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英特爾不支援? USB 3.0想普及得等到2011年底

mikaeru0330

低級會員
已加入
7/27/06
訊息
531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卡在英特爾不支援? USB 3.0想普及得等到2011年底

USB 3.0的影音傳輸速度較USB2.0快10倍,被外界看好是電子裝置產品的未來新趨勢,但有分析師根據產業歷史經驗點名晶片龍頭英特爾(Intel),認為如果英特爾不願直接支援配套的晶片組(chipset),USB 3.0要想獲得PC廠商的普遍採用是不可能的事,USB 3.0要想普及至少得等到2011年底。

據外媒報導,以過去的例子來看,USB 2.0早在2001年就已在市面上推出,但是一直要到英特爾在2002年春季把它用於矽晶片後,PC與各式裝置才普遍採用USB 2.0。

In-Stat分析師Brian O'Rourke因此認為,USB 3.0的最佳時間點是當它被整合到PC晶片組的時候,「一旦整合到晶片組裡,英特爾形同讓PC OEM廠商免費提供新版USB」;但英特爾可能要到2011年,才會在晶片中採用USB 3.0。

英特爾一名員工3月在Heise Online受訪曾表示,USB 3.0要到下一個client版Windows推出後,才會躍為主流。市場人士為,此說法的時間點是2011年末,如果英特爾遲遲不支援USB 3.0,消費者目前買到的USB 3.0 PC將會是高價位產品。

USB 3.0裝置從09年就有主機板廠商研發佈局,華碩拔得國內市場頭籌,首賣兩款支援USB 3.0規格的筆電。華碩副總經理林福能預估,隨著消費者對檔案傳輸速度的愈來愈要求,USB 3.0產品的市場溫度最快在今年第二季發燒。


yahoo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09/17/23ku1.html

更新日期:2010/04/09 12:46 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
 
我覺得...還是先提升隨身碟本身的傳輸能力吧
介面快 本身不快 就像是 傳統硬碟...
連SATA I的頻寬都還沒用上 介面就已經推到SATA III了 ....(汗
 
難道他們已經在開發usb4.0了,所以才不推3.0,要不然那麼優的傳送速率不是使用者所追求的!
(usb4.0速度進化成倍速走...);face12;
 
我覺得...還是先提升隨身碟本身的傳輸能力吧
介面快 本身不快 就像是 傳統硬碟...
連SATA I的頻寬都還沒用上 介面就已經推到SATA III了 ....(汗

沒錯哦!!!

跟翡璃月大大亦有同感!!!
 
在硬碟上面的確有感覺
不過高價位隨身碟來說好像已經卡到USB2.0頻寬了

在於sata的硬碟來說.....
物理性質上應該有點難度
但是我想問的是
既然雙層640gb硬碟
如果廠商推出
利用跳腳可以讓硬碟內部跑raid0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重要資料
主要對於速度優先的人
而且只是想當系統跌的人來說
可以減低架設成本xd
資料碟在另購1tb

可以從原先兩顆320GB的硬碟成本,還需要在主機板設定
變成只需負擔一棵640GB在貴一點點的成本,還可以不用顧慮到設定
 
好想法
5碟版硬碟做到5顆RAID 0的話
那可真是神速
 
重點就是不是原生的要多花一個NEC晶片...
而且支援的組數也是少少的幾組
還是要等Intel真正支援....畢竟他才是老大....- -
雖然頻寬是現在吃不滿 但是有一天會到的@@
 
要吃滿...需要RAID 或者是SSD....

硬碟?....有得等了...

每年硬碟技術才進步7%...的說...;oq;
 
雖然i社老大還不願提早支援usb3.0,但個人還是認為畢竟目前的資料量已是usb2.0無法負荷(光光copy20g的檔案就花了不少時間),nec的晶片目前是業界公認的,不過就價格太高了,不過國內廠商已有三家在開發,成品也快出來了,到時間已不是nec所獨佔市場,到時價格會很快下跌,到時候會usb3,9很快的普及,不用等到i社來支援,畢竟用過usb3.0誰還會用usb2.0的龜速呢??
 
在於sata的硬碟來說.....
物理性質上應該有點難度
但是我想問的是
既然雙層640gb硬碟
如果廠商推出
利用跳腳可以讓硬碟內部跑raid0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重要資料
主要對於速度優先的人
而且只是想當系統跌的人來說
可以減低架設成本xd
資料碟在另購1tb

可以從原先兩顆320GB的硬碟成本,還需要在主機板設定
變成只需負擔一棵640GB在貴一點點的成本,還可以不用顧慮到設定

非常好的概念,這樣在不同晶片組的主板間換接硬碟,資料都可以輕易保存。
例如五六年前我買 WD 80G 花 4200nt,讀寫不到 50mb/s,搜尋不到 15ms,假設現在 WD 640G 是由八個 80G 的碟片組成 Raid-0(狂想-硬碟可能變得太厚),價錢一樣是 4200nt,讀寫變成 300mb/s ,搜尋不到 8ms(單碟 500 G 的磁密度應用在單碟 80G 的碟片上),會有多少人搶購呢?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