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玩樂至上 雷射計畫 ARCTIC MOUSE M571

highway4625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22/08
訊息
9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AC的Gamming滑鼠 其實已經注意到好一陣子了 之前在網路上有看過開箱

不過直到最近這一陣子 才在台中我常去的某食物店 看到現貨

價格比想像中的便宜很多很多.....原本我以為 掛上Gamming就是貴到死的象徵

結果 價格真的很微妙 總之 因為朋友買了新筆電 要找滑鼠 就把朋友推了坑XDDD

以雷射鼠來說那個價格真的很不錯 2400dpi + 人體工學 + 握滿 + 多按鍵

才5個小朋友+一個黃色銅板 尤其在1200元以下價位當中 的C/P值相當高

如果在加上穩定的話 或許連我自己都會想買一隻來自己用


就來簡單開箱一下吧

4b5681bc31d2b6dfc6c65f379e581ba7.jpg


AC很標準的包裝 銀色系列的外觀

就感覺上很有AC一體上給人的印象

0a25150bde23ea8dc55c5ad6996a6f7a.jpg


2400dpi等級的產品 不過切換速度

只有800 / 1600 / 2400 三種模式切換 少了400其實還蠻令人覺得小遺憾的

不過2400dpi在一般22~24吋螢幕上使用 相當夠用

f011de98908dea2fc8541c6597c4178b.jpg


缺少中文特色說明的包裝

是還蠻希望代理商能夠加一個繁中的特色解釋貼紙貼在上面

67a00c80ceee48e83853c7bbc1a358c4.jpg


打開來以後 是還蠻陽春的包裝 有給一張AC的貼紙 讓你亂貼XDDD

ed07739d33bea429295e17377be47628.jpg


本體出現

左右鍵部份 他是使用了噴砂感覺的塗裝

而人體工學的兩側 是平滑塗裝

(其實這種作法還蠻少見的 除了羅技印象中有這樣作過以外 其他以gamming為印象的滑鼠

似乎都沒有這種設定)

產品尺寸偏大 120 (L) x 81 (W) x 46 (H) mm

但是不到大到很誇張的等級

比較適合握滿的滑鼠握法

e1a6e4ed57432c9f6eca848627e5934d.jpg


這隻滑鼠 有支援 MAC OS X v10.4

也支援 windows 2000/xp/vista/7

5382dc64d6bb63f0ce70243427e2942a.jpg


dpi切換鍵 其實設計的還蠻巧妙的

他設計的剛好是在滑鼠的最高點 掌心上方一點會頂到(抓滿的話)

而且他屬於淺型帶硬的微動

要切換dpi其實可以利用手掌去壓他

但是平常壓住並不會啟動(他真的有點硬XDDD 大概用中指根部去頂住 要施稍微大一點的力量)

這設計其實還蠻好玩的 不知道使用久了 會不會鬆掉

453ec1230cb9b9abf375051edbf1bec7.jpg


滾輪的段落感覺還不錯 不會太突兀 也不會有那種

使用多年後的直進直出感

667db329c733fe0165642fe9dc2440e7.jpg


最近快要成為標準配備的 小指置放空間

大家終於發現 小指有地方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不過也限制住握法就是了

a03dcce9c2e170c83c4673d160d6d465.jpg


實際握起來的感覺

其實還蠻舒服的 因為他有點大 其實不大適合整個抓離桌面的使用法

但是如果是以握滿的感覺來說 相當舒適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我大拇指特別短的因素 在側鍵上 我沒辦法快速切換按到

2a47d4231d2d8e667ac502f486123540.jpg


鼠腳設定上 個人覺得有點過於單薄 雖然說左右平衡做的還蠻微妙的

但是有點過薄 磨損率應該是還好 只是還是會希望廠商出個替換鼠腳就是了

c89ab7876472abd8a49e87f07f47b7e8.jpg


配重砝碼 是 4顆 1顆6.5g 在加上本體重達138g

其實就算是空重 也還是屬於中重型滑鼠

好在他是以滿握為設計方針 其實也還好 個人設定是砝碼全上

因為雷射頭比較敏感 一碰到就會抖抖抖抖 (羞)

所以個人偏好還是重一點 這樣至少用重量換取增加一定的穩定度

0430ab9527f0d828ee06bdea919634de.jpg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要按那麼深的側鍵

這種感覺按起來會有點累 直覺性相當不足夠

16eab3e179f1760a1c57218bc516cfe9.jpg


USB頭 沒有作任何特殊處理 很單純 就是個USB頭

線材長度 1.8m 這長度相當適中 不大會有過長太多的感覺

不過線材沒作特別包覆

79e0b76865fc65289fead01fb50e8e7a.jpg


接下來就是上機使用一下 測試一下穩定度

使用的滑鼠墊為 TT的 Dasher

78f1ddc6cd777b68e23f9bce0fb81868.jpg


低dpi 是亮黃色

b243e7796549eacf39f0e316a71d3eed.jpg


高dpi 則是紅色 (其實還蠻好分辨的)

a2689b45e1bff045b1f5979762596e97.jpg


Mouse Rate Checker的測試中

可以很明確看到

其實在高Dpi+Dasher 這種偏滑的鼠墊上面 都還能有不錯的表現

沒有特別爆衝也沒有特別掉速的情況

在FPS遊戲當中其實算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賣點

(畢竟FPS遊戲會比較著重在輕巧型跟低DPI型居多 這個幾乎顛覆了這個概念)

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好選擇


結論

優點

1.價格還蠻漂亮的 漂亮到驚訝的程度- -

2.人體工學設計

3.穩定度調教的相當好

4.左右鍵的觸感相當棒 軟中帶Q的觸感

5.800/1600/2400dpi設定

6.小指置放空間

缺點

1.側鍵部份因為其人體工學設計 搞到有點過上方 有點不夠直覺

2.USB線材沒作包覆

3.塑料材料感過重 如果能增加一點外觀噴砂 或是皮革漆處理 會更棒

4.沒有400dpi的選項


總結

這次幫朋友在1K內找他心中100分的滑鼠 其實花了我不少時間 最後是在熟悉的某店

請他進個2隻來 我拿一隻走 要不然這隻 其實市場能見度相當低 但是以他的

價格來看 相當相當的划算 尤其是最近調整成2年保固了 會更有保障 也更有C/P了

不過如果以原本我想幫他拿的雙x燕或是微x的x3來看 後來覺得

這隻在800dpi的情況下 比微x的x3稍微穩定一點(之前朋友維修送回的x3 還是有點飄忽)

高dpi情況下 比雙x燕穩定(不過雙x燕那隻 最高有3600dpi) 所以到最後還是決定

給AC一個機會 用用看 用不習慣再說吧

(心底OS 用不習慣 那就是預算增加 直上了XDDD)

而且以這隻的價格帶設定來說 其實以往都感覺這價格帶相當尷尬 沒有比較划算的產品出現

就算出 也大多不是大型鼠 所以會落到就是 要大型鼠 就是雙x燕跟518二選一

多一隻滑鼠出來 客人們也多一個選擇 對於消費者來說 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