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單路金牌 全漢金鈦極 V 550w 簡單開箱

該不會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22/12
訊息
203
互動分數
9
點數
18
P1340659.JPG


金鈦極 V (AURUM V) 是全漢今年推出的一款入門金牌電源供應器

其名稱中的 V 大概是 Value 也就是超值版的意思

作為另外一款金鈦極 S 的入門款,除了風扇部分由原先的三洋電機調整為 ADDA 之外

架構以及輸出配置上均相同,價格則稍微下修到跟目前金鈦極 II 差不多的範圍

P1340658.JPG


外盒正面一覽,同樣是黑金配色紙盒

P1340660.JPG


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提供五年保固 (兩年換新)

P1340661.JPG


標榜採用全日系電解電容,跟金鈦極 S 一樣是單路 12V 配置,提供兩組 PCIe 6+2 pin

對於遊戲主機裝機來說也比較方便一些

P1340663.JPG


背面有比較詳細的特色介紹、額定輸出跟線材資訊

P1340665.JPG


12V 部分最大可提供 42A 電流

基本的 OCP、OVP、SCP、OPP 跟 UVP 自然是不會少

P1340670.JPG


內容物包含電源供應器本體、電源線、螺絲跟保卡

P1340679.JPG


塗裝採用黑色噴砂處理,好摸不容易掉漆

P1340683.JPG


出風口採用箭型開孔

P1340686.JPG


散熱部分採用 ADDA 12cm 油封扇

P1340688.JPG


線材部分採用編織網包覆搭配熱縮套管,周邊尾段則沒有再另外包一次

P1340690.JPG


ATX 部分採用 24pin 的固定式設計,如果有打算插 20pin 舊主機板的話就要小心會不會卡到其他東西

P1340691.JPG


EPS 12v 採用 4+4pin

熱縮套管依舊包得比較靠近端子,線材背走稍微比較難穿一些

P1340693.JPG


兩個 PCIe 6+2pin 端子做在同一條線上

P1340699.JPG


周邊線材分成兩條,提供 6 組 SATA、2 組大 4pin 跟 1 組軟碟機 4pin,其中 2 組 SATA 端子跟 4pin 放在一起

P1340701.JPG


SATA 採用刺破型端子搭配短間距設計,考量到熱縮套跟編織網會造成線材不好彎折,這邊就沒有再做一次包覆的處理

P1340703.JPG


4pin 部分就只是一般的端子,沒有額外做省力設計

P1340903.JPG


接著上機簡單測試一下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 6600K @ 4.5G
MB:ASUS Signature Z170-PRO
RAM:Avexir Blitz Series DDR4-2133 4G x 2
VGA:ASUS GeForce GTX Titan
HDD:OCZ Vector 150
PSU:FSP Aurum V 550W
CPU Cooler:CoolerMaster Seidon 120XL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platform.png


測試部分採用 OCCT 4.4.1,不過因為板子太新抓不到一些值,用電表輸出電壓記錄到另一台電腦

P1340919.JPG


閒置功耗落在 43 瓦

P1340930.JPG


整機最大功耗約 391.4 瓦

12v.png


12V 輸出曲線,待機在 12.2 至 11.89v 之間浮動,開始燒機後約有 0.3v 左右的壓降

5v.png


5V 輸出曲線,跟其他類似架構的電源一樣,12V 負載增加時出現 5V 不降反升的現象

待機在 5.062 至 5.065 之間浮動,燒機後升高至 5.175v

P1340708.JPG


原先看到情報以為這款會直接取代掉現有的黑騎士,看起來是不太可能

其實從全漢最近發布的幾款電源可以感覺的到,重心慢慢轉往一般裝機比較常選擇的 12V 單路輸出產品

而金鈦極 V 作為平民版的金鈦極 S,除了風扇之外其他用料維持不變,輸出表現也就維持一定水準


雖然有些人對於改用 ADDA 油封扇略有微詞

不過電源這種東西就一分錢一分貨,有些人覺得吃烤肉就要配吐司,有些人就要配點沙士

在意的就花點小錢升級一下,覺得無所謂的就可以買俗又大碗的版本

多點選擇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感謝熱心測試,改風扇但賣便宜也是不錯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