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光芒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4/08 訊息 1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5/31/09 #1 小弟看了一些站裡及香港網站PO的一些關於水冷管路照片. 發現幾乎絕大部分都用類似串聯的方式(幫浦->CPU->北南橋->顯卡). 幾乎沒有用Y管去同時跑.(幫浦->CPU ) ->南北橋 ->顯卡 .請問各位大大.這是有特別理由嗎?不然的話一般還說串聯的方式應該後面那些零件應該都分到溫水了吧? 還是用Y管同時冷卻這方法有缺點? 最後編輯: 5/31/09
小弟看了一些站裡及香港網站PO的一些關於水冷管路照片. 發現幾乎絕大部分都用類似串聯的方式(幫浦->CPU->北南橋->顯卡). 幾乎沒有用Y管去同時跑.(幫浦->CPU ) ->南北橋 ->顯卡 .請問各位大大.這是有特別理由嗎?不然的話一般還說串聯的方式應該後面那些零件應該都分到溫水了吧? 還是用Y管同時冷卻這方法有缺點?
TAS "人"生淫家... 已加入 3/16/09 訊息 4,130 互動分數 37 點數 48 5/31/09 #2 用y管水流1分2後水壓流速變小 那不如全部串在一條水壓流速穩定 怕散熱不夠快就在各個冷頭之間接冷排吧 當然如果要接3樣以上的話 最好用600L/Hour以上的幫浦才比較夠力
M moony0129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2/23/09 訊息 191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5/31/09 #4 Y型管及大部分L型管.分支及轉90度都會造成水阻.香港那邊不知道大大有沒有看到.他門比較喜歡用俗稱變型金剛那種.可以自由調度幾近幾出那種.
貝斯特小勇 自製水冷研發中心 已加入 4/22/09 訊息 84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49 6/2/09 #5 四環光芒 說: 小弟看了一些站裡及香港網站PO的一些關於水冷管路照片. 發現幾乎絕大部分都用類似串聯的方式(幫浦->CPU->北南橋->顯卡). 幾乎沒有用Y管去同時跑.(幫浦->CPU ) ->南北橋 ->顯卡 .請問各位大大.這是有特別理由嗎?不然的話一般還說串聯的方式應該後面那些零件應該都分到溫水了吧? 還是用Y管同時冷卻這方法有缺點? 按一下展開…… 這各問題小弟這2天在搞水冷也有想到.一條通還是分管進出.最後小弟選擇分管進出.一管通的好出是簡單方便.但是就會有越後面越熱的問題.分管進出能平均水溫.不過構造複雜.管路多.看起來很雜.(不過小弟是覺得很壯觀.呵呵)另為還有水阻跟水壓的問題.水阻好解決.幫蒲換大一點就好.小弟適用800L.水壓是比較難處理的.小弟是1分6再6合一.6分1的時候第1管水量很大.第6管就勝2.3第慢慢流.所以要改裡面合管的管徑.為了這各我試做了好幾各管徑才搞定.現在合管出來的水流比串聯還好.過2天有時間再把小弟這組整套都自己設計的水冷PO上來.當然這要有個人肉CNC的弟弟.才有辦法
四環光芒 說: 小弟看了一些站裡及香港網站PO的一些關於水冷管路照片. 發現幾乎絕大部分都用類似串聯的方式(幫浦->CPU->北南橋->顯卡). 幾乎沒有用Y管去同時跑.(幫浦->CPU ) ->南北橋 ->顯卡 .請問各位大大.這是有特別理由嗎?不然的話一般還說串聯的方式應該後面那些零件應該都分到溫水了吧? 還是用Y管同時冷卻這方法有缺點? 按一下展開…… 這各問題小弟這2天在搞水冷也有想到.一條通還是分管進出.最後小弟選擇分管進出.一管通的好出是簡單方便.但是就會有越後面越熱的問題.分管進出能平均水溫.不過構造複雜.管路多.看起來很雜.(不過小弟是覺得很壯觀.呵呵)另為還有水阻跟水壓的問題.水阻好解決.幫蒲換大一點就好.小弟適用800L.水壓是比較難處理的.小弟是1分6再6合一.6分1的時候第1管水量很大.第6管就勝2.3第慢慢流.所以要改裡面合管的管徑.為了這各我試做了好幾各管徑才搞定.現在合管出來的水流比串聯還好.過2天有時間再把小弟這組整套都自己設計的水冷PO上來.當然這要有個人肉CNC的弟弟.才有辦法
四環光芒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4/08 訊息 1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6/2/09 #6 1分6??大大您是用哪裡怎麼會6個水道啊? 小弟因為沒合適9800GX2的水冷頭可裝.南橋又被顯卡卡著. 所以只有CPU及北橋有上水冷.現階段管路太凌亂. 等過陣子再PO照片上線請各位大大指點一下;rr;.
1分6??大大您是用哪裡怎麼會6個水道啊? 小弟因為沒合適9800GX2的水冷頭可裝.南橋又被顯卡卡著. 所以只有CPU及北橋有上水冷.現階段管路太凌亂. 等過陣子再PO照片上線請各位大大指點一下;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