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超微全面支援 2011年SATA3將進入起飛期

momobull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1/20/10
訊息
9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主要用於主機板與如硬碟、光碟機、固態硬碟等大容量儲存裝置間資料數據之傳輸介面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自2000年11月由Serial ATA Working Group制定出第1代介面SATA1後,第2代介面SATA2規格也已於2004年正式推出。

與前代規格相較,SATA2傳輸頻寬達3.0Gbit/s,較SATA1的1.5Gbit/s增加1倍。除傳輸速度倍數提升外,SATA2支援真正的SATA原生命令序列(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串行指令,亦意味SATA2資料讀取效率較SATA1獲得改善。

此外,為讓傳輸速度符合規格要求,SATA1的資料傳輸線最大長度僅達1公尺,PATA更是短到僅有50公分,但SATA2資料傳輸線最大長度能延長至2公尺,使用者的便利性亦獲得提升。
2009年5月SATA介面最終規格SATA3制定完成並且發布,除傳輸速度較SATA2倍增外,亦增加多項新技術,在傳輸效率、節能、輕薄化等方面皆進行改善。

在邁威爾(Marvell)推出SATA3主端控制晶片後,超微(AMD)與英特爾(Inel)亦相繼於2010~2011年全面支援SATA3傳輸介面,在SATA3主端環境將於2011年趨於成熟帶動下,裝置端相關應用亦可望加速為市場接受,DIGITIMES預估,2011年SATA3市場將正式進入起飛期。

來源:DigiTimes

便宜的SATA3硬碟要來了嗎;nq;?
 
話說好像沒有SATA3的DVD燒錄機,SATA2好像也沒有!
 
話說好像沒有SATA3的DVD燒錄機,SATA2好像也沒有!
連IDE133都吃不滿更何況SATA
以SATA150來說
1XCD150KB
9XCD=1XDVD=1350KB
現在普遍都是24XDVD1350*24=32400KB=31.64MB
DVD不夠快換BD 1X=4.5MB
以現行量產技術約12X 4.5MB*12=54MB
54MB也才SATA150約三分之一
所以改SATA介面是因為排線變小好整理而已~因為速度喂不飽頻寬
 
SATA3將進入起飛期+普及...這是個好消息喔 ^^ ;ranger;
 
目前好像沒辦法滿足SATA2-SSD好像也沒那麼快

但SATA3可以向下相容-所以沒啥差別
 
目前好像沒辦法滿足SATA2-SSD好像也沒那麼快

但SATA3可以向下相容-所以沒啥差別

SSD有撐爆SATA2了:lkl:
C300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除非是SSD的用戶

不然SATA3是雞肋阿
 
除非SSD 64G版本全面普及
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sata3在組raid的時候還是對速度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