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請益]WIN7旗艦版適合發揮VHD多重系統之配備評估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kenspot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kenspot

初級會員
已加入
3/1/11
訊息
3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測試大量不同語系、版本的各式程式,
也常常用PC來模擬各式家用遊戲主機、掌機等等,所以經常與
重灌作業系統以及跟GHOST當好朋友;smash;

  直到最近查到一些資料(後知後覺),Win7旗艦版及企業版
以內建Virtual PC的虛擬磁碟格式(VHD),可以讓多重系統
直接透過VHD檔當作假的硬碟,而直接利用其他硬體的資源
(顯示卡、RAM、CPU等),就彷彿有許多替身一樣:MMM:

  而現在的工作量越來越重,加上要彙整各種網站的資訊,
免不了要開啟各種文件(WORD、EXCEL、PDF),一次開個
數十個讓它們分開跑格式轉換,文字轉換等,又有時為了幾份
報告還得去抓大量影片來轉檔加剪輯,好在繪圖工作不在我的
範圍,頂多利用PhotoShop當作自動轉圖機錄製一定的action
一口氣轉千餘個圖檔之類。
  舊機是Intel Core2 6300,搭WD萬轉硬碟36G、72G
組RAID5,其它的東西都是古董:PPP:,不過即使有RAID5保護,
還是被我搞掛過十餘次RAID自我修復無效,或者是重開機就完全
偵測不到RAID成員,我想現在的電腦彷彿被我操掛了
(不是超頻,而是超過他的壽命或能力吧XD)

  一個月前就開始收集同事的各類雜誌來惡補,然後2天前發現
這個版後在貴版上研究了約20小時左右的文章,還是感嘆著隔行
如隔山呀;rr;,但願各位先進前輩們能幫我個忙提醒幾個思考方向,
讓我可以修改下一台重度勞工的規格;ranger;

CPU   Intel i7-960                (1) $9350
MB    華擎 X58 Extreme6             (1) $7990
RAM   金士頓 DDR3 4G-1333單支 ~hynix顆粒~   (6) 小計$7200
HDD   WD 1TB SATA3 1002FAEX黑標       (2) 小計$5100
散熱器  CoolerMaster Hyper N620         (1) $1690
顯示卡  微星 R5770-PMD1G 1G DDR5        (1) $3990
螢幕   BenQ GL2230A 22型LED背光        (1) $3990
CASE  A60 盔甲武士                (1) $2990
PSU   影隼 DHP-600GH              (1) $4900
機扇   TITAN 12CM 軍規系列(12025H12)      (3) 小計$1170
鍵盤   SteelSeries 6G V2機械式鍵盤        (1) $3090
OS   Windows 7 Ultimate 64位元隨機版      (1) $6290
                        含稅 總計:57750

現在的問題是
1.在使用MB(華擎)提供的軟體超頻之下,這樣的散熱器、機殼、添購機扇的選擇應該還OK吧?
2.用VHD玩多重系統(JWINXP、Red Hat、模擬Apple OS等),要走向平行多處理的優化方向吧?
3.其實價位是蠻希望壓低到4萬5以下.........
不過4核3通道及可支援20G RAM以上的MB,做RAID1 MIRROR的兩顆讀取寫入穩定且容量夠大
到可以跑至少3個VM的系統硬碟,外加資料毀損修復時間較短的RAID1的確比RAID5有效率等
這些基本要求沒法子讓步,畢竟工作內容太獨特了點,大量資料、快速整理運算、排程轉換格式、
還得親自模擬驗證一下自己寫的東西。
總覺得時間越來越少了- -|||再遇上資料1小時前整理的資料爆銷這種恐怖的"再來一次"會神經衰弱的;em44;
 
最後編輯:
時代變了!雙通道的Sandy Bridge 在同時脈下效能居然比三通道的 Bloomfield 還快?!Sandy Bridge將榮登新一代CPU效能王

OS 可省 ;x;

b2z2bFS1.png
 
  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測試大量不同語系、版本的各式程式,
也常常用PC來模擬各式家用遊戲主機、掌機等等,所以經常與
重灌作業系統以及跟GHOST當好朋友;smash;

  直到最近查到一些資料(後知後覺),Win7旗艦版及企業版
以內建Virtual PC的虛擬磁碟格式(VHD),可以讓多重系統
直接透過VHD檔當作假的硬碟,而直接利用其他硬體的資源
(顯示卡、RAM、CPU等),就彷彿有許多替身一樣:MMM:

  而現在的工作量越來越重,加上要彙整各種網站的資訊,
免不了要開啟各種文件(WORD、EXCEL、PDF),一次開個
數十個讓它們分開跑格式轉換,文字轉換等,又有時為了幾份
報告還得去抓大量影片來轉檔加剪輯,好在繪圖工作不在我的
範圍,頂多利用PhotoShop當作自動轉圖機錄製一定的action
一口氣轉千餘個圖檔之類。
  舊機是Intel Core2 6300,搭WD萬轉硬碟36G、72G
組RAID5,其它的東西都是古董:PPP:,不過即使有RAID5保護,
還是被我搞掛過十餘次RAID自我修復無效,或者是重開機就完全
偵測不到RAID成員,我想現在的電腦彷彿被我操掛了
(不是超頻,而是超過他的壽命或能力吧XD)

  一個月前就開始收集同事的各類雜誌來惡補,然後2天前發現
這個版後在貴版上研究了約20小時左右的文章,還是感嘆著隔行
如隔山呀;rr;,但願各位先進前輩們能幫我個忙提醒幾個思考方向,
讓我可以修改下一台重度勞工的規格;ranger;

CPU   Intel i7-960                (1) $9350
MB    華擎 X58 Extreme6             (1) $7990
RAM   金士頓 DDR3 4G-1333單支 ~hynix顆粒~   (6) 小計$7200
HDD   WD 1TB SATA3 1002FAEX黑標       (2) 小計$5100
散熱器  CoolerMaster Hyper N620         (1) $1690
顯示卡  微星 R5770-PMD1G 1G DDR5        (1) $3990
螢幕   BenQ GL2230A 22型LED背光        (1) $3990
CASE  A60 盔甲武士                (1) $2990
PSU   影隼 DHP-600GH              (1) $4900
機扇   TITAN 12CM 軍規系列(12025H12)      (3) 小計$1170
鍵盤   SteelSeries 6G V2機械式鍵盤        (1) $3090
OS   Windows 7 Ultimate 64位元隨機版      (1) $6290
                        含稅 總計:57750

現在的問題是
1.在使用MB(華擎)提供的軟體超頻之下,這樣的散熱器、機殼、添購機扇的選擇應該還OK吧?
2.用VHD玩多重系統(JWINXP、Red Hat、模擬Apple OS等),要走向平行多處理的優化方向吧?
3.其實價位是蠻希望壓低到4萬5以下.........
不過4核3通道及可支援20G RAM以上的MB,做RAID1 MIRROR的兩顆讀取寫入穩定且容量夠大
到可以跑至少3個VM的系統硬碟,外加資料毀損修復時間較短的RAID1的確比RAID5有效率等
這些基本要求沒法子讓步,畢竟工作內容太獨特了點,大量資料、快速整理運算、排程轉換格式、
還得親自模擬驗證一下自己寫的東西。
總覺得時間越來越少了- -|||再遇上資料1小時前整理的資料爆銷這種恐怖的"再來一次"會神經衰弱的;em44;
基本上,真要求速度,CPU請直接考慮1155腳位;
硬碟請直接選固態硬碟,不然挑藍標即可。

CPU:Intel 第二代Core I7-2600K 3.4GHz(Turbo 3.8GHz)/HD3000 GPU
主機板:技嘉 P67A-UD4-B3/P67/12+2相/2*PCI-Ex16/4*S6+4*U3*B3新版
RAM:金士頓 DDR3 4G-1333 hynix顆粒 兩支
硬碟:WD 1TB容量 SATA3 10EALX/32M/藍標 /SATA3/三年保
顯示卡:微星 R5830-MD1G DDR5 雙風扇
螢幕:AOC E2343F 23吋LED背光DVI超薄FullHD五千萬比1液晶/一年保無亮 1A1D
機殼:A60 盔甲武士 /黑化.下置電源/3.5吋 側抽 EasySwap 裝置 /ESATA*1
Power:突擊者500W 模組化/80+/全日系電容/13.5cm風扇
作業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中文旗艦隨機版64位元
CPU散熱器:CoolerMaster V6GT/雙 PWM 刀鋒扇/V型熱管陣列,非對稱鋁鰭

含稅價:約44260元。

個人淺見提供您參考。
 
1.在使用MB(華擎)提供的軟體超頻之下,這樣的散熱器、機殼、添購機扇的選擇應該還OK吧?
2.用VHD玩多重系統(JWINXP、Red Hat、模擬Apple OS等),要走向平行多處理的優化方向吧?
3.其實價位是蠻希望壓低到4萬5以下.........
不過4核3通道及可支援20G RAM以上的MB,做RAID1 MIRROR的兩顆讀取寫入穩定且容量夠大
可以跑至少3個VM的系統硬碟,外加資料毀損修復時間較短的RAID1的確比RAID5有效率等
這些基本要求沒法子讓步,畢竟工作內容太獨特了點,大量資料、快速整理運算、排程轉換格式、
還得親自模擬驗證一下自己寫的東西。
總覺得時間越來越少了- -|||再遇上資料1小時前整理的資料爆銷這種恐怖的"再來一次"會神經衰弱的

建議選有VT-X 或是AMD-V的處理器
選擇4核心以上(因為你要開至少3個VM VM配一顆處理器 配2G或以上) 且RAM8G~16G左右
最好一個VM配一顆硬碟 磁碟陣列也行(才不會限制於硬碟速度)
怕硬碟報銷 最好的方法不要超頻
 
最後編輯:
虛擬機VMWare應該比Virtual PC做得更好,樓主可以去試試。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跑虛擬機AMD的X6比英特爾i7更適合,尤其是在多開情況下,況且AMD主機整體更便宜,將錢花在將記憶體容量提升到最大。
 
CPU 買2600 OR 2500比較好
2600K /2500K
沒有VT-D (有這個跑虛擬機器 是有正面性加速助益的)
 
在UBUNTU
是VirtualBOX >VMWare
WINDOWS
沒比較過 不知道

虛擬機器3王者
VirtualBOX 跨平台
VMWare 跨平台
Virtual PC

當然還有一些虛擬機器... 只是只有用LINUX 才會去用它
 
個人工作站要用的話
就選vmware workstation 7.x版 官網有30天試用版
(有興趣可去找書來看)

玩VM, 最後瓶頸會卡在 I/O
你的配備只要改,HD要選SSD當系統碟
VM guest 的虛擬硬碟(vmdk),放在一般藍標o黑標磁碟
若VM guest ,要多開(3個VM guest以上)
就組RAID0 二組以上,vmdk分開存取即可

-----------------------------------------------------------------------
資源配置最好的是vSphere Hypervisor (vmware esxi前身),
大都是拿來當伺服器用
 
樓主說的是 VHD 多重開機,不是 VMWare、Virtual PC、VirtualBOX 這些,差很多。

主要差別在於裝置是使用實體裝置,例如可以打電動,這是 VMWare、Virtual PC、VirtualBOX 等很難辦到的。


樓主的配備已經夠好了,我的建議

買個 "內接式" 2.5 吋磁碟陣列盒,約 3000 元,加兩顆 7200 轉的硬碟,做 Raid0 系統碟

這樣,容量夠,速度也較快,2.5 吋硬碟也夠耐用


再買個內接 3.5 吋磁碟陣列盒,做 Raid1 保存資料和 VHD 檔,

這樣可以放多個不同設定的 VHD 檔,要用時,再將要用的 VHD 複製到系統碟使用。

不建議外接式磁碟陣列是因為速度慢很多。


也不建議用主機板的 Raid,畢竟那種設定不是一般環境單顆硬碟的做法,不適合做不同系統測試用

內接式磁碟陣列盒不會有這問題。
 
關於VHD...大家倒是可以到GOOGLE 搜索關鍵字

我是小老師:用Windows 7的虛擬磁碟(VHD)開機

這篇內容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