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AC 的主機價位居高,從外觀來看,不得不讚嘆APPLE的設計,不管是Mac mini、iMac、Mac Pro或者是Book筆電系列,絕對質感兼具時尚,不過在價位上對於常在組裝PC的玩家來說可能會有點下不了手,因為相同等級的硬體在PC上可能便宜了一倍甚至更多。不過EFI-X的出現將改變你對MAC的刻板印象。
EFI-X是?
EFI-X是Art-Studios這家公司所出的一項產品,它是一個USB的裝置,用來插在主機板的USB擴充埠,它在開機的時候會自動偵測PC上所安裝的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Mac OS、Linux...等等,並自動產生ICON,讓PC的使用者可以輕易的完成多系統開機,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可以讓你的PC直接安裝MAC原版的作業系統。
一般自行組裝的PC是無法拿來安裝蘋果的作業系統,除非是下載破解過的作業系統,也就是常看到的黑蘋果,不過這方式相當麻煩,且問題多多,會有硬體不相容或是驅動程式支援性的問題,而且就算安裝好了也只能待在你下載的版本,無法透過網路來升級更新OS,但透過EFI-X問題就簡單多了。
安裝MAC OS的限制?
並不是隨便組一台PC就可以安裝MAC的作業系統,還是有相容性的限制,這部份可以參考官網(http://tw.art-studios.net/goods/86 ),基本上都是以INTEL、NVIDIA平台為主,而AMD平台、顯卡都不在列表內。
EFI-X V1.1外觀
EFI-X已經出一陣子了,目前到了1.1版,提供更穩定的核心及更快速度,可支援Vista、Windows 7、Mac OS X 10.5、10.6、Linux,在用料上也更高一級。
側邊有個Enter的標示,意思就是可以直接拉開就可把包膜撕下。
Warning your known world ends here!!
開箱!
小小的一個裝置。
這個裝置四四方方,體積並不大,但是不便宜。
背面有made in Germany 德國製造的字樣。
USB介面。
另外還附上一個USB的延長接線,因為每片主機板的USB位置都不太一樣,有些可能會卡到旁邊的零件,有些可能會蓋到另外一個USB埠,如果會的話,可以使用這個延長的接線。
直接插在主機板上的USB擴充槽即可使用。
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3
Snow Leopard 目前已經到10.6.4版,雖然買10.6.3也是可以透過網路升級。外盒看起來很普通,並不像Windows那麼大一盒。
還好Mac OS X並不像硬體那麼貴,Apple i Store 買1090含稅。
光碟、簡易說明書、兩顆蘋果貼紙。看到這貼紙突然讓我想到,Apple有在OS X規定,沒貼上Apple標誌的電腦是不可運行,那是不是代表這貼紙貼在主機上...就算是允許了XD。
安裝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750
CPU Cooler: Jetart PC2200
RAM: GSKILL DDR3 1600MHz 2GBx2 CL9
MB: ECS H57H-MUS
VGA: Gigabyte GTX275
HDD: Maxtor SATA 500G
PSU: SEED 80+ 500W
OS: Windows 7 64bit
CASE: CoolerMaster Elite 430 Black
P55、H55、H57都不在官方的支援列表內,聽說P55有些沒問題可以正常跑,小弟還是秉持著實驗的精神拿H57下去試,不過並不是搭配含有GPU的Clarkdale,因為顯示的部份肯定是不行,所以另外搭一片在支援列表內的GTX275。
安裝Mac OS X Snow Leopard
安裝好EFI-X開機後就會自動偵測到,隨即進入BIOS內設定由EFI-X開機,儲存後重新啟動便可進入選單,如果你硬碟是空的,只有放入Snow Leopard的安裝光碟,會像下面選單一樣,只有一個DVD的icon,按Enter就可以進去安裝畫面。
安裝畫面,有多國語言可選,當然包括繁體中文。
在沒開始安裝之前可以選頂頭的磁碟工具先做分割。
直接點硬碟並按分割。
要分成幾個都可以自己決定,會使用Windows分隔對這應該沒什麼問題才是。
接著就是選安裝碟並進行安裝。
安裝中,整個過程大概三十幾分....視個人硬體設備而定。
安裝成功!接著就是重新開機
因為另外裝了一顆Windows系統,所以重新開機之後的選單有兩個系統可選,Mac OS X的部份可以按F6來切換32或64位元,相當方便。
第一次進入會有絢麗的動畫效果,各國的歡迎語言文字飛出。
最後是一個大大的X結尾。
第一次總是比較複雜...需設定一些地區、語言。
鍵盤及輸入法。
還要輸入你Apple的帳號、姓名電話住址...等等(這部份都可以直接按繼續跳過)。
進去作業系統之後就是要先來看看硬體是不是都有抓到...是不是都相容。
系統判定這台是Mac Pro。
雙網路都有抓到。
GTX275也有抓到!
音效...沒有...因為H57這張並沒有在支援列表之內,音效沒抓到算是在預期之內。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上網抓了VooDooHDA驅動來裝,不過裝好之後播放音效的設備卻是Unknown。
實際放個音樂聽看看就知道了,正常耶!太棒了,反正我這木耳只要是不爆音不延遲我都可以接受。
還裝了一堆有的沒的...對我這個用了18年微軟系統的玩家(老)來說是相當有新鮮感!居然有 Office 2011 比 Windows 用的Office 2010要多一年,怕了吧!(年份應該只是用來區別作業系統)。
效能測試
最後,來測一下效能如何?我只找到了CINEBENCH R11.5這套在Windows也有的測試軟體。
Open GL:13.64fps
CPU:3.47pts
在FPS的測試感覺有點低了些,GTX275應該不只這樣的實力。另外Core i5 750在這邊也被判定是雙核心4Threads(實際上應該為4C4T)。
另外在回到到Windows下測試相同的軟體,看看其差異性。
Open GL:38.66fps
CPU:3.71pts
就說吧,GTX275的實力應該不只13張,在Windows 7下測得38.66fps,差了將近3倍,這推測應該是驅動程式上的差異,Snow Leopard下並沒有把GTX275發揮到極致,不過這並非正規的蘋果電腦系統,也不好勉強啥。另外CPU的部份差異就沒那麼大了。
把PC搞成MAC還有一項最大的好處,就是超頻啊!這也是MAC上辦不到的,在蘋果電腦裡面CPU差一級可能就要加好幾千塊。以下小超一些外頻166,上3.33GHz。
Open GL:13.73fps
CPU:4.34pts
CPU的效能大約增加了17%。不過可惜在記憶體的部份不管怎麼調,進去系統後都是固定1333,看不到1600甚至以上,不知道是不是系統的誤判。
小結
以想要玩MAC的玩家角度來看,EFI-X的優點其實就是省錢及便利,雖然它的價格不算太便宜(EFI-X V1.1官方的台灣市售價格為9200台幣),但是搭配它組裝一台超級電腦比相同規格的MAC系統都還要便宜很多很多,而且裝好的MAC OS X系統都還可以直接升級,加上有多重開機功能也無須完全捨棄Windows(因為玩遊戲的時候實在有必要切回Windows)。當然這不能完全以PC硬體角度去看待蘋果的機器,畢竟蘋果的質感高實在沒話可說,若沒任何預算考量,我也會想直接殺一台Mac的機器。
EFI-X是?
EFI-X是Art-Studios這家公司所出的一項產品,它是一個USB的裝置,用來插在主機板的USB擴充埠,它在開機的時候會自動偵測PC上所安裝的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Mac OS、Linux...等等,並自動產生ICON,讓PC的使用者可以輕易的完成多系統開機,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可以讓你的PC直接安裝MAC原版的作業系統。
一般自行組裝的PC是無法拿來安裝蘋果的作業系統,除非是下載破解過的作業系統,也就是常看到的黑蘋果,不過這方式相當麻煩,且問題多多,會有硬體不相容或是驅動程式支援性的問題,而且就算安裝好了也只能待在你下載的版本,無法透過網路來升級更新OS,但透過EFI-X問題就簡單多了。
安裝MAC OS的限制?
並不是隨便組一台PC就可以安裝MAC的作業系統,還是有相容性的限制,這部份可以參考官網(http://tw.art-studios.net/goods/86 ),基本上都是以INTEL、NVIDIA平台為主,而AMD平台、顯卡都不在列表內。
EFI-X V1.1外觀
EFI-X已經出一陣子了,目前到了1.1版,提供更穩定的核心及更快速度,可支援Vista、Windows 7、Mac OS X 10.5、10.6、Linux,在用料上也更高一級。
側邊有個Enter的標示,意思就是可以直接拉開就可把包膜撕下。
Warning your known world ends here!!
開箱!
小小的一個裝置。
這個裝置四四方方,體積並不大,但是不便宜。
背面有made in Germany 德國製造的字樣。
USB介面。
另外還附上一個USB的延長接線,因為每片主機板的USB位置都不太一樣,有些可能會卡到旁邊的零件,有些可能會蓋到另外一個USB埠,如果會的話,可以使用這個延長的接線。
直接插在主機板上的USB擴充槽即可使用。
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3
Snow Leopard 目前已經到10.6.4版,雖然買10.6.3也是可以透過網路升級。外盒看起來很普通,並不像Windows那麼大一盒。
還好Mac OS X並不像硬體那麼貴,Apple i Store 買1090含稅。
光碟、簡易說明書、兩顆蘋果貼紙。看到這貼紙突然讓我想到,Apple有在OS X規定,沒貼上Apple標誌的電腦是不可運行,那是不是代表這貼紙貼在主機上...就算是允許了XD。
安裝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750
CPU Cooler: Jetart PC2200
RAM: GSKILL DDR3 1600MHz 2GBx2 CL9
MB: ECS H57H-MUS
VGA: Gigabyte GTX275
HDD: Maxtor SATA 500G
PSU: SEED 80+ 500W
OS: Windows 7 64bit
CASE: CoolerMaster Elite 430 Black
P55、H55、H57都不在官方的支援列表內,聽說P55有些沒問題可以正常跑,小弟還是秉持著實驗的精神拿H57下去試,不過並不是搭配含有GPU的Clarkdale,因為顯示的部份肯定是不行,所以另外搭一片在支援列表內的GTX275。
安裝Mac OS X Snow Leopard
安裝好EFI-X開機後就會自動偵測到,隨即進入BIOS內設定由EFI-X開機,儲存後重新啟動便可進入選單,如果你硬碟是空的,只有放入Snow Leopard的安裝光碟,會像下面選單一樣,只有一個DVD的icon,按Enter就可以進去安裝畫面。
安裝畫面,有多國語言可選,當然包括繁體中文。
在沒開始安裝之前可以選頂頭的磁碟工具先做分割。
直接點硬碟並按分割。
要分成幾個都可以自己決定,會使用Windows分隔對這應該沒什麼問題才是。
接著就是選安裝碟並進行安裝。
安裝中,整個過程大概三十幾分....視個人硬體設備而定。
安裝成功!接著就是重新開機
因為另外裝了一顆Windows系統,所以重新開機之後的選單有兩個系統可選,Mac OS X的部份可以按F6來切換32或64位元,相當方便。
第一次進入會有絢麗的動畫效果,各國的歡迎語言文字飛出。
最後是一個大大的X結尾。
第一次總是比較複雜...需設定一些地區、語言。
鍵盤及輸入法。
還要輸入你Apple的帳號、姓名電話住址...等等(這部份都可以直接按繼續跳過)。
進去作業系統之後就是要先來看看硬體是不是都有抓到...是不是都相容。
系統判定這台是Mac Pro。
雙網路都有抓到。
GTX275也有抓到!
音效...沒有...因為H57這張並沒有在支援列表之內,音效沒抓到算是在預期之內。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上網抓了VooDooHDA驅動來裝,不過裝好之後播放音效的設備卻是Unknown。
實際放個音樂聽看看就知道了,正常耶!太棒了,反正我這木耳只要是不爆音不延遲我都可以接受。
還裝了一堆有的沒的...對我這個用了18年微軟系統的玩家(老)來說是相當有新鮮感!居然有 Office 2011 比 Windows 用的Office 2010要多一年,怕了吧!(年份應該只是用來區別作業系統)。
效能測試
最後,來測一下效能如何?我只找到了CINEBENCH R11.5這套在Windows也有的測試軟體。
Open GL:13.64fps
CPU:3.47pts
在FPS的測試感覺有點低了些,GTX275應該不只這樣的實力。另外Core i5 750在這邊也被判定是雙核心4Threads(實際上應該為4C4T)。
另外在回到到Windows下測試相同的軟體,看看其差異性。
Open GL:38.66fps
CPU:3.71pts
就說吧,GTX275的實力應該不只13張,在Windows 7下測得38.66fps,差了將近3倍,這推測應該是驅動程式上的差異,Snow Leopard下並沒有把GTX275發揮到極致,不過這並非正規的蘋果電腦系統,也不好勉強啥。另外CPU的部份差異就沒那麼大了。
把PC搞成MAC還有一項最大的好處,就是超頻啊!這也是MAC上辦不到的,在蘋果電腦裡面CPU差一級可能就要加好幾千塊。以下小超一些外頻166,上3.33GHz。
Open GL:13.73fps
CPU:4.34pts
CPU的效能大約增加了17%。不過可惜在記憶體的部份不管怎麼調,進去系統後都是固定1333,看不到1600甚至以上,不知道是不是系統的誤判。
小結
以想要玩MAC的玩家角度來看,EFI-X的優點其實就是省錢及便利,雖然它的價格不算太便宜(EFI-X V1.1官方的台灣市售價格為9200台幣),但是搭配它組裝一台超級電腦比相同規格的MAC系統都還要便宜很多很多,而且裝好的MAC OS X系統都還可以直接升級,加上有多重開機功能也無須完全捨棄Windows(因為玩遊戲的時候實在有必要切回Windows)。當然這不能完全以PC硬體角度去看待蘋果的機器,畢竟蘋果的質感高實在沒話可說,若沒任何預算考量,我也會想直接殺一台Mac的機器。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