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測試之古董POWER的第二春] 台達DPS-300KB-1A 300W 拔牙記

csie2000

超高階會員
已加入
11/7/03
訊息
61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前言:
話說前幾天小弟的表弟拿了一顆台達300W的POWER給小弟
並且跟小弟說POWER壞了有時候沒辦法過電..
可以過電的時候也沒辦法開機..

小弟打開一看之後發現...
怎麼都沒電容凸起來..:eek:
這樣要怎麼下手啊..;oq;

思考了好幾天之後..(其實是偷懶了好幾天)
決定還是死馬當活馬醫..
照樣把上面除了一次側的大電容之外的電解電容全部換掉..
特別是那些很礙眼的台製電容..

不過因為小弟是新手.
忘了拍下更換前的照片..;sorry;
所以只有完工後的照片了..:PPP:
接下來就看圖說故事了...


1.台達DPS-300KB-1A 300W 俯瞰圖
DSC09580.JPG



2.換電容之後的二次側輸出濾波電容群
DSC09579.JPG



3.POWER的輸出規格表
DSC09581.JPG



4.POWER的購買日期
DSC09582.JPG



5.POWER拔下來的牙齒們排排隊
DSC09583.JPG



其中大部分的電容規格小弟都照著原先的規格換上日系的電容..
但是畢竟這是2001年的老POWER了..
當時的規格是以+3.3V和+5V為系統主要用電..

所以+12V只有可憐的一顆入鼻孔 16V 2200uF電解電容提供濾波的功能..
於是小弟就想乾脆來給他電容量換大一點好了..;em03;

將原先的入鼻孔16V 2200uF更換成NCC的16V 3300uF
然後再來個OCCT的極簡單測試..


6.原先16V 2200uF時的+12V 10分鐘測試
2008-10-09-21h30-Volt12.png



7.原先16V 2200uF時的+12V 1小時測試
2008-10-09-22h51-Volt12.png



8.更換成16V 3300F後的+12V 10分鐘測試
2008-10-11-22h36-Volt12.png



9.更換成16V 3300F後的+12V 1小時測試
2008-10-11-23h44-Volt12.png



結語:

可以看到換了容量大一些的濾波電容之後
+12V的電壓曲線變的比更換前來的穩定.....一點點....:PPP:
雖然不是有很明顯的進步..
但是至少可以看的出來+12V是有改善.....一點點....了 ;oplc;

以上是小弟的第一次測試文..
謝謝大家的收看..;rr;
 
給版大鼓掌,這事我做不來,POWER壞了通常都是買新的,比較簡單XD
 
利害!!

如果我也能這樣DIY就好了

很早之前就想自己來了..

可惜功力不夠..
 
好棒啊~自己會換電容....

這樣子花了樓主多少錢啊.....
 
這顆在當年的用料是市售數一數二的好
會掛掉 九成都是死在C901位置的電容
自己就修過五六顆 全是一樣的理由
應該就是樓主圖中最右邊的那顆

奇怪的是雖然這顆用料實在
但是電壓跳動幅度不算小
系統還是很穩 但"看起來"沒有死人心跳圖的爽度就是了
 
小弟自己也有一顆相同的台達大肚王 300W 服役中.... 當然是 BT 機啦....
話說 BT 機電源真的是很重要... 因為是 24Hr 開著的啊!! 所以穩定供電才不會造成當機連連!

說來可笑... BT 機不眠不休的也跑了好幾年了... 硬碟超褂了一兩顆之外 ....
另外就是 Power Supply 也被我超褂兩顆了.... 原因都是電壓越來越低... 最後就當機連連!!

言歸正傳... 小弟的大肚王這幾個月來... +5V 也從 4.8XV 一路跌停到 4.3XV 了...
在這樣下去... 早晚也要說 Bye Bye ....
本來小弟也有打算自己電容換一換... 反正也是滿簡單的事情... 只是要先工欲善其事罷了!
剛好看到樓主發了這篇文... 想順便問看看樓主的這顆拋兒...
其他 5V 及 3.3V 使用 OCCT 測試看看數據是否正常?! 小弟在來決定要不要換電源
 
小弟的結語寫的不夠完整..
針對+12V的部份
從16V 2200uF換成16V 3300uF的進步就是

在10分鐘的測試當中..
從原先的波動:0.44(3.70%)進步到0.16(1.35%)

一小時的測試則是..
原先的波動:0.30(2.56%)進步到0.19(1.62%)

之所以沒有測試更換全部的電容前和更換全部的電容後的原因..
是因為這顆POWER拿到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開機了..
原先的電容又都沒有爆掉的現象..(可以參考小弟最前面所附上的電容排隊圖.)
所以只好能換的先換..更換完測試可以開機後..
才又把腦筋動到那顆+12V的濾波電容16V 2200uF的日系電容
所以只有+12V可以看到更換前後的差別..


所有有更換的的電解電容規格如下:

TAICON 25V 47uF 1顆 --> Rubycon 25V 100uF (這是手邊最相近的規格了.:PPP: )
TAICON 25V 220uF 1顆 --> Rubycon 25V 470uF (同上;x; )
TAICON 25V 470uF 1顆 --> NCC KY 25V 470uf (終於有一樣的規格替換了..;em03; )
Ltec 6.3V 1000uF 1顆 --> NCC KZE 16V 1000uf (耐壓值大一點)
Ltec 6.3V 2200uF 2顆 --> Rubycon YXG 10V 2200uf (同上)
Ltec 6.3V 3300uF 3顆 --> NCC LXZ 10V 3300uf (還是同上)
Rubycon 16V 2200uF 1顆 --> NCC KY 16V 3300uF (本次的實驗重點.)

電容的部分總共花費大約為70元..
但是DIY的樂趣無價...;em03;
 
這顆在當年的用料是市售數一數二的好
會掛掉 九成都是死在C901位置的電容
自己就修過五六顆 全是一樣的理由
應該就是樓主圖中最右邊的那顆

奇怪的是雖然這顆用料實在
但是電壓跳動幅度不算小
系統還是很穩 但"看起來"沒有死人心跳圖的爽度就是了

的確在當時這顆POWER的評價相當不錯..
小弟自己就有兩顆.包含這次測試的主角這顆..
所以過幾天另一顆還沒掛的..
或許可以拿來做完整的拔牙前後測試比對.趴兔.;tongue;

至於OCCT的心電圖..小弟個人的見解是參考就好.
因為如果以POWER的AC電源部分算是ㄧ次側的話..
變壓整流後的DC部份可以算是二次側..

但從POWER輸出主機板之後..
主機板一樣會再經過一次整流濾波後才提供到主板上的周邊元件使用..
而OCCT所測到的就是這部份..
可以算是三次側了吧..:PPP:
這時候主機版供電的的設計和用料也會影響到數值的呈現..
所以也許小弟這個有點老舊的測試平台也影響的POWER的測試結果吧..;x;



小弟自己也有一顆相同的台達大肚王 300W 服役中.... 當然是 BT 機啦....
話說 BT 機電源真的是很重要... 因為是 24Hr 開著的啊!! 所以穩定供電才不會造成當機連連!

說來可笑... BT 機不眠不休的也跑了好幾年了... 硬碟超褂了一兩顆之外 ....
另外就是 Power Supply 也被我超褂兩顆了.... 原因都是電壓越來越低... 最後就當機連連!!

言歸正傳... 小弟的大肚王這幾個月來... +5V 也從 4.8XV 一路跌停到 4.3XV 了...
在這樣下去... 早晚也要說 Bye Bye ....
本來小弟也有打算自己電容換一換... 反正也是滿簡單的事情... 只是要先工欲善其事罷了!
剛好看到樓主發了這篇文... 想順便問看看樓主的這顆拋兒...
其他 5V 及 3.3V 使用 OCCT 測試看看數據是否正常?! 小弟在來決定要不要換電源

關於電壓的部份..
因為測試的依據也是由軟體抓取版子上的感應器數據..
數值並不一定會非常準確..
可以在相同平台上作為相對的參考..
例如小弟這個在更換電容前後電壓穩定度的相對比較..
但是應該沒有辦法做為數值上絕對的標準..
如果要的話..
小弟認為用三用電錶來量取的數據會更有其準確性..
不過因為小弟手邊沒有三用電錶.
所以沒能幫上您的忙..;sorry;
 
小弟目前電腦已更新過三次了....

但這顆POWER從買來就跟著我到現在...

真的是老當益壯啊XD(其實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壞 =_=)

但另外一顆同品牌同規格的POWER在使用過程中發現...

連接主機板的插頭中,其中一個PIN有燒焦的痕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前輩知道的話麻煩請告知,謝謝)

總之台達電品質是有目共睹的^^
 
我猜猜看

主機板是雞排店的GA-7VR系列?


小弟目前電腦已更新過三次了....

但這顆POWER從買來就跟著我到現在...

真的是老當益壯啊XD(其實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壞 =_=)

但另外一顆同品牌同規格的POWER在使用過程中發現...

連接主機板的插頭中,其中一個PIN有燒焦的痕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前輩知道的話麻煩請告知,謝謝)

總之台達電品質是有目共睹的^^