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0618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22/10 訊息 449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6/20/11 #41 zyx1487 說: 我是用那種大型的出風管連接側板直吹;tongue; 效果一級棒 但用沒多久主板上的IO就有點氧化了;smash; 後來就乖乖降頻用空冷;em44; 按一下展開…… 我是也有想過說, 是不是直接吹機殼就好. 讓它自行在內部做冷熱交換, 這樣來說可能要換全鋁機殼了....;em42; 又是個大開銷....算了...;oq;
zyx1487 說: 我是用那種大型的出風管連接側板直吹;tongue; 效果一級棒 但用沒多久主板上的IO就有點氧化了;smash; 後來就乖乖降頻用空冷;em44; 按一下展開…… 我是也有想過說, 是不是直接吹機殼就好. 讓它自行在內部做冷熱交換, 這樣來說可能要換全鋁機殼了....;em42; 又是個大開銷....算了...;oq;
pscsam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4/10 訊息 735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6/20/11 #46 Madise 說: 感覺現在的人對物理常識的缺乏還蠻嚴重地… ;ranger; 按一下展開…… 沒那缺物理常識啦!只是心藏比較大顆,敢作個實驗吧了! 而且,若能較精準的控制水霧只通過散熱片,而不致於過多的累積於主機板的元件上,或許也是一種可行散熱方案。 另外,我澄清一下,我是用一般自來水作水霧,沒有特別用冰水作水霧,這也會減少在主機板元件上形成水滴的機會。 總之,水霧能不能是好用的散熱扶助還有待更多測試,先不要這麼快下斷言。
Madise 說: 感覺現在的人對物理常識的缺乏還蠻嚴重地… ;ranger; 按一下展開…… 沒那缺物理常識啦!只是心藏比較大顆,敢作個實驗吧了! 而且,若能較精準的控制水霧只通過散熱片,而不致於過多的累積於主機板的元件上,或許也是一種可行散熱方案。 另外,我澄清一下,我是用一般自來水作水霧,沒有特別用冰水作水霧,這也會減少在主機板元件上形成水滴的機會。 總之,水霧能不能是好用的散熱扶助還有待更多測試,先不要這麼快下斷言。
pscsam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4/10 訊息 735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6/20/11 #47 Colt357TW 說: 這樣作已經直接把機房設計規範丟到垃圾桶了... 按一下展開…… 你可以提供一下『機房設計規範』嗎? 我不是MIS相關從業人員,讓我增廣見聞一下。
Colt357TW 只是一頭小小羊 已加入 1/19/04 訊息 1,8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51 網站 造訪網站 6/20/11 #48 pscsam 說: 你可以提供一下『機房設計規範』嗎? 我不是MIS相關從業人員,讓我增廣見聞一下。 按一下展開…… TIA 569B TIA 568C TIA 942-2008 ISO 27001 BICSI 002-2010 這幾本先看看 有興趣我們可以再PM討論
pscsam 說: 你可以提供一下『機房設計規範』嗎? 我不是MIS相關從業人員,讓我增廣見聞一下。 按一下展開…… TIA 569B TIA 568C TIA 942-2008 ISO 27001 BICSI 002-2010 這幾本先看看 有興趣我們可以再PM討論
Colt357TW 只是一頭小小羊 已加入 1/19/04 訊息 1,81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51 網站 造訪網站 6/20/11 #49 咦 怎麼我的文不能編輯了? 算了。 這麼說好了,您這種設計其實已經類似冷水管路搭配熱交換器,作水對氣熱交換的設計。只是您用的是水霧相變帶走潛熱的方式,在技巧上有危險性。如果是真正專業的玩法譬如我幾個對手公司的產品,就需要再補一段熱交換的手段從而變成雙迴路熱處理系統。這樣元件本身不會因為乾濕度變化過快過多, 而產生錫膏內腐蝕的問題。(這問題請看https://escies.org/download/webDocumentFile?id=1041,曾經害死一堆IBM工程師的腦細胞)
咦 怎麼我的文不能編輯了? 算了。 這麼說好了,您這種設計其實已經類似冷水管路搭配熱交換器,作水對氣熱交換的設計。只是您用的是水霧相變帶走潛熱的方式,在技巧上有危險性。如果是真正專業的玩法譬如我幾個對手公司的產品,就需要再補一段熱交換的手段從而變成雙迴路熱處理系統。這樣元件本身不會因為乾濕度變化過快過多, 而產生錫膏內腐蝕的問題。(這問題請看https://escies.org/download/webDocumentFile?id=1041,曾經害死一堆IBM工程師的腦細胞)
我 我要開機啦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22/05 訊息 241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40 網站 造訪網站 6/20/11 #50 這水霧扇拿來吹外置水冷排效果應該不錯 尤其是站上有9D大排的那幾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