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以速度為名 220MB/S極速傳輸! Backup Plus Fast 4TB 2.5吋隨身硬碟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T-15K.3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ST-15K.3

我是恐龍..
已加入
9/18/03
訊息
21,576
互動分數
26
點數
48
年齡
46
網站
www.coolaler.com
備份...很多人應該都聽過...但是很多人都沒做過....會做的大多是有失去資料經驗的
在資訊爆炸的這個時代,資料備份已經不單單是在電腦上,你的照片及資料會分散在手機或是社群網站上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聰明的裝置來幫助你完成備份這件事
然而,備份大量資料會需要很長時間,原因不外乎就是用來備份的硬碟速度不夠快,所以浪費大量的時間
即便現在有速度很快而且每台電腦都有的USB、USB3.0,但是儲存媒體本身還是速度的瓶頸,而且照片及影像
或是資訊,往往都需要較大的備份空間,若使用SSD是能快速備份,但是僅有數百GB的空間其實是不夠的而且成本相當高,
所以,Seagate提出了解決方案,推出了Backup Plus Fast 4TB USB 3.0 2.5"大小的隨身硬碟,其內部使用2個2.5" 硬碟建構成RAID 0
讓Backup Plus Fast 4TB的讀取速度達到了220MB / S,一次滿足高速、大容量兩個願望阿!!


讓我們來開箱吧~
i159847_IMG1057.JPG


i159846_IMG1058.JPG



i159845_IMG1059.JPG


220MB/S的傳輸速度...簡單易用的備份軟體..金屬外盒..相容於Mac OS及Windows系統
i159852_IMG1077.JPG


3年全保,若發生故障,送至代理商或是提供維修的指定店面可以直接換新喔
i159853_IMG1076.JPG



包裝內容物 Backup Plus Fast 4TB、說明書、USB 3.0 Cable(0.5m) 、USB 3.0 Y型 Cable (0.9m)
i159844_IMG1061.JPG


上蓋為塑膠材質,本體為金屬材質
i159841_IMG1064.JPG


i159842_IMG1063.JPG


USB 3.0單一介面
i159840_IMG1065.JPG


i159839_IMG1066.JPG



i159838_IMG1067.JPG


指示燈為白色簡約設計
i159843_IMG1062.JPG


USB 3.0 Cable(0.5m)
i159857_IMG1068.JPG


USB 3.0 Y型 Cable (0.9m) 藍色接頭為USB 3.0,用於資料傳輸,旁邊的白色USB 接頭僅用於供電
i159856_IMG1070.JPG


背面可看到白色USB接頭的POWER ONLY字樣
i159855_IMG1073.JPG


Y接頭的另一端當然就是連接硬碟的USB 3.0囉~
i159854_IMG1075.JPG



官方規格如下
i159848_fast2.jpg


僅僅 11.69cm x 8.25cm x 2.24cm厚
i159861_fast.jpg



相較於其他家類似產品的磚頭外型....無論是體積、重量都大勝阿~
i159851_wdraid.jpg




官網介紹
http://www.seagate.com/tw/zh/extern...es/performance/backup-plus-fast-hdd/#features


上機實測
Windows 7 X64
Gigabyte Z77X-UD3H
i5-3570K
G-Skill 8GB

因為內裝是機械硬碟,所以讀取曲線會逐漸下滑,平均值還是達到了161.5MB/S
外圈連續讀取更來到了226MB/S,工作溫度為38度,手摸起來是溫溫的,不會過熱喔~
i159862_fasthdtune.jpg


Crystal 測試的數據都超過237MB/S
i159863_fastCrystal.jpg


那用起來有多快呢? 測試將一個3.67GB的檔案從機械硬碟傳送到Backup Plus Fast 4TB
只花你大約18秒,速度來到了118MB/S 接近機械硬碟的最高讀取速度了
i159849_hdtofast.jpg




如果一樣的檔案從SSD傳送到Backup Plus Fast 4TB會有多快呢?
大約是8秒,速度來到了344MB/S
i159850_ssdtofast.jpg



有這樣的速度,讓備份資料成為一件簡單又省時的事,甚至將遊戲檔案或是CAD、3D圖等物件存放在Backup Plus Fast 4TB內
隨插即用,隨插即玩,不再有檔案讀取過慢的問題!!!
下一篇將介紹內部所預載的 Seagate Dashboard軟體,敬請期待,感謝閱讀~
 
最後編輯:
摁....很東西
備份神器出現了
 
寫入 速度不錯 可以打死一堆 寫入很鳥的SSD.....
 
我不太認同用RAID0犧牲安全性以換取效能這種賭人品做法
其中一顆壞掉就再見了
傳輸速度以單一大檔案來說是很快
但小檔案不會有太多加成效果
如果是不重要的資料如遊戲檔、安裝檔、映像檔或影片檔等這會是最佳選擇
重要資料則不建議選用
玩這款還要看使用場合
 
我不太認同用RAID0犧牲安全性以換取效能這種賭人品做法
其中一顆壞掉就再見了
傳輸速度以單一大檔案來說是很快
但小檔案不會有太多加成效果
如果是不重要的資料如遊戲檔、安裝檔、映像檔或影片檔等這會是最佳選擇
重要資料則不建議選用
玩這款還要看使用場合

這種raid0 方式.連控制橋接晶片都綁死的....
raid0結構不構成資料遺失主要困惑...(當然晶片掛點是例外)
最主要還是在內部的HDD硬體毀損是無可救藥的...(這等同於一般外接硬碟都有的相同毀損率!)
 
我不太認同用RAID0犧牲安全性以換取效能這種賭人品做法
其中一顆壞掉就再見了
傳輸速度以單一大檔案來說是很快
但小檔案不會有太多加成效果
如果是不重要的資料如遊戲檔、安裝檔、映像檔或影片檔等這會是最佳選擇
重要資料則不建議選用
玩這款還要看使用場合

在下也想過....但是...一般外接硬碟..裡面也只有一顆...壞掉了...資料還不是一樣不見?
所以就此論點來說~外接硬碟都不能拿來備份重要資料囉?
重要資料就要多處備份...或是放在有RAID 5 / 6 的NAS會比較安全囉
 
這種raid0 方式.連控制橋接晶片都綁死的....
raid0結構不構成資料遺失主要困惑...(當然晶片掛點是例外)
最主要還是在內部的HDD硬體毀損是無可救藥的...(這等同於一般外接硬碟都有的相同毀損率!)

RAID0最大問題是救援困難
單顆故障還有自行救援機會 曾經有2TB硬碟壞軌 只要會複製貼上就能處理完 只損失3部影片代價算少的
RAID0資料"平均分散"於不同硬碟 只要其中一顆故障 整個資料是讀不出來 救援工作顯得麻煩許多
每間廠商儲存規格不盡相同 需特定軟體救援 論壇內有板友介紹可參考

故障機率有其他人算出兩顆比單顆多了四分之一
單顆只有 O 或 X
兩顆則是 (O,O) (O,X) (X,O) (X,X)
機率暫且不提 但如果自行救援失敗 將來救援費用比單顆多出好幾倍 那些救援公司可不是做慈善事業
 
如果會有同時1對多這類的處理動作 不知道還能有多少速度 畢竟USB介面就是只能一件一件輪流的方式處理

應用與操作 這對USB真的太苛求了 平台USB晶片與線路能不能負荷 供電穩定與否都是個大問題

如果使用遇到掉裝置 RAID 0裡的檔案可靠性會變得不如SSD 這樣4T也沒半點意義 不知道廠商設計時 有沒有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