣,為各國語言的使用協助
不過看內容、一般使用者很少會去注意這個就是了

背面

正體中文的協助提示,有需要協助需求可以上美光官網
不過最常用的應該是下載相關輔助程式與韌體更新使用居多

各國美光產品相關的RMA方式,不過台灣美光產品只要找代理商捷元就好

不得不說,這塑膠包裝材質跟先前的產品相比縮小了許多
看來改變包裝方式對於環境還是有助益的

從塑膠盒取出就可以看到本體正面,貼紙上有產品型號與規格名稱

再看到側面這裡,發現上面這一張其實也只是普通的貼紙

因為先前寫過類似產品時有跟寫信捷元問過,這一張貼紙撕下來並不會影響後繼出保
所以就放心拆吧、撕下來的貼紙背膠並沒有導熱作用材質 而貼紙撕起來後可以看到
其為1顆PHISON Gen5主控晶片+PMIC+以及1顆G9 276層3D TLC NAND的組成方式

這顆就是Gen5主控 採用的是PHISON PS5031-E31-61這顆
跟前面Gen4的P310相同,採用的是Dramless的架構、調用主機板上記憶體當作緩衝使用

旁邊被供電模組元件包圍的這顆則是PHISON PS6231-70,屬於PMIC電源管理晶片

再往前看一點則是一顆5FE2D NY309,則是G9 276層3D TLC NAND顆粒
單顆就能提供1TB的儲存容量

準備上機
這次上機的平台則是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ASRock Z890 PRO RS Wifi
RAM:ANACONDA DDR5-4800 16GB x 4 = 64GB
VGA:MSI RX580 8GB
SSD:Klevv C710 1TB x 2
直接裸條帶貼紙實際通電上機,插在第一條M.2上面的樣子

也就是M2_1,最大發揮到全速、亦即可以上到Gen5

換新的美光SSD硬碟之前,都會習慣上美光官網查看有沒更新的韌體
目前沒有韌體更新、代表現行版本足夠穩定,待會就可以看它的表現如何了

Crucial Executive 美光專屬SSD工具程式
自動偵測到新版本點下去就會啟動更新程序

除了更版之外,最大的視覺差異就是換成了新版micron crucial的標示

韌體版本K1CR5101已為出廠最新版,不需更新

儀表板上的相關資訊 代表說P510目前跑在PCIe Gen5 x4

打開磁碟管理,初始化設定為GPT格式

格式化完畢953852MB

格式化完畢總容量931GB,單位換算容量之後為1000GB整、剛剛好1TB

只有裸碟沒上散熱片時候待機溫度約超過50度,來到53度上下

設定測試方式為最佳效能

差不多為11000/9000之間
測試數據部分會依照使用者測試平台不同而會有所差異

採NVMe SSD模式,0fill

溫度逐漸升高,但是還在可以控制範圍之內

甚至一度衝破了70度,基本上不建議長時間如此使用

AS SSD Benchmark 5GB 8610MB/7737MB

ATTO Disk Benchmark 4.01.0f1

AJA System Test 以4K素材傳輸64GB測試 R7138/W7300
讀寫速度這部分基本上HMB用的記憶體速度與大小也佔了大多數因素

在測試軟體一輪猛攻之後,總體溫度來到紅底78度
但是它...並沒有掉盤、真的頗讓人驚艷的,而且這還是沒有加散熱片的情況哦

既然這麼熱情,不如就加上一個散熱片壓制一下
不只是Gen5、基本上像這種高速的Gen4 Gen3的M.2 SSD都上一組散熱片
效果一定令你滿意

上了散熱片以後待機溫度降為40度

進行讀寫測試時,最高會上到57度、當然周邊其他裝置的熱量也會對SSD溫度造成影響
所以僅供參考而已

結語
在寫結語之前,信箱收到了美光寄來的EDM
意思是說,美光上半年度的行銷活動【儲速熱浪 美光領航】已經快要接近尾聲了
整個活動分做線下互動活動(在光華商圈)與購買美光實體產品線上登錄兩大部分
線下活動的機票「抵用卷」也已於六月底抽出(沒抽中QQ)
實體產品線上登錄抽獎「只到8/31」,周遭還沒去買美光SSD記憶體的動作要快

最後來講一下P510的特點,首先相較於前面的Gen5產品T700與T705來說
定位就比較不一樣、T700與T705主要面向專業工作者與需求較高速讀寫的進階玩家
但相對的散熱上的要求就高不少,否則溫度太高就會觸發保護機制...
這次帶來的P510,能夠在近萬等級的讀寫之外、也大大降低了發熱量
而因為改成了dramless架構,所以也變得平價許多、三千有找的入手門檻
的確是Gen5入門的好選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