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 AMD APU進化:一心只為Windows 8平板機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ulmwf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sulmwf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2/21/10
訊息
44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42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47764.htm

雖然一時間還不可能進入智慧手機,但是AMD在平板機領域的決心是越來越堅定,新產品發佈速度也在持續加快。Desna Z系列之後,AMD將在2012年推出下一代專為平板機開發的APU平臺“Brazos-T”。Z系列其實就是簡單地把Brazos平臺的C系列拿過來套用到平板機上,缺乏針對性,尤其是功耗較高,Brazos-T則是在此基礎上定制而來,一方面處理器、晶片組都進行了功耗深度優化,另一方面還精簡了很多對平板機沒什麼用處的功能,以求降低功耗。
新平臺的APU處理器代號“Hondo”,繼承了Z系列的很多特性,包括台積電40nm工藝、19×19毫米封裝尺寸、2個山貓架構核心、1.0GHz主頻、Radeon HD 6250圖形核心(80SP/276MHz)等等,只是砍掉了VGA類比輸出而只留下兩個數位輸出,並拿掉了PCI-E x4通道。
Hondo APU的熱設計功耗從5.9W降到4.5W以下,典型應用功耗約2W、720p高清播放功耗2.1W、無線上網功耗1.6W,另外最高核心溫度也從75℃降低到60℃,並支持主動待機始終線上(AOAC)。

搭配的FCH晶片組也從Hudson-M1 A50M進化為“Hudson-M2T”,在高端型號 Hudson-M3 A70上重新設計而來。相比於處理器,這部分的變化更大,SATA介面從六個SATA 6Gbps減為三個SATA 3Gbps,USB 2.0介面從十個減為八個(分別用於攝像頭/讀卡器/無線網卡/外置輸出等等),UMI通道從四條減為兩條,同時刪去了兩個USB 1.1介面、四條PCI-E x1通道、九個非APU設備PCI-E參考時鐘,不過也有增加的部分,那就是針對Wi-Fi始終線上的安全數位IO介面。
經過如此大幅優化之後,Hudson-M2T的封裝面積從前代的23×23毫米減小到19×19毫米,節省了168平方毫米之多,熱設計功耗也降低到僅僅1W左右,也就是說雙晶片平臺總共才5.5W,完全無需風扇。

Brazos-T APU平臺將於2011年12月出樣,2012年第二季度投產,正好敢上Windows 8誕生,同時也要面臨以NVIDIA Tegra 3為代表的ARM陣營以及Intel Colver Trail Atom的正面競爭。
從路線圖上看,AMD還將在2013年推出更新一代的平板機APU,代號“Samara”。這個名字倒是第一次見,具體情況不明。根據之前的路線圖,AMD是準備在明年拿出28nm Wichita的,不知道又做了什麼樣的調整。

5.5W...耗電真的很低阿..
看來明年才正式是平板機的戰爭元年!!
 
板大可能對智慧型移動裝置硬體不甚了解
5.5W說實在太高了
這樣續航力實在不夠看
而且溫度也高的嚇人
現在任一家方案的功率及溫度表現都比他好太多了
NVIDIA、德州儀器、三星等等

如果AMD想搶這塊市場
不再降低功率及溫度
並製造出獨特性的話
我看應該是會跟微軟一樣
永遠被GOOGLE和APPLE壓著打到喘不過氣
 
板大可能對智慧型移動裝置硬體不甚了解
5.5W說實在太高了
這樣續航力實在不夠看
而且溫度也高的嚇人
現在任一家方案的功率及溫度表現都比他好太多了
NVIDIA、德州儀器、三星等等

如果AMD想搶這塊市場
不再降低功率及溫度
並製造出獨特性的話
我看應該是會跟微軟一樣
永遠被GOOGLE和APPLE壓著打到喘不過氣

恩;ranger;
amd在功耗這部份真的要再加強才有人會用
 
5.5W對於10吋平板來講只能說是基本門檻,七吋以下5.5W真的很不合適....

加油,功耗還可以再降低
 
這是到不用太擔心
NVIDIA、德州儀器、三星
跟 Intel 與 AMD 相比
遲早會被做掉了...
在於時間的早晚而已...
 
這是到不用太擔心
NVIDIA、德州儀器、三星
跟 Intel 與 AMD 相比
遲早會被做掉了...
在於時間的早晚而已...

你是乎搞不清楚現在的大局趨勢喔
PC市場(X86架構)已經年年萎縮
而且萎縮比例逐年增加
原因就在於功率效能比低
而且已經快到達瓶頸(製程瓶頸)
最後因為軟體趕不上硬體
才導致市場萎縮
被踢出局也只是時間問題
結論到最後I社或A家
不改公司策略就會....

反觀現在ARM架構剛起步
就能有如此之成績
年成長率驚為天人
未來的藍海一片看好
當然這時就會有許多廠商投入
如何能在這些廠商競爭中勝出
就將會是未來生存下的關鍵
 
如果AMD肯和ARM合作,以其在APU方面的經驗,應該成效蠻大的!
 
確實....5.5W對桌機來說很省電沒錯,但是對於平板,手機...算是很耗電的
 
我只有在想為什麼宏達電要買S3而不買nvidia
(要花多少錢我不知道,輕鬆一下)
 
你是乎搞不清楚現在的大局趨勢喔
PC市場(X86架構)已經年年萎縮
而且萎縮比例逐年增加
原因就在於功率效能比低
而且已經快到達瓶頸(製程瓶頸)
最後因為軟體趕不上硬體
才導致市場萎縮
被踢出局也只是時間問題
結論到最後I社或A家
不改公司策略就會....
製程瓶頸只要是晶片都會遇到吧?難道ARM架構的晶片就不會嗎?
要論瓶頸,移動裝置的電池技術才是大問題,就這點來說,NB手機平板都是這樣,
所以之前IBM才會強調電池技術的研發,就是要找新東西來取代目前的鋰電池。

PC萎縮已經好幾年了,而且市佔率早就被NB超越,
這個現象在平板出現之前就已經發生了,所以平板真正打到的是NB不是PC。
(你該不會把PC跟NB混為一談吧?)

PC市場萎縮的因素是因為目前大部分使用者不需要那麼好的硬體,因為用不到,
很多使用者更重視體積、外觀、移動性...這些需求,而且目前NB效能也很不錯了,

但是PC比起移動裝置自有它無法取代之處:高效能、擴充性,
有專業、工作需求的人,或者重度玩家還是會去組PC來用,
PC市場雖然萎縮,至少還是會維持一定的市佔率,這點大概是目前公認的現況。

反觀NB就比較慘了,因為它跟平板的重疊性比較高,
大部分NB使用者的需求幾乎都是上網、文書事務、輕度遊戲,
這些事情平板都可以做到,
而且NB的優勢:體積、可移動性,也完全被平板打敗。

簡而言之,平板市場發展起來,慘的是NB,尤其是之前台廠主導的小筆電,
對PC的影響其實還好,因為客群不同。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