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力 PC-Z70 水冷改裝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GeForce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GeForce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6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4
網站
www.ntut.edu.tw
由於電腦一直在裸測狀態使用,一直想找個大點的主機來改。
所以入手了聯力PC-Z70。


▼施工現場
i110862_wcpcz70002.JPG


▼零件擺設
i110861_wcpcz70001.JPG


▼主要冷卻部份 CPU&GPUX2
i110863_wcpcz70003.JPG


▼管路走法
i110864_wcpcz70004.JPG


▼背板回水管
i110865_wcpcz70005.JPG


▼冷排&管路
i110866_wcpcz70006.JPG


▼加水試跑
i110867_wcpcz70007.JPG


▼幫浦&水箱部份
i110868_wcpcz70008.JPG


▼Koolance止漏快速接頭
i110869_wcpcz70009.JPG


▼整體配置
i110870_wcpcz70010.JPG


▼背板走線部份
i110871_wcpcz70011.JPG


▼組裝完成(管子歪歪的…)
i110872_wcpcz70012.JPG



由於水冷的零件都沒換,目前觀察到的溫度是差不多的。
可參考: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wiftech-storm-G4、EAH-6970-DCII-改Uptiontek-T1)

會買PC-Z70這款是因為這一咖算是聯力高直立機殼中算比較低價的。
但是由於是HPTX的設計,主機板上移蠻多的,所以如果要上方內置冷排的話只能用薄排。
另一方面上方是140x2的風扇,而我的又是240厚排。
在厚度及寸尺都對應不到的情況下,只能暫時先把冷排掛在後面。

目前有打算換GTS280薄排,不過只能從國外訂,買一個不划算。
另一方面又覺得只裝一個薄排效果可能普普。
或許乾脆買3D或4D冷排放在主機上方是最簡單的方式。
 
好整齊的配置,真是厲害 :MMM:
機殼方不方便配線是一點施工者的手法更是重要!
GeForce大的工法真是棒..

2裝顯示卡的水路是以並聯的方式連接,
可以請GeForce貼一下顯示卡燒機的溫度變化嗎?
不知道會不會水只單跑一邊,另一張顯示卡溫度就比較高的現象...
 
PC-Z70 水冷CPU溫度

感覺太偷懶了,補一下溫度測試

CPU:I7-2600k oc 4.8G 1.375v (48x100) 上不了5G
散熱:koolance CPU-340水冷頭

室溫:19度

▼起跑前
i110886_cputemp1a.jpg


▼測試中
i110887_cputemp3a.jpg


▼測試結束
i110890_cputemp5a.jpg


4個核心最高溫:62、70、67、64
 
PC-Z70 水冷 GPU溫度

VGA:ASUS 6970 DCII (core:890Mhz、memory:1375Mhz)
散熱:T1 GPU水冷頭

▼燒機前各溫度
i110891_gputemp1are.jpg


▼燒機時溫度
i110892_gputemp2are.jpg


▼Furmark燒機15分時截圖
i110888_furmark000014.jpg


▼Furmark燒機20分時截圖
i110889_furmark000015.jpg
 
好整齊的配置,真是厲害 :MMM:
機殼方不方便配線是一點施工者的手法更是重要!
GeForce大的工法真是棒..

2裝顯示卡的水路是以並聯的方式連接,
可以請GeForce貼一下顯示卡燒機的溫度變化嗎?
不知道會不會水只單跑一邊,另一張顯示卡溫度就比較高的現象...


其實一開始我就是用串聯接法,主要也是擔心分流之後的問題。
不過由於並聯比較好整理,所以還是嘗試接看看。
在實際使用時才發現溫度沒有差異,所以後來就這樣接了。

溫度測試已補上,可以參考看看!
 
走線走的真不錯,線藏的真是好...前面真的好清爽 ^^ :MMM:
 
其實一開始我就是用串聯接法,主要也是擔心分流之後的問題。
不過由於並聯比較好整理,所以還是嘗試接看看。
在實際使用時才發現溫度沒有差異,所以後來就這樣接了。
溫度測試已補上,可以參考看看!

你說對了!並聯比較好牽管,水阻也比較小,而且美觀度會大增;
缺點是2邊水壓會不同,有可能造成水只往一邊流的現象,
另一邊溫度就會比較高.GeForce大的2顆顯示卡水冷頭是一樣的,
所以沒有這種現象! :MMM:

您之前的配置分流給CPU和GPU*2,這樣GPU水冷頭可能吃不到水...
我以前曾將CPU370跟GPU220並聯,結果應該是GPU220水冷頭的水阻較小,
CPU370水冷頭會有吃不到水的現象,水只往單邊流..燒機時CPU的溫度就比較高,
無法得到足夠的水帶走熱量.

你的CPU 1.375V就能到4.8G,我的1.375V只能4.5G,
你的體質應該可以上5.0G才對....
我上5.0G時要上到1.48V左右.5.2G要加壓到1.58V....
如果想測看看極限可以試看看..

PUMP是使用有附海綿的菜瓜布避震法!!(筆記)相當的不錯.
我剛開始安裝就是用毛巾,到現在那條毛巾還在那..... ;x;
 


你說對了!並聯比較好牽管,水阻也比較小,而且美觀度會大增;
缺點是2邊水壓會不同,有可能造成水只往一邊流的現象,
另一邊溫度就會比較高.GeForce大的2顆顯示卡水冷頭是一樣的,
所以沒有這種現象! :MMM:

您之前的配置分流給CPU和GPU*2,這樣GPU水冷頭可能吃不到水...
我以前曾將CPU370跟GPU220並聯,結果應該是GPU220水冷頭的水阻較小,
CPU370水冷頭會有吃不到水的現象,水只往單邊流..燒機時CPU的溫度就比較高,
無法得到足夠的水帶走熱量.

你的CPU 1.375V就能到4.8G,我的1.375V只能4.5G,
你的體質應該可以上5.0G才對....
我上5.0G時要上到1.48V左右.5.2G要加壓到1.58V....
如果想測看看極限可以試看看..

PUMP是使用有附海綿的菜瓜布避震法!!(筆記)相當的不錯.
我剛開始安裝就是用毛巾,到現在那條毛巾還在那..... ;x;

之前你po的文章我有印象,並聯部份是CPU跟GPU。
可能是管路也比較長,所以水流分配可能會差比較多。
而我的GPU並聯部份管路只有很短的距離,所以影響較少。

不過現在我反而比較擔心幫浦掛點的問題,
分流不平均至少水有流動還可以散熱,但幫浦停擺問題可就大了。
前幾在遊戲進行中我嘗試關掉幫浦,GPU溫度在10秒內衝上90度。
空冷風扇掛點還有散熱器可以擋一下,至少跟空氣的接觸面積大。
水冷幫浦一但停擺就有可能會燒壞零件。

所以目前打算更改冷排跟PUMP,冷排主要是以放入主機內為優先,
真得放不下也考慮放在主機上面或側板掛9D冷排。
PUMP可能打算裝2顆串聯,MCP35X2一組的看起來可以考慮,不過DDC本身的散熱要做好。

這顆2600k超5G都進不了win7,之前也加電壓到1.5V過也是一樣。
所以就沒大超了,其實平常我只有超4.2G用,想說要做測試才超到4.8G的。
海綿類的產品通常都是良好的制震、隔音的材料可以多加利用!
不過我比較懶所以就直接拿洗碗用的,配色挺不搭的。
另外就是這種的有沒有防火我就不清楚了,
如果要防火且較美觀的,應該是有比較專門的產品,不過要找就是。
 
之前你po的文章我有印象,並聯部份是CPU跟GPU。
可能是管路也比較長,所以水流分配可能會差比較多。
而我的GPU並聯部份管路只有很短的距離,所以影響較少。
不過現在我反而比較擔心幫浦掛點的問題,
分流不平均至少水有流動還可以散熱,但幫浦停擺問題可就大了。
前幾在遊戲進行中我嘗試關掉幫浦,GPU溫度在10秒內衝上90度。
空冷風扇掛點還有散熱器可以擋一下,至少跟空氣的接觸面積大。
水冷幫浦一但停擺就有可能會燒壞零件。
所以目前打算更改冷排跟PUMP,冷排主要是以放入主機內為優先,
真得放不下也考慮放在主機上面或側板掛9D冷排。
PUMP可能打算裝2顆串聯,MCP35X2一組的看起來可以考慮,不過DDC本身的散熱要做好。
這顆2600k超5G都進不了win7,之前也加電壓到1.5V過也是一樣。
所以就沒大超了,其實平常我只有超4.2G用,想說要做測試才超到4.8G的。
海綿類的產品通常都是良好的制震、隔音的材料可以多加利用!
不過我比較懶所以就直接拿洗碗用的,配色挺不搭的。
另外就是這種的有沒有防火我就不清楚了,
如果要防火且較美觀的,應該是有比較專門的產品,不過要找就是。

PUMP串聯是很棒的做法,讓揚程加長.流量加大!
最重要還能有一個PUMP停止運轉時,另一個PUMP繼續工作.避免沒水流通產生的高溫!!
小弟也是用MCP655串聯,不過我一個是放在CPU水冷頭前,一個是放在大冷排前,
在2個水阻較大的裝置前送水.

MCP35X2 2顆小pump加前蓋變成一組!!不錯的設計~讓揚程變得很長..
不過這組量流量比較小...但好處是這組有PWM的功能!!

MCP35X2-PUMP-WT_01.jpg


最大。額定功率(12 V) 18(W)x 2
最大。額定電流(12 V) 1.5A×2
最大。名義上的元首(12 V) 27.9英尺(8.5米)
最大標稱放電(12 V) 〜4.17 GPM(15.8LPM)
壓力 22 PSI(1.5巴)
平均無故障時間 50000小時

我剛剛測試了一下2顆pump電源拔掉的測試..

2600K 待機1.6G 10分鐘後的溫度 (室溫22.6度)
%25E5%25BE%2585%25E6%25A9%259F1.6G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25E6%25BA%25AB%25E5%25BA%25A6.jpg

溫度慢慢上升到41度左右..

2600K 8匹馬4.2G 45秒後的溫度 (室溫22.6度)
8%25E5%258C%25B9%25E9%25A6%25AC4.2G45%25E7%25A7%2592%25E6%25BA%25AB%25E5%25BA%25A6.jpg

溫度迅速從30度爬升到超過90度,趕快把電源接上....
所以2顆PUMP是必要的,避免一顆懶得動的時候把其他東西燒毀..

我覺得海綿當避震也不錯阿!只要把菜瓜布那面朝下,
粗的那面抓住機殼,PUMP不會亂跑.... ;em03;
 
整線功力一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