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gate 綠標
難怪會收起來不做
只有買 51顆 故障率能夠120%
只活了0.8年...
年故障率超過100%的原因:因為同一顆硬碟,壞了換新,又壞了又換,所以結果就是100顆硬碟,送修120次XD
應該解釋成 51顆 硬碟送修 超過 51次
光送修就飽了...
最意外的應該是 WD 綠標
平均使用壽命 4.4年 故障率 才3.6%
很難說,WD 綠標的取樣數據與購買時間的產品線 就不確定
某個週期的產品跟後續同型號但生產周期差上半年,就有不同變化
例如刷過韌體後的 同款型號硬碟與 沒刷過韌體的 舊產品,
其採樣率就有差別,可是型號卻一樣。
例如美光M4 的 韌體災情,刷新過跟沒刷新過都是同型號,
但時間點與韌體版本卻不同...能視為美光M4就會自爆...?
這是我們沒法透過不完整的資料(我沒去看原文板)去探討實際上的問題
不過省電版硬碟還是當 離線備份用途就好,當主系統碟就真的要賭很大
不管希捷 Green 還是 WD 綠標,我都有買有再用,也都有怪現象;smash;
希捷 改 型號標示 成 STxxxxxxMD00x 就模糊了以往各別型號的做法..
反而沒法看出內容物的真實面貌,像是三碟版的2TB 跟雙碟版的2TB,同樣型號但能視為同顆嗎..
就上頭的採樣方式來說 會視為同一個型號,卻無法辨識是雙碟版容易死還是三碟版..
所以只能參考某些型號的高死亡率來當 危險因子的參考數據,
但死亡率低卻採樣不足的,則欠缺實際驗證的可靠性
WD 綠標 早期還有一個缺點...反應時間太慢,產生使用上遲鈍感
上面這張表就無法表示實際使用上的狀況,卻寫 希捷 便宜 性能怎樣...
引用
http://www.cool3c.com/article/75134 翻譯
"
Backblaze對硬碟的採購策略是價格優先,以[容量/價格]最高的硬碟優先考慮,故障率是第二考量,
但是不會願意花太多的錢去買低故障率的硬碟。"
"
Seagate的硬碟雖然故障率較高,但是因為價格優勢且效能不差, 結果就是買了不少顆Seagate硬碟。"
消費者還是像數字看齊,金額越低越好,跑分越高越好....死亡率如何? 需要多年驗證...拿資料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