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裝在pc上的折騰...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a655088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a655088

初級會員
已加入
3/14/07
訊息
13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最近想嘗試寫個mac

身為一個貧窮的程式設計師,裝vm灌mac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一開始裝iatkos v7非常順,真的是vm調調,東西馬上就好

裝好後上去ideveloper看....WTF 要osx要10.6以上...

很好 我之前所有努力就白費了

於是我又找了 六月新出的S3版本

花了兩天時間 不是mach_kernel不見,不然就是無法進去os,或是虛擬機器hang機

整個讓我奮戰的慾望都上來了

接下來換 iAntares

也是碰到相同的問題

到了今天下午,才找到debug成功的文章

終於讓我的pc上面長蘋果了

接下來就等五點多的xcode安裝完成

真是痛苦的一周
 
恭喜你成功安裝mac!
今年暑假的時候為了參加競賽所以開始灌mac
也是折騰了很久XD

後來我有繼續折騰自己,拿出舊硬碟直接灌上去@@
灌完之後很有成就感,可是這不是在享受mac,
因為都不敢亂更新,還遇過灌個VirturalBox居然害Mac不能開機之類的蠢事,救援用的win7也不敢殺掉,
開機速度也超慢

後來跟學校借了iMac才發現跟VM跑Mac的感覺差很多,才知道為什麼教破解mac的網站都會推薦直接買mac
 
版主可以試著把全部流程寫一篇,另一種"開箱文"~
 
大概這幾天會放出來

我用的是vmware workstation 這種的會比vb好灌

我用一天了 沒甚麼大問題

除了影片播放會有點不順

開VT跑64位元的mac實在很爽

寫程式倒是不錯

我最主要是想開發iphone軟體才會搞這個
 
之前拿ASUS M2400E想跑10.5

結果灌好後>重新開機>當機(卡在最後一個開畫面)

弄了5個小時=浪費了5個小時XD
 
好吧,把我之前從別的網站參考整理的記錄再次貼上來,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我要強調的是,我只是參考了很多網站,然後節錄它們的文字做一個整理,我沒在用 Mac,也沒在電腦上裝 Mac。


要在非 Apple 電腦上安裝 Mac OSX 有兩種方法:

‧使用虛擬 Apple EFI BIOS:

先建立虛擬機器,掛載「虛擬 Apple EFI BIOS」開機,再以原版 Mac OSX 安裝光碟安裝。

這種方法只能在符合該版本等級的 Intel CPU 的虛擬電腦上安裝,無法在實體電腦安裝,

也無法在 AMD CPU 的虛擬電腦安裝,也無法在較舊,不支援 SSE2 的 Intel CPU 的虛擬電腦安裝。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因 Mac OSX 的改版而失效,可以一直使用最新的原版 Mac OSX 安裝光碟來安裝。

目前最普遍被使用的「虛擬 Apple EFI BIOS」有 Rebel EFI.iso 和 darwin_snow.iso。


‧使用被改過的 Mac OSX 安裝光碟:

目前 2009 普遍被使用的被修改版本是 iDeneb 版,此版被改得很徹底,

不但可以直接安裝在 Intel CPU 的實體電腦上,也可以安裝在 AMD CPU 的實體電腦上。

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版本很難跟著原版一直出新,當破解高手累了,無心了,就不會再有新版可用。


以下以 iDeneb_v1.4_10.5.6.iso 64-bit 安裝於 VMware 上作說明。

實體電腦,CPU:AMD Athlon x4 CPU,機板:MSI 785GM-E65。

虛擬電腦,VMware 7 實體電腦作業系統 Windows 7 64-bit 中文版


‧以虛擬光碟掛載 iDeneb_v1.4_10.5.6.iso。

‧啟動 VMware 建立虛擬機器,按 New Virtual Machine。

‧點選 Custom 自定。

‧光碟機指向虛擬光碟。虛擬機器的光碟機,不要用掛載 ISO 檔的方式,因相容性不好,會導致安裝失敗。

‧Operating System 作業系統選擇 Other 64-bit 或 FreeBSD 64-bit,建議選擇 Other 64-bit。

‧Processor 處理器,可以選擇多個 CPU 和多個核心。

‧記憶體必須配置 512 MB 以上的記憶體,在此個人配置 1536 MB 的 RAM。

‧硬碟配置必須 8 GB 以上的空間,在此個人分配 16 GB 空間。

‧虛擬硬碟可以使用 SCSI 或 IDE。使用 SCSI,則安裝過程不需安裝 SCSI 驅動程式,

若使用 IDE,則在安裝過程中必須勾選內附的 IDE 驅動程式。

‧取消 Floppy Drive 軟碟裝置。

‧增加 USB 裝置,使用 USB 滑鼠、與實體電腦用 USB 隨身碟交換檔案會用到。

‧關閉 VMware。

‧以記事本開啟 vmx 檔,在最下方加入

paevm = "TRUE"
monitor_control.restrict_backdoor = "TRUE"
monitor_control.enable_svm = "TRUE"
monitor_control.enable_extended_svm = "TRUE"

這是啟動 CPU 的虛擬功能。

‧啟動 VMware。

‧開機。開機後,會要求按任何鍵從 CD-ROM 開機,要馬上切入虛擬機器,並按下任何鍵。

這個時間很短,只有短短一秒,所以動作要很快,若錯過,等它出現 boot: 時,就只能重新啟動虛擬機器。

‧會載入開始安裝,點繁體中文,按 ->。

‧當出現「歡迎面板」,點「工具程式 > 磁碟工具程式」,分割虛擬硬碟。

此處個人是分割出 12 GB 命名為 System 與 4 GB 命名為 date。

‧分割完,按左上角的紅色按鈕,退出分割面板。

‧回到「歡迎面板」,按「繼續」。

‧到「安裝摘要」面板,按「自定」,選擇所要的語言與驅動程式,將以下各項打勾。

繁體中文、

PS2Fix Keyboard、

AMD Patch、

Creative Sound Blast、

AppleGenericPCATA、MCP67、ICHx Fixed

這幾個是常見的 IDE 驅動程式,如果建立的虛擬硬碟是 IDE 則此項一定要選,

至於 VMware 是用哪個,我也不知道,所以勾選最常見的那幾個。

如果不勾選,則虛擬硬碟必須建立為 SCSI 才行。

Kernel 9.20 speedstep、

Intel 82566 Series、

ACPI_SMC Fix、

EHCI USB Sleep Enabler

將這幾個勾選,其它可以不勾選安裝。

‧按「完成」。

‧按「安裝」。

‧「檢查安裝的 DVD」時,按「略過」。

‧至此,安裝過程會自動完成。

‧安裝完成後,要求重新啟動時,不要按鍵盤上的任何鍵,

因為按鍵盤會從虛擬光碟啟動,不按任何鍵則以虛擬硬碟啟動。



第一次登入

‧照理說 Welcome 畫面應該出現繁體中文,但卻還是英文的,把 Show All 打勾,下拉可以找到 Taiwan。

‧按 Continue,一直按 Continue 維持預設值或空白。

‧連線方式選 Local network (Ethernet)。使用預設的 Using DHCP 就可以了。

‧Apple ID 也維持空白。

‧Create Your Account 建立帳戶,則一定要建立,隨便取名即可,Password 密碼維持空白。

‧Select Time Zone 時區,在地圖上點中原時區,Closest City 選 Taipei。

‧全部設定完畢,即進入 Mac OSX。

OK


更換中文語系

將滑鼠移到下面快捷列的 System Preferences,點滑鼠左鍵一下,

 點一下在 Personal 欄位的 International。

Language 語言的部分,把「繁體中文」拉到最上面第一個。

點左上角的蘋果圖示 > Log Out OMEGA 登出。

再次登入就是全中文的畫面。


要與實體電腦交換資料,可以使用 FAT32 格式的 USB 隨身碟。

VMware 7 Test OK

OK

.
.
 
補充一下 驅動跟引導 要看自己硬體 還有破解的版本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