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SRCSAS18E+HITACHI 15krpm SAS 147G RAID0*4簡測(圖片大量請慎入)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8e+15k6(dell)128k,卡工作在X8的PCIe上

這個是直讀回寫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怎么上不了圖????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8e+15k6(dell)

128k,卡工作在X8的PCIe上,這張是直讀回寫的
i12437_nrwt.jpg
[/IMG]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8e+15k6(dell)

這張是預讀直寫的
i12436_my1.jpg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8e+15k6(dell)

再補張預讀直寫但隊列深度為10的
i12438_my2.jpg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raid0怎么看都象單碟的水平,希捷oem給dell標的碟,莫非和希捷原標的??????
 

阿正正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24/09
訊息
1,2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36
卡在PCIE X8? 不解

PCI-E 1.0 1X 8 位元 1.25 GHz 250 MB/s(雙工)
PCI-E 1.0 2X 8 位元 1.25 GHz 500 MB/s(雙工)
PCI-E 1.0 4X 8 位元 1.25 GHz 1.0 GB/s(雙工)
PCI-E 1.0 8X 8 位元 1.25 GHz 2.0 GB/s(雙工)
PCI-E 1.0 16X 8 位元 1.25 GHz 4.0 GB/s(雙工)

實際值只剩16%?
 

BANANA~

高級會員
已加入
5/11/08
訊息
752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再補張預讀直寫但隊列深度為10的
i12438_my2.jpg

之前調整的經驗來看,我有使用過預讀回寫,但效能並無預期的好,而且在做好分割時還要先做好硬碟初始化
在我的8408E中還有適應性預讀,不知您DELL的卡有無此選項

不知您所說的隊列深度為10是什麼意思,能解釋一下嗎;rr;

卡在PCIE X8? 不解

PCI-E 1.0 1X 8 位元 1.25 GHz 250 MB/s(雙工)
PCI-E 1.0 2X 8 位元 1.25 GHz 500 MB/s(雙工)
PCI-E 1.0 4X 8 位元 1.25 GHz 1.0 GB/s(雙工)
PCI-E 1.0 8X 8 位元 1.25 GHz 2.0 GB/s(雙工)
PCI-E 1.0 16X 8 位元 1.25 GHz 4.0 GB/s(雙工)

實際值只剩16%? [/IMG]

那已經換算過程實際數值了,SAS的速度是3000 Mbit/s,換算起來是375 MB/s,所以PCI-E 8X的頻寬是非常夠使用的了

詳細可以看WIKI喔~
http://zh.wikipedia.org/zh-tw/電腦裝置頻寬列表
 

mark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9/09
訊息
2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回樓上:顯然樓上誤會了,我的不是dell的卡,而是intel srcsas18e+dell標志的sas硬盤X2(st3146356ss)。看了您的帖子,想搞清楚我的raid0測試怎么這么差。看看是我的硬盤的問題還是sas卡哪里設置有問題?
另外,隊列深度是指對硬盤io操作的數目,設置隊列深度的目的是考察存儲系統在不同負荷環境下的io水平。具體是什么我也沒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您可搜索“sasi tcq”或者“sata ncq”,一看便知
 

BANANA~

高級會員
已加入
5/11/08
訊息
752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回樓上:顯然樓上誤會了,我的不是dell的卡,而是intel srcsas18e+dell標志的sas硬盤X2(st3146356ss)。看了您的帖子,想搞清楚我的raid0測試怎么這么差。看看是我的硬盤的問題還是sas卡哪里設置有問題?
另外,隊列深度是指對硬盤io操作的數目,設置隊列深度的目的是考察存儲系統在不同負荷環境下的io水平。具體是什么我也沒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您可搜索“sasi tcq”或者“sata ncq”,一看便知

抱歉,眼殘了,看文時不夠專心;rr;
不知道您講的是不是同時驅動硬碟的數量,那個的預設值為2,我是把它設為4
一開始在作陣列時,要先選定好你的硬碟預讀及回寫選項,預讀選項要設為Adaptive Read Ahead(適應性的預讀),而不是Alway Read Ahead(經常開啟預讀),然後還要開啟Alway Write Back(一直開啟回寫),若是在RAID的BIOS調整,記得在BBU的打勾前面取消掉才能開啟回寫,另外還要設定BGI(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記得一定要關閉,要不然時間一久硬碟效能會變得極差。

在設定好陣列後,記得要做Slow Initialize(慢速初始化),而不是Fast Initialize(快速初始化),2者初始化完,在測試的效能中可是差很多。

在我的測試中,是有同時開啟預讀跟回寫的。

另外問一下,不知您也是RAID0*4嗎?
 
最後編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